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霞
【摘要】目的 探析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醫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74例為主要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增加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的干預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4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0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脊柱骨折合并
脊髓損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優化患者的手術指標,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故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9..01
近年來,脊柱骨折的臨床發病率不斷升高,脊髓損傷是脊柱骨折后的常見且嚴重并發癥,同時也是造成患者癱瘓的主要原因,對患者本人、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嚴重的壓力和負擔[1-2]。為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以7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為主要對象,對綜合護理干預在術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醫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74例為主要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齡區間為42~78歲,平均年齡為(58.96±3.38)歲。觀察組中: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齡區間為41~79歲,平均年齡為(58.86±3.74)歲。將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資料均納入到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基線資料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兩組患者經影像學檢查,均符合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的診斷標準,且均無手術禁忌癥;(2)兩組均知情、自愿參與,隨機分組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安撫患者情緒,擺放手術體位,密切配合醫生完成手術。
觀察組:麻醉前,對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原因,并及時解答。患者進入麻醉狀態后,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有效的呼吸方法,不斷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手術開始前,注意對患者的隱私部位進行保護,減少不必要的身體外露,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盡可能讓患者感覺舒適。在手術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面部表情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監測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發現異常及時上報。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對兩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2)對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包括感染、切口裂開、疼痛,計算并對比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7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的資料和兩組數據均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 18.0中,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型指標用n/%表示,卡方檢驗;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計量型資料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存在局部疼痛感、活動障礙,患者或伴有感覺、運動障礙和括約肌功能障礙。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術中實施何種護理模式關系到手術是否成功以及患者術后的身體恢復情況。
本研究顯示,實施術中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方面均明顯優于僅實施常規術中護理的對照組,這與相關報道結果相符[4],充分體現了綜合護理干預在優化手術指標、改善預后上的重要性。我院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一方面通過溝通和交流可以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獲得患者的信任,讓患者積極的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另一方面,通過對患者進行術中綜合護理干預,可以讓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縮短手術時間,優化各項手術指標,同時可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降到最低,避免影響患者術后身體恢復。
綜上,對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優化患者的手術指標,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故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立杰.綜合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患者術中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3):83-84.
[2] 馬永薇,耿 碩.系統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4):147-149.
[3] 吳東杰.優質護理干預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損傷手術中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0):261-262.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