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平
2018年,智能鎖成為了資本追逐的新風口,尤其是擁有互聯基因的智能鎖品牌,更是深受投資機構的青睞。
據悉,國內較早的智能鎖互聯網品牌——云丁科技,在今年7月11日,已完成了第六次融資,金額高達2.7億元,是智能門鎖行業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
一把小小的門鎖,在智能家居藍海里掀起陣陣“巨浪”,同時也推動了智能家居向著新的方向邁進。
智能門鎖與傳統機械鎖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開鎖方式的不同:用人臉、指紋、密碼等個人生理信息取代傳統的鑰匙,首先解決了忘記帶鑰匙的尷尬。“別忘了帶鑰匙”,成了不少人心中的“魔障”,每天會到底有多少人會忘記帶鑰匙?從蓬勃發展且利潤可觀的開鎖行業,便可觀一二。
談及創業初衷時,云丁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彬表示,有痛點,才激發了創新。他介紹說:“曾經,鎖這個行業太低端,智能門鎖還處于藍海市場;不管是供應鏈還是研發,整個都屬于五金行業。我們做這個事情,首先有市場,有痛點,它還是一個容易降維打擊的行業,所以我們就深度做了智能門鎖產品。”
從需求上來講,智能門鎖解決了用戶面臨的兩大痛點:使用不便和安防問題。比如鑰匙忘帶無法開門、因為自己不在家,親朋好友無法進門、針對不同的身份需要設定不同的進門策略等。另外還有防撬報警、挾持報警、低電量報警、開門歷史記錄等,這些功能都很實用,對傳統安防是很大的補充。
縱觀常見于報端的盜竊新聞,不難發現:小偷能成功地進屋盜竊,基本不會用砸門、砸窗這種明目張膽的方式,而是通過攻破窗或門鎖,直接進屋盜竊,因為市面上的很多防盜鎖“不堪一擊”。
目前市面上的防盜鎖主要分為三級:A級鎖:防技術性開啟時間1分鐘內,互開率極高。B級鎖:防技術性開啟時間5分鐘內,互開率高,通過強扭工具1分鐘內可以開啟鎖芯。C級鎖:經公安部檢測270分鐘無法技術開啟,安全性較高,價格在1000元左右。也就是說,除了C級鎖,其他兩級的鎖防盜能力非常弱。
一年前,家住北京的陳先生成為了云丁科技旗下智能門鎖品牌鹿客的第一批用戶,原因很簡單,因為傳統鎖在使用過程中給他家帶來不少困擾。比如加班到半夜,忘帶鑰匙,不得不叫醒老人開門,“有兩次因為父母睡得太熟了,沒聽見電話和敲門,差點在門外過夜。”還有老人還會經常開門后忘記拔鑰匙,特別危險。智能鎖的使用,讓他家擺脫了忘帶鑰匙帶來的種種困擾。
隨著電子、機電一體化、生物識別、計算機技術等先進手段應用于鎖具,遠程開啟、遠程控制、遠程報警、遠程監控等已成為了智能鎖的標配,這使得智能鎖具有了更廣闊的想象力。
業內人士認為,智能門鎖將會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而智能鎖與智能家居融合關鍵是聯動。智能鎖和智能家居的融合主要體現在安防、門禁、聯動三大功能。安防突出的是防范報警,門禁主要是出入控制和遠程授權,聯動是配合燈光、窗簾控制和整體布防來優化體驗性。
尤其是與互聯網結合的智能門鎖,可通過網絡數據鏈路,通過云平臺集中管理,簡化多用戶授權等,使得智能鎖能應用于智能家居的各種情景,極大提升用戶體驗。
開門聯動,進門開鎖的動作可以識別男女主人或者老人小孩,并記錄什么時候回家,與之相對應的適應場景(燈光、空調、窗簾、背景音樂)就很容易被聯動,讓生活更舒適、更便利、更節能。
此外,在安全防盜方面,戶主可以設置防脅迫密碼,聯動防盜報警系統。甚至可以讓智能鎖與電子貓眼聯動,替代可視對講功能,適用于別墅、公寓、酒店等場所。
云丁科技公寓業務負責人甘濤指出,智能門鎖早期主要應用于商業,如酒店和公寓租賃的管理,“智能門鎖的應用大大提升了租賃公寓的運營效率,解決了租客丟鑰匙、擔心租客私配鑰匙等問題。”
據統計,目前云丁平臺已為租戶發送密碼24000萬次,開門5億次。“這為租戶和運營者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解決了從一人能管20套房子到一人能管100套房子的問題。”甘濤介紹說。
在智能家居熱潮的帶動下,民用智能門鎖市場將逐步走向成熟,創業公司和資本相繼涌入。據悉,自2014年至今,智能門鎖領域已發生20多例融資事件,約占整個智能家居領域的10%。
云丁科技本輪融資額達2.7 億元,是智能門鎖行業至今金額規模最大的融資,也是國內智能門鎖行業中首個完成C+輪融資的企業。據了解,云丁本輪融資由藍圖創投、SIG 領投,順為資本、百度風投、聯想之星、險峰華興、德同資本跟投。跟投方中除德同資本外,其他基金此前都參與了云丁科技不同輪次的融資,這充分說明了資本市場對智能門鎖的持續看好。
資本市場的持續看好是以市場前景為依據的。2015-2017年,智能門鎖銷售數量由197萬套增至814萬套,市場規模由49億元增至203億元。然而,與日韓、歐美國家相比,中國智能門鎖市場滲透率較低,不到3%。
陳彬認為,家用市場去年800萬套的電子鎖和智能鎖,“今年能夠翻倍。我們認為在兩年之內會達到3000萬臺的市場,增長率每年以60%、70%的行業增長速度。”
從國內市場來看,中國約有14億人口,4億家庭,潛在市場巨大。據前瞻預計,2019年后,隨著競爭格局的不斷清晰,供應鏈的逐漸完善,智能門鎖均價將逐漸下降到2000元左右。這也是資本市場如此看好智能門鎖領域的重要因素。
藍圖創投管理合伙人孔毅認為,“從整個行業來看,智能鎖處于爆發期,整個行業年度增長100%,這個市場高速增長還會維持3、5年,肯定會誕生出一家百億級別的公司。”
智能鎖成為了家電、安防、互聯網、電信等各行業巨頭布局智能家居的敲門磚,這也是當下為何參與到智能鎖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
然而,隨著大量資本的融入,中國的門鎖行業在升級的同時,將重新洗牌,傳統機械鎖企業的轉型,專業智能鎖企業發力,以及新進者的不斷涌入,智能鎖行業將不可避免的陷入群雄混戰的漩渦。
據全國制鎖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全國共有近1200家智能鎖企業,2800多個品牌。中國的市場雖大,但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企業分庭抗禮,因此一場品牌廝殺在所難免,就像當年中國的空調行業一樣,經過價格戰的洗禮和市場的洗牌之后,目前比較活躍的空調品牌只有不足50個。
那么,未來這些智能鎖品牌將在哪些領域角逐呢?業內人士認為,主要看哪些品牌能夠率先突破智能鎖所面臨的四大挑戰。目前智能鎖行業發展面臨四大難題:一是產品仍面臨安全可靠性問題;二是價格過高不親民;三是售后服務系統不完善;四是行業缺乏標準,魚龍混雜。
前段時間出現的黑盒子事件,給整個智能鎖行業提了個醒,安防才是門鎖最重要的存在價值,其它一切智能應用和完美的工學設計,都要在此基礎上搭建才有價值。智能門鎖依賴移動互聯網、機械制造技術、機械防盜技術、電子加密技術、認證技術的完美結合,許多性能的落地有待于技術開發與完善,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完成。這一步,還需要有大量持續的研發投入,而不是簡單的外觀模仿和組裝就可以完成的。
對于行業的抄襲,云丁科技創始人兼家用業務負責人張東勝深感頭疼。自2017年3月云丁科技推出第一款爆款產品——鹿客Touch之后,大量智能門鎖產品抄襲模仿了其隱形指紋設計,甚至抄襲了宣傳素材。行業抄襲風盛行,其實是對創新最大的傷害。張東勝在發布會上表示,鹿客會通過法律手段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并呼吁全行業能更注重保護創新。
未來,智能鎖可能會呈現出像現在的手機行業一樣的格局,只有這三類企業可以活下來:一是像蘋果這樣的企業,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品牌影響力,雖然沒有自己的生產線,但可以調動全球最優秀的供應鏈和代工企業;二是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既有強大的研發實力,又有非常強的生產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三是像富士康這樣有強大的生產力,只為別人代工的企業。
為此,很多智能鎖企業拿到融資后,第一件事是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作為行業領導品牌,云丁科技拿到新融資后將在三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安全技術的研發;二是升級售后服務;三是完善供應鏈體系。“安全是鹿客所有產品要實現的本質,而鹿客將會在產品、技術、運維、服務全方面的給用戶提供極致的安全感。”張東勝進一步介紹,鹿客還會發起成立智能鎖安全技術聯盟,建立智能鎖行業的安全標準,提高行業的安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