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語文教學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初中生要想具有較好的表達能力,需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教學幫助學生發展自己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表達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快速推進過程中,要求初中語文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成為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學生具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可以準確傳達自己的意愿,快速融入社會生活當中。筆者在研究當前社會發展情況時發現,只有表達能力好,在社會競爭中才能具有較高的主動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將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培養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1. 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可以提高競爭力
人與人在交流過程中離不開語言,而語言是人表達自己意愿的主要方式,在拉近人與人間的關系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每一個人都需應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所以,具有較好表達能力可以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態勢,能表現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在與人交流過程中,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它關乎著一個人的語言是否能恰切地表達出所思所想,是否會引起歧義,同時透過表達可以了解一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等。通過恰當的語言表達,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我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說,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展現自我的主要載體,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可以讓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具競爭力。
2. 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
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表達能力是可以體現人的綜合素質,表達能力強的人,一定是條理清晰、邏輯思維縝密的人,且對事物的思考、分析和判斷能力更勝一籌,彰顯更高的綜合素質。而初中語文教學就需要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此方面的能力,根據學段特點,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表達意識,通過對所學的內容的練習,利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整合語言,進而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想。這樣在初中課堂上,語言表達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 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主要方法
1. 克服學生的畏難心理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并不是不想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因為不會表達,擔心自己的表達遭到他人的批評或嘲笑,如果得不到恰當的引導和鼓勵,長此以往,學生在公共場合就會不愿意表達,更不要說積極主動參與各種交流活動了,這種現象也會反過來影響課堂效果,增加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開放的課堂,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教師就會更好地了解學生,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或肯定或引導,開展針對性教學,讓課堂變成學生思維奔跑的樂園。當然,整個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才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要求,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2. 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創新教學方法,要在深入研究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在新課開始前,允許每一名學生針對當堂所學內容闡述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講一個與所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這種訓練方式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如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講解,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或去圖書館搜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圖片或視頻,在課堂展示時要進行一定的講解,教師則對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給予必要的指導,在教師的肯定與表揚聲中,會樹立學生表達的自信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表達積極性,而且可以創建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成功的樂趣。
3. 結合學生認知規律與學習內容創設教學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結合所學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習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可以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形成深刻的印象,利用學生的努力探索、積極研究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水平,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在賞析《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因為已經有名著閱讀《朝花夕拾》的閱讀鋪墊,所以學生對魯迅那個時候的整個背景已經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重點應該放在對課文的理解上,看似不同的童年經歷卻有著驚人的童年心理,所以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就比較好調動,讓他們談談自己離開曾經無拘無束的樂園走向校園的經歷和心理,再與作者比較一下,看看有多少同與不同,思考為什么不同等等;賞析在三味書屋之后,學生在書屋感受到的快樂,在課堂上偷閑得到的美好心情,學生在會心一笑中自然就有表達欲望,最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集成心得體會的小集子,可以給學生更大的鼓勵。
4. 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
要想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只依靠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達不到要求,因此,教師可以舉辦豐富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將學生置于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放開手腳,大膽表達。如在學習《岳陽樓記》一課時,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來到學校附近美麗的湖邊,此時開始岳陽樓的講解,學生可以將看到的湖邊美景與教師的講解融合在一起,放飛自己的思想,想象自己頭腦中的岳陽樓,說出自己的感想,為學生創建了真實的學習情境。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輕松愉快,從而感嘆自己生活的美好,在觸動學生心靈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實很多課文都可以考慮這種方法,講小人物的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人物,引導他們從特定的角度觀察這個群體,等等。
三、 結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可以使學生順利融入社會生活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創新教學方法,著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濤.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2(28):115.
[2]陳遠強.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5):319.
[3]曲珍.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探討[J].中學時代,2012(10):66.
作者簡介:葛曉靜,天津市,天津耀華嘉誠國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