劉磊
【摘要】負壓封閉引流技術,于1954年被提出,經過五年的發展驗證,在1959年應用于外科臨床。它的主要優勢是:達到了增強引流的效果,減輕創面的感染,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由于這種優勢,我國也積極的研究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并把這項技術在骨科臨床應用。在骨科中的臨床使用效果到底如何,各大醫院都通過實驗,進行了反復比對,發現治療總有效率為90%以上,有效率高。能夠縮短病人的住院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骨科;負壓封閉引流技術;臨床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4..02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由德國首創的。它具有縮短治療時間,防止感染的特點。骨科患者治療時間長,極容易發生合并的各種并發癥狀,產生感染。使患者的傷勢加重,影響愈合的時間。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患者住院的時間,這不僅使患者雪上加霜,還相應的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兩組的男女比例相等,平均年齡相同,兩個實驗組中都有創面感染,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踝關節潰瘍,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病例。兩組患者的資料基本相同,能夠保證比對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
治療方法
一組使用常規的引流治療,另一組使用負壓引流技術進行引流治療。具體操作過程:第一項,進行術前準備。主要有血常規,電解質的檢查,還要進行過敏試驗,以及病理檢查。第二項,清理創面,在創面局部清理的時候,要最大限度的去除壞死的組織,然后反復的沖洗傷口,股骨骨髓炎患者, 進行開窗引流。髖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的患者,還要取出他們的假體,并把假體放在碘伏溶液中浸泡。浸泡的同時,還要把表層的皮膚組織感染的地方清理干凈,用紗布將傷口填塞三天,然后才能進行引流。有些患者骨組織已經暴露在外,就要適當的旋轉筋膜,然后進行覆蓋,并且消毒,減少感染的風險。第三項,引流材料要根據患者的引流的情況:比如說患者傷口的大小、類型、形狀等等來選擇相應的引流管以及敷料,如果引流管和敷料與患者的實際情況不符,就會影響治療效果。負壓引流裝置也要進行調節,調節的依據主要是引流物的形狀,還有引流量的多少。第四項,在填充和封閉傷口的時候,要確保傷口和填料已經充分的接觸,并且沒有死角,不留縫隙,這樣才能保證所有的創面都接觸到了藥物,都能得到治療。填充的過程中,要避免碰到人體大神經或者血管,還要保證膜與皮膚粘連閉合。第五項,負壓引流裝置連接好后,要保證引流管通暢。根據病人檢查的最終結果,還要給予抗生素的治療,這樣才能加快傷口愈合。
1.3 觀察指標
通過觀察發現,治療結束后,患者創面沒有水腫或者壞死,已經直接愈合。對于一些輕度水腫的傷口,創面的大小,明顯縮小,分泌物也減少了。
2 結 果
(1)第一組傳統的引流治療方法,總有效率為60%左右,而第二組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一組總有效率在93%以上。通過兩組試驗結果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引入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一組,明顯高于傳統治療的一組。
(2)引入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一組平均住院的天數在20天左右,平均住院費用約5600元。而采用傳統引流治療的一組平均住院天數28天左右。平均住院費用在7800元左右。通過兩組數據的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引入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治療,減少了病人的住院天數,也減輕了病人的經濟壓力,是一項惠民的好技術。
(3)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值得引進的先進技術。它有著傳統的引流無法比擬的優點。從治病的效果來看,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明顯高于傳統的治療方法,它可以保證創面的清潔,加速創面的愈合,降低了病人感染的風險,而且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直接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既解決了醫院病床緊張的問題,又能減輕病人的身體上的傷痛及經濟上的負擔。
(4)骨折是骨科最常見的病種。發生了開放性骨折,多數情況就會伴有軟組織缺損,如果局部發生了感染,就會影響軟組織愈合,傳統的清創換藥引流治療的時間比較長,而腹壓創面療法,變被動為主動,減少了二次污染,縮短了治療時間,運用超聲測量術區的血腫,護理的時間就會縮短,術后引流量更少,有效的緩解了組織水腫減少了血腫的形成。
3 負壓封閉引流術的風險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種治療創面的輔助的手段,它不能代替在清創過程中的各種治療,也不能因此推遲清創術的時間。使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首先要注意避免它直接與血管神經,內臟器官等接觸,有可能造成活動性出血,或可疑出血的創面,還要避免與腫瘤組織接觸,會產生并發癥,例如:疼痛、出血、感染等。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一項有全方位優勢的醫學手段,尤其是在骨科采用引流的效果較好,能夠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并且促進創面愈合,減少患者的痛苦以及經濟負擔,也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壓力,所以各醫院在臨床上要進一步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學文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的臨床應用[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6,21(7):583-584
[2]魏春 LISS鋼板治療下肢骨折體會[J]臨床骨科雜志。2012,15(2):232-233
[3]羅湘平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創傷骨科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學2009,31(5):720-721
[4]趙金廷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42-43
[5]謝志進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的臨床應用進展[J]實用骨科雜志2015,21(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