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芙
【摘要】目的 分析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的實施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加強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加強風險培訓,建立風險防范小組,實行分組管理,與2017年1月~2017年6月未實施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進行對比,對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實施后的護士安全管理意識及護理質量、護理風險事件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的實施,護士的風險因素認識、安全管理認識、對待安全管理的態度評分均比管理前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差錯率、護理投訴率均低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強化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有助于提升護士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護理安全性,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具有較高臨床應用推廣價值。
【關鍵詞】護理安全;風險防范;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6.17..02
醫療護理行業具有高風險性的特點,患者法律及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護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顯得愈加重要,不斷增強對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消除護理缺陷及不安全隱患,不斷完善風險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的管理質量。本文在2017年10月~2018年3月對醫院護士加強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4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在崗護士,均為女性,擁有職業證書。護士年齡在21~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6.3)歲,護齡為1~18年,平均(10.4±1.5)年,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6名,護師14名,護士21名。
1.2 方法
1.2.1 增強護齡風險管理培訓
定期組織護士參加護理安全管理培訓活動,對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內容及實施方法、作用、護理風險識別、管理等內容進行講解,讓護士掌握與醫療事故有關的法律法規,了解如何正確處理醫療事故的標準,對科室內一些比較常見的不安全事件與相應的防范措施進行介紹[1]。
1.2.2 制定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通過晨會、護理查房、交接班提問等方式增強護士對護理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能力,使安全教育及陪護工作得到貫徹執行,提高護士的責任意識與職業道德水平。在定期舉行的例會上進行護理風險案例的分析與探討,對最近一個階段工作中發生的糾紛事件進行剖析,尋找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風險隱患,讓護士能夠認識到工作中隨時可能會出現的風險,提高護士對風險防范的自覺性,實現護理風險管理在工作中的貫穿與滲透[2]。
1.2.3 規范護理病歷的書寫
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與實施,護理病歷成為了護理糾紛與事故處理過程中必須出具的一項材料內容。在護理安全及風險管理中應該認識到在病歷公開后可能會產生的各種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需要嚴格根據書寫規范填寫護理文書,數據材料要真實、準確,對相關信息進行及時、完整的填寫[4]。嚴格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執行,并和醫生的記錄相一致,不能對信息進行涂改或者拆裝。另外,護士還需要及時履行告知義務,對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病情觀察的重點等信息告知患者,增強患者自身的重視。護士長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護理病歷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避免錯誤的出現,提高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
1.3 統計學分析
文章數據用SPSS 19.0軟件處理,以x2檢驗,若P<0.05,則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前后護士安全管理意識比較
管理前,42名護士風險因素認識、安全管理認識、安全管理態度評分分別為(15.8±6.1)分、(11.5±3.3)分、(12.3±4.4)分;管理后,42名護士風險因素認識、安全管理認識、安全管理態度評分分別為(23.6±5.7)分、(23.6±3.8)分、(24.6±5.1)分。管理后護士安全管理意識評分均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前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
分別調查管理前后的50例病例,對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進行分析,管理前,護理差錯率為2.11%、護理缺陷率為0.64%、護理投訴率為0.23%;管理后,護理差錯率為0.09%、護理缺陷率為0.35%、護理投訴率為0.08%。管理后,護理風險發生率顯著低于管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提高護理的安全性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也是醫院獲得健康發展的保障,在當前醫療市場激烈競爭之下,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水平則是患者擇醫得的關鍵標準,醫院發展中需要認清形勢、明確任務,不斷增強整體的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對護理風險的防范,提升護士的護理安全意識,對護理安全及風險管理的各項制度進行切實落實,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本文研究中,對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實施前后的護理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增強管理后,護士的安全管理意識評分高于管理前,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低于管理前,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加強護理安全及風險防范管理能夠提升護士的安全管理意識,減少護理事故的發生,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 穎.醫院輸液室的護理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范策略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01):66.
[2] 曾麗波.優質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新生兒病房風險防范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6(09):173-175.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