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軍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5-025-01
摘要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需求不斷提升。同時,隨著政府職能改革與轉變,權力下放,地方政府面臨財政緊張,管理人員不足等現實問題,導致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效率低下現狀。基于此,廣西城市社區融入多元化公共體育服務管理體系,探索在創新多元參與機制下,通過優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市場競爭機制、全面打通政府與社會組織、俱樂部、體育協會、體育社團、公益組織聯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服務力量、挖掘公民參與管理與服務機制,推進公民個體參與服務與管理,從而滿足廣西城市社區多元化的體育服務需求。
關鍵詞 多元化 公共體育 管理模式
一、前言
如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物質需求提升逐漸上升到對精神需求提高,對生活質量的提升。體育活動是公共體育服務的核心內容。城市社區公共體育作為修身、修心、愉悅心情,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受到公民的青睞。廣西作為一個多少數民族的地區,各種民族體育活動,各種傳統民族節日與現代生活節奏和現代體育活動交叉融合,市民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更大。面對日益提升的多元體育服務需求和捉襟見肘的體育服務現狀,急需改變現狀滿足市民的需求。
二、廣西城市社區多元化公共體育服務的現實需求
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國家城鎮化戰略的進一步發展,廣西城市社區多元化的體育服務需求不斷提高。原來的政府單一供給體育服務已經不能滿足城市市民的廣大需求。
(一)廣西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總量供給不足
廣西作為有個經濟不太發達地區,地理位置復雜,眾所周知,廣西又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在這里有壯族、苗族、瑤族、回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同時又有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加上現代體育項目和傳統體育項目,對廣西來說,公共體育服務總量就比較大,要想滿足廣大市民的體育服務需求,可謂是難上加難。
(二)廣西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率低下
由于體制機制的原因,我國公共體育資源一直是由政府來分配和主導的機制,由于如今市民對體育的需求大幅提升,原來的體育資源服務已經嚴重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其次,政府主導的體育服務資源配置中,管理人員的參差不齊、責任不到位、公共體育服務的政府與社會其他組織的責權利不清晰導致整個公共體育管理與服務效率低下,市民參與公共體育活動受到多方面限制,同時城市市民的需求日益劇增,與現在的體制出現嚴重的需求矛盾點。
三、廣西城市社區多元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管理模式分析
2011年《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關于創新體育體制指出“在強化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基礎上,促進建立和完善政府統籌、社會協同、市場支持和群眾廣泛參與的體育發展格局。”
(一)優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市場競爭機制
市場是一劑良好的催化劑,發揮的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公共體育服務,需要受到市場的杠桿作用撬動,通過市場的撬動能夠在公共體育資金、人力、物力方面得到很好的投資,在公共體育中起到紐帶的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的作用,促進公共體育體系健康良好發展。
(二)創新政府與社會組織機構合作共管機制,發揮社會組織參與管理
目前一線城市已經開始摸索出了一些政府與社會力量共管公共體育場館的經驗,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政府監督引入市場化運營模式管理、引入社會資金,通過政府授權社會力量來運營管理、通過社會引導、影響從而促進公民的參與和享受公共體育服務。比如,一線城市的大型體育場館,不像以往舉辦完大型賽事后場館就空置,無人管理,市民也無法使用享受場館,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同時,市民又沒有足夠的體育活動場地資源的矛盾局面。通過政府購買方式,把國家建設的場館通過市場機制的導入,引入企業、社會組織力量,通過提供更加貼合市民的服務,發揮場館的功能,最大化的利用場館資源,達到市場、國家、公民的互惠共贏模式。
四、結論
廣西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總體供給不能滿足市民需求,政府在主導管理公共體育過程中,資金支出主要依靠公共體育資金預算,遠遠不能滿足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需求,社會力量投入少;其次,廣西相比經濟發達地區,沿海城市、一線城市,具有較大的差距,改革的潛力很大,有很多已經實踐過的經驗值得借鑒學習;最后,需要加大引導社會組織力量積極投入到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中,在體制機制的支撐下,鼓勵市民個體參與到公共體育服務中,做到即是管理服務者又是參與享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