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的實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在高中物理課堂改革上提出了一個新的詞語,那就是核心素養教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夠上一個臺階,對于擴展學生未來的發展空間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基于高中物理課堂的核心素養教學,希望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教育人員有一個參考和啟示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教學
一、 引言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可以說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核心素養就是當下人才培養方面非常流行的詞匯。高中物理是高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知識覆蓋面較廣,理論又比較抽象,但是更多的老師往往只是關注著如何向學生傳授知識來讓學生拿到高分,而很少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顯然是不符合我們新時代的教育背景的。下面我們就針對高中物理課堂核心素養教學,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議。
二、 引導為主,讓學生多一些思考
高中物理對于學生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比較難的學科,主要就是由于高中物理過于抽象,學生有時很難理解和記憶,漸漸對高中物理產生恐懼的心理,甚至有的學生就是由于高中物理難以學習而選擇了學習文科。這里我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倡導一種已引導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多一些思考,主動渴望去探索高中物理知識。老師可以通過在新課程講解之前布置一些習題,讓學生在課前先去思考這些問題,從而很自然的引入新知識的傳授。比如在開始“彈力”這部分教學時,可以先給學生布置幾個問題:在桌子上放上一本物理書,那么這本物理書和這個桌子有沒有發生形變?跳水運動員在跳板上跳水時,跳板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學生們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就會接觸到彈力的知識,通過主動查資料看課本的方式,就會進入到關于彈力物理知識的思考,這種發散性思維正是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 實驗教學,養成科學的思維
物理這門學科,究其本源就是通過實驗而產生的,很多物理定律和物理現象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得出并得到驗證的。在高中物理課堂上引入實驗教學,一方面是使物理學科回歸本源,用實驗的方式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識具象化,更好的被學生所接受理解,加深了對于物理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物理學習科學的思維模式,這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當然實驗的設計一定要精心準備,讓學生感興趣主動想完成物理實驗。比如在“摩擦力”的教學時,可以準備兩本書,將兩本書的少量書頁交叉夾在一起,然后試著拔一拔,然后加大交叉夾在一起的書頁數目,讓學生體驗拔出來困難程度的一個規律。這個實驗簡單又好操作,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課上動手來完成,了解到摩擦力的特點。如今很多學校的物理教學已經把物理實驗融入其中,但是效果卻不太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實驗教學的方式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老師往往都是先將實驗的步驟直接進行講解和布置,然后就帶學生到物理實驗室來完成,這導致學生在這個做實驗的過程中并沒有投入自己的思考,只是完全按照實驗步驟完成了實驗,對于培養物理學習的思維沒有太大的用處。比如電磁感應這部分的知識,我們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先向學生介紹這其中相關的物理量,給學生一些簡單的提示,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完成這個實驗。這樣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又培養了動手能力,又投入了自己的思考,對物理知識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物理學習的思維能力,科學的思維方式正是具備核心素養的關鍵。
四、 變式練習,促進學生的舉一反三
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往往要通過做習題來加深一個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對于一道題不同的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可能掌握了這個知識,在遇到相關問題也能很快地想到解題思路,但是有的學生理解的相對較少,這就需要反復練習來加深這個知識的理解。當然反復練習也要有反復練習的技巧,這里物理老師們可以用變式練習的方法,促進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這部分教學時,物理老師可以為同學們出一道練習題,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a的小球初速度為v向左運動,與靜止的質量為b的小球相撞后兩球粘在一起,以相同速度向左運動,問這個過程中系統損失的機械能和碰撞前小球的初動能之間的關系。當學生解答完這道問題時,物理老師再設計一道變式練習題,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個可以視為質點的質量相等的滑塊,分別為滑塊M和滑塊N,滑塊M以速度v向滑塊N運動并與彈簧產生碰撞,在這個過程中滑塊M的初動能是等于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的。通過課堂上同一問題的變式練習,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習質量的提高,同時這種學習方法也是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非常有意義。
五、 回歸生活,養成物理學習態度
知識來源于生活,如何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生活一直是教育行業中熱議的話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我們也要讓學生養成這種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學習回歸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這里我們舉一個例子,在運動學路程和位移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做一個講解,學生在坐火車的時候,相對于車窗外火車道旁的樹木就處于一個運動的狀態,而相對于火車上的其他乘客就處于一個靜止的狀態。學生坐火車從北京到達上海,又從上?;氐奖本@個過程中學生的位移是零,但是路程確實北京到上海距離的兩倍。通過這樣的例子,就會引發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情況的一個思考,讓他們有效的結合聯系起來,對于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的物理學習態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漸漸就會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有意義的,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教育人士的重視,也希望高中物理課堂上的核心素養教學能夠廣泛地投入學校中使用。
參考文獻:
[1]阮希.基于高中物理課堂核心素養教學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7(53).
[2]何文明.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以《楞次定律》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7(6):15-18.
[3]顧建新,陸振華.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以“庫侖定律”教學為例[J].物理之友,2017(10):1-3.
作者簡介:吳向華,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