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 交通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3)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同時也帶動了物流產業的飛速發展。產業結構是影響物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產業結構不同,對物流的需求也不同。由于第一產業主要以農業為主,當第一產業占比最大時,表明該區域的物流需求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這是因為農產品對物流服務質量要求低,其單位物流所產生的價值量小。工業是第二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當第二產業為區域主導產業時,表明高附加值產品是該區域物流的主要需求。相較于農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對物流運輸各個環節,如包裝、運輸、倉儲、流通加工、配送等有很高要求。第三產業是以服務業為主,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對物流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當第三產業居主導地位時,表明物流服務需求已達到較高層次,運輸和庫存的作用逐漸減弱,信息流在物流中的作用開始凸顯。
區域產業結構是影響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反之,物流自身的發展也會帶動區域產業結構的變革。經濟學理論認為,一個國家或區域,經濟活力與流通活躍度緊密相關。一方面,產業結構的變革與優化能夠拉動區域對原材料的需求,同時對物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大量半成品、產成品的銷售能夠拉動物流量的迅速增長,兩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目前,關于區域物流需求的研究,定量分析選取的指標大多只考慮GDP和貨物周轉量之間的關系。然而,只是從GDP和貨物周轉量考慮區域物流需求的數值,不能全面反映區域產業結構變化對區域物流的影響,且沒有盡可能全面地反映物流需求的完整數值。因此,本文以廣西省為對象,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模型,選取適當指標定量分析廣西省區域經濟產業結構與物流需求的關聯度,探求產業結構變化與物流需求的關系。明確區域產業結構各要素與物流需求的內在聯系,能夠為政府制定物流政策提供理論基礎,同時有助于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的協調、健康、快速發展。
根據參考因素和比較因素指標的原始數據,依時間序列構造矩陣:A=(aij)m×n(i=0,1,2,···,j=1,2,3,···,m,n∈N+,n表示時間序列)。其中,A0=(a0(1),a0(2),···,a0(n))表示參考因素指標序列;Ak=(ak(1),ak(2),···,ak(n))(k∈N+)表示比較因素指標序列。
由于原始數據對計算結果有直接影響,為統一所有指標的評價尺度,需對原始指標序列進行無綱量化處理。
絕對差值是參考序列與對應序列元素差的絕對值,記為Δ0ij,即

灰色關聯系數指參考序列與對應序列元素的關聯程度,記為 ξij,即

總的關聯度通過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關聯系數求取,使用算數評價的方法計算灰色關聯度r0i,即

式中,r0i是取值范圍為0到1的數,其大小與關聯度呈正相關,即r0i越大,關聯程度越高,反之就越低。一般地,當 ρ取0.5時,若r0i>0.6,則認為兩因素關聯程度高[1]。
廣西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舉辦地,“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為廣西面向東盟打開市場,為銜接東南亞國家與中部地區的重要有機門戶提供了有利條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廣西傳統產業的轉型提供思路。分析廣西省產業結構變化對物流需求的影響,確定影響區域物流發展各相關因素的影響程度,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區域物流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目前我國對物流業的核算方法尚未形成一個完整、成熟的體系,本文選取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來代替物流需求指標作為灰色關聯分析的參考指標(A0)。產業結構組成要素比例的差異是影響區域物流需求的重要指標,考慮到指標統計方法的規范性、準確性、可靠性和數據的可得性,主要選取的影響因素指標為三次產業各產業總值。進出口貿易方面,廣西具有天然的地域優勢,其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以及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等多重合作的地區,區域進出口貿易商品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比重呈穩步上升趨勢,從長遠來看,這將對廣西省區域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選取進出口貿易總額作為比較數列指標,同時還選取了廣西省的生產總值(GDP),以便作對比分析。
為統一指標的評價尺度,根據式(1)對原始矩陣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然后利用式(2)計算得到貨運量和選取的產業結構指標的絕對差值,結果見表1。依據式(5)、式(6),按照等權平均的方法(ρ=0.5),計算得到貨運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和關聯度,見表2。

表1 貨運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絕對差值

表2 貨運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與關聯度
同理,計算貨物周轉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絕對差值、灰色關聯系數和關聯度,結果分別見表3、表4。

表3 貨物周轉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絕對差值

表4 貨物周轉量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與關聯度
根據表2、表4數據,將產業結構相關因素對物流需求的影響進行排序,排序結果見表5。

表5 廣西省產業結構和物流需求關聯度排序表
根據表5可知,與代表物流業發展水平的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這兩項指標的關聯度從高到低排序為:第一產業、GDP、第三產業、第二產業、進出口貿易。
第一產業的發展對物流需求的影響程度最大。種植業和畜牧業是廣西省第一產業的主要產業,長期以來這兩個產業的產值占第一產業總值的80%以上。這是因為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區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全年降雨充沛,非常適合種植農作物,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地,其生產的甘蔗等高糖分的作物產量大且質量高。其次,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行動項目于2014年在廣西開始實施,該項目的實施使得畜牧業得到快速發展。最后,以糧食為主的農產品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相關產品的生產過程,包括生產前期、生成過程中以及生產后期都需要通過物流活動及時將所需農業物資運往生產區或消費市場。因此,第一產業對區域物流的帶動作用最明顯。
GDP對物流需求的影響程度僅次于第一產業,表明廣西經濟的增長能夠帶來物流的發展,且兩者關系緊密。但廣西當前的經濟發展對物流需求的拉動作用尚未達到最大,因此廣西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不僅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穩定發展,同時將最大限度拉動物流需求增長。
第三產業對物流需求的影響程度排第三。廣西第三產業,其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以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占據主導地位,而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軟件應用等新興服務業發展緩慢。其中,廣西省大多數企業對傳統物流模式依賴性強,由于傳統物流模式存在規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單一、信息程度化低等問題,致使廣西第三產業的發展難以達到最優狀態,因而對物流需求的拉動作用并不明顯。
第二產業對于拉動物流需求量的增長作用排在選取指標的第四位。對比廣西其他產業,由于大多工業企業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理念,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方式,熱衷自建物流而不是把物流業務剝離獨立或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導致企業無法專注于企業核心產品或業務的研發,進一步致使第二產業對物流潛在需求難以轉化為市場需求,其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從第三方物流方面來看,當下的第三方物流所能夠提供的服務質量和能力不能滿足企業要求,這也是阻礙企業將物流業務剝離的重要因素。
與物流需求關聯度最小的是進出口貿易。首先,廣西大部分企業未完成轉型,主要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出口產品依然以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高科技產品所占比重較低。其次,出口市場過于集中,主要面向東盟和歐美,在東盟國家中主要面向越南,越南物流業發展緩慢也是阻礙廣西出口貿易進一步發展的因素之一;歐美方面,由于廣西仍以一般貿易為主,傳統產品附加值低,而高新技術產品所占比重很小,導致廣西對歐美國家的出口貿易總額偏低。所以,短期內廣西進出口貿易對物流需求的拉動作用并不顯著。
根據計算結果及廣西產業結構實際狀況可知,廣西產業結構各指標對物流需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優勢產業為第一產業;關鍵產業為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和進出口貿易為潛在因素。基于得出的結論分析,圍繞產業構成及進出口貿易對物流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廣西是農業大區,得益于其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得天獨厚的肥沃土壤,甘蔗等農作物產量高且質量好。但隨著城市化發展,農業占地面積不斷減少,與此同時,農村給排水工程建設落后。然而,農業從業人員居高不下且老齡化趨勢嚴重,其主要原因是生產方式依然沿用傳統方式生產,農業生產科技落后,設備設施陳舊。因此,大力推動農業機械化、規模化和信息化可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解放勞動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并增加農業的附加值,從而推動農產品的快速流通。
改革開放以來,廣西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得到調整與優化,從而使廣西經濟總量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而這必將對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物流業的發展若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將會對經濟發展形成制約作用。因此,廣西要保持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需大力發展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首先,第三方物流企業應當走規模經濟的發展道路,一是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幫助物流企業做大做強,鼓勵融資租賃企業發展物流設備的租賃業務、為物流企業提供低息采購貸款等;二是第三方物流企業可通過資本市場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金不足問題、擴大產業規模。其次,物流企業應當逐步實現物流設備的現代化,如可通過協議方式聯合購置設備,實現設備共享。再次,要加強信息網絡建設,通過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數據交換等技術實現與其他物流企業和客戶的資源共享,同時利用GPS、GIS、RFID等先進科技技術,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
廣西步入工業化時期較早,但其工業化進程較為緩慢,工業企業應當與物流業進行多層次的深入合作,通過模塊化分工,剝離物流模塊,實現業務流程交叉、信息共享和共擔風險等,從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弱勢產業要把握好中東部產業轉移機遇,增強雙方的承接力度;而優勢產業則應該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延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同時,政府應當積極引導,推動優勢行業的龍頭企業帶頭剝離物流模塊,將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物流資源整合,企業再以物流環節的剝離為契機,通過將整合后的部分或全部物流相關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釋放物流需求,從而推動第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通道和前沿地區,對外貿易迅速發展,但進出口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占全區凈出口總額的比重增長速度依然很慢。貿易與物流的聯動發展已成為一種趨勢,物流則是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務水平的高低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對外貿易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在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僅能夠提高進出口貿易競爭力,同時能夠推進物流基礎設施與物流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