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新課改的實行已經逐漸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階段,小學英語的教學改革也已經日趨完善,受到的重視越來越高。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不斷創新完善教學方法,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傳統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元智能理論的應用使小學英語課堂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對英語知識熟練掌握,增強學生發展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本文就多元化智能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論述。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一、 引言
相對于傳統的教育理念而言,多元智能理論更加看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差異化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多元化的智能開發,從而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的綜合素質獲得提高。由此可見,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可以讓素質教育的進行更加順利,而怎樣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用這一理論,則需要廣大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努力,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教學方法無法適應新課改
以往的傳統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致使小學英語的教學理念還是較為陳舊,對考試分數的重視程度過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是采用單方面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大量地讓學生記憶背誦知識點,而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及智能等元素的開發往往都會忽略,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地吸收,還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壓力,甚至較為反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慢慢消失。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堂上長期處于被動狀態,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得到培養,教師的教學方法又比較單一,英語課堂的教育效率自然無法得到提升。
2. 課堂的教學氛圍不夠活躍,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知,興趣對學習而言的重要性,這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更是尤為重要,小學生所處的階段,身心發育尚不完全,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通常都會因為興趣而喜歡英語,也會因為興趣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當中,提高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同時促進其對英語知識內容的消化理解、掌握運用。而現階段的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還存在著過于沉悶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比較貧乏,無法激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另外英語的難度之于小學生還是比較大,讓學生在遇到無法掌握的知識時容易打退堂鼓,對英語的學習自然無法取得理想的成果。
3. 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參差不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按照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占據主體地位,不管是早在之前的黑板粉筆式教學,還是運用課件進行教學都是如此,學生只是在被動地聽講,并沒有參與其中,這樣的教學顯然無法讓學生激發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參差不齊,就目前而言,整個小學英語教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加強,更有部分教師的專業水平無法達到小學英語的教學標準。
三、 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 轉變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時,應該要考慮到將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思考加入日常的教學當中,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只能夠被動地聽教師所講的知識點,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過度的依賴于教師,長此以往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得到鍛煉,也不能夠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致使學生在日后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就會先想到放棄。英語課程并不是我國一開始就有的,相對于漢語而言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學科,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句型、語序以及敘事的方式等等地方都有所不同,比如,句子里動作的時間關系,漢語中是用副詞表達而英語中是靠動詞的形式來體現出來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英語的機會非常少,本就無法在課后進行知識的鞏固,整個英語的學習一直處在被動的形式。如果此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那么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比如,教師在教授句型“Can you”的知識點時,可以先組織學生對“from head to toe”進行閱讀,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閱讀材料進行練習,鞏固句型“Can you”的掌握運用,還可以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改編,并在同學面前表演出來,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些蔬菜動物的頭飾,讓學生在課堂上戴上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英語練習。用這樣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完成口語的練習,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 打造趣味性課堂的學習氛圍
教學的宗旨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內在的潛力,趣味性的課堂有助于放松心情,身心更容易投入到學習當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吸收就會更全面,更加有利于教師進行知識教授,提高課堂的教育質量。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標準,有效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自古以來中國式教育的特點就是“以學習成績來考量學生的優劣”,這樣的評價模式太過片面,容易讓不擅長考試的學生遭受打擊,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需要教師可以細心地觀察指導每個學生,并善于尋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予鼓勵贊揚,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師要注意到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所處的起跑線有一定的差異,對英語知識的興趣度以及掌握接受的能力都有所不同,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的時候要因人而異。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元化智能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就可以讓教師應用差異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助于幫助每個學生完成個性化的發展,有效實現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為學生打造趣味性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學生的智能因素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要注意轉變教學評價的模式,為學生創建更加適合的評價標準,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元化智能理論的教學優勢,為小學生的英語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素娟.多元智能理論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索[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7(5):50.
[2]孫薇.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課外閱讀習慣培養[J].赤子,2017(13):273.
[3]李喆慧.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綜合板塊教學[J].考試周刊,2017(19):117-118.
作者簡介:傅文靜,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