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國早已進入互聯網時代,計算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工作中,計算機更是必備的辦公設備。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計算機人才進入社會當中。然而卻有很多計算機人才,難以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對以計算機人才就業為導向,對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計算機
一、 引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高。然而很多計算機學生卻仍舊面臨著就業問題,難以找到和自身技能匹配的工作。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前學校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和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不相符,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和技術,滿足不了實際工作的需要。所以,本文將以學生未來的就業導向為重點,對中職計算機教學如何能培養,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專業人才進行分析探討,
二、 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滿足不了實際工作需求的原因
經過調查后發現,雖然我國一直在提倡創新教育模式和內容,但實際上很多中職院校并沒有響應這一號召,仍舊是采用以前的模式進行教學。社會在不斷變化,尤其是計算機信息技術,舊的計算機教學內容,早已適應不了當前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學目標和就業目標相差迥異。信息網絡時代下,和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對素質、創新、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當前很多中職院校并不是基于此來進行教學。而是仍舊教學生一些基礎操作和傳統計算機技術,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等等;第二,學生所學技能和實際工作需求不相符。很多中職院校的計算機課程,都是偏理論知識,即便是實際操作時間不少,但多是按照老師的指令進行操作,因此導致學生缺乏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且所學的技能大多都是以前的軟件,對當前很多新的軟件和計算機技能都沒能教授;第三,對計算機技能的認知落后。計算機科技日新月異,然而一些中職院校對此了解卻很少,仍舊停留在幾年前對計算機的認知上。這也是導致中職計算機教學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求的原因之一。
三、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探討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一直都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再加上本科院校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所具備的專業素養比中職更高一些,中職院校的學生就業越來越難。所以改變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和方式,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更利于中職學生具備專業技能,真正地做到將學生所學知識和職業需求相連接,使學生所學技能,能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得到實際運用。所以,基于就業導向來分析中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不僅對提升學生計算機技能具有重大意義,還對我國中職院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計算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 以就業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1. 根據就業導向設計教學目標
以就業導向設計教學目標,就是說根據市場上計算機人才的就業、社會需求來設計計算機教學目標。因此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在進行教學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工作的時候,要將就業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根據就業形式和需求,來進行這些內容的設置,以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為目的展開教學。這就要求學校隨時了解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加大課程改革的研究工作,以發展的目光設置中職計算機課程內容和目標。
2. 加強校企合作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減少理論性人才的培養。因此,中職院校應該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讓學生直接學習企業實際需求的技能和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模式。也就是在課堂中為學生布置實際的工作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了解未來工作性質,提升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的工作經驗,使學生能在畢業后更好地參與到工作當中。
3. 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加強中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加強教師對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計算機實踐經驗的意識的培養,以及加強對高素質教師的招聘,建立一支高計算機水平、高教學水平的教師團隊;第二,加強對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使中職計算機教師能不斷學習新的技術和知識;第三,加強對學生的考核工作,從多方面、多次數的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以確保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性。
4. 對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創新
除了學校層面對課程內容和模式的創新之外,教師也應該自己根據當前形勢創新教育模式,不拘泥于按部就班地聽從學校安排。例如,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和計算機有關的新聞,第一時間和學生分享新技術和新軟件等等,在了解到市場上有比較熱門的計算機軟件后,應第一時間了解和分享給學生,讓學生也能意識到計算機行業的快速變化,樹立獨自創新意識。另外,也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學生只有具備創新意識,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建樹。
5. 加強對學生的實踐經驗的培養
中職院校的目的就是培養技術性人才,因此教學中應將實踐作為教學的重點。除了校企結合和任務教學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組建團隊,模擬計算機人員的實際工作,使學生能以“在職”的狀態學習計算機技術,具備更多的實踐能力。例如,對于每一個工具或是軟件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工作氛圍,讓學生通過扮演計算機人才、客戶、領導等角色,對計算機工作崗位的工作有更全面的認識,通過領導和客戶真實的需求提升自身的計算機水平。另外,也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上一些和計算機相關的活動,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 結束語
計算機技術是一門在不斷發展的課程,且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在網絡全球化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社會需求、就業導向來進行計算機教學,培養出能適應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高水平計算機人才。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學校和教師加大對中職計算機教學課程的改革,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實踐經驗培養的重視,真正地做到以職業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蘭兵.就業導向視閾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新思考[J].廣西教育,2012(39):153-154.
[2]高中霞.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3):169.
[3]張松寧.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體系構建[N].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7):145-146.
作者簡介:張杰,河北省邢臺市,邢臺現代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