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雨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045-02
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田野調查法,歸納了1983年-2017年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歷程,分析各個發展階段的特征。旨在通過對中國定向運動30余年發展情況的研究,發現其演變軌跡和變化規律,為中國定向運動進一步的普及和推廣工作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定向運動 發展歷程 階段特征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指出:必須根據過去,為著未來,研究現在。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城市定向賽如異軍突起,以迅雷之勢席卷國內一線城市。2017年,國內GDP排名前10(2016年度)的城市中,有8個城市舉辦了城市定向賽,直接參賽人數近5萬人。城市定向賽的風起云涌之勢,昭示著中國定向運動已經進入多元化、快速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回顧并研究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歷史及發展現狀,對于中國定向運動未來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1983年-2017年間,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歷程(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參賽文獻資料來源于: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搜索獲取“定向運動”、“發展歷程”相關文獻;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官方網站;定向運動相關專著;政府部門相關方針政策等。
2.專家訪談法
通過實地走訪及電話溝通方式,先后訪談了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副秘書長許涓,中國定向運動協會裁判委員會主任栗維安,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地圖委員會主任張新安,全國青少年定向錦標賽(2017-2020)總裁判長尹昊,就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演變,同上述專家深入交換看法,獲得了實踐經驗和建議。
3.田野調查法
自2010年以來,該文作者曾多次作為裁判員參與全國青少年定向錦標賽、全國定向錦標賽、全國定向冠軍賽、中國定向公開賽、“中國杯”國際定向越野巡回賽、世界定向排位賽等賽事的執裁工作;曾作為主要技術團隊參與第一、二、三屆河南坐標城市定向賽的線路設計和執裁工作;作為定向運動課程教師參與體育教育專業定向運動專項班的教學工作。期間,作者深入定向運動普及推廣、賽事運作、教學訓練等工作的第一線,較為全面地定向運動在中國的發展和變化。
二、結果與分析
(一)本文定向運動的概念界定
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簡稱IOF)是定向運動在國際上最高的管理機構,1961年于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IOF官方網站關于定向運動的解釋為:定向運動是一項兼具體力和智力的運動項目,其基本思路是在地圖和指北針的幫助下,按照預定的順序,快速到訪若干個檢查點。為了選擇最佳的線路,運動員需要仔細判斷地形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所在線路才可獲勝。定向運動的獨特性在于運動員必須在高速奔跑的情況下,辨別方向并快速做出決定。
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以上關于定向運動的解釋,更多是從專業的角度進行的表述。但是,本文對中國定向運動功能的研究,涉及到定向運動發展的各個層面,不局限于專業領域和競技領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是廣泛意義上的定向運動,是“大定向”的范疇,即凡是借助地圖導航的運動皆可稱為定向運動。同時,此處的地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定向地圖,既可是定向地圖,又可是任何一種其它地圖,例如行政圖、交通圖、旅游圖;可以是二維平面圖,也可以是衛星圖、三維圖;既可以是有形的實體地圖,也可以是存在大腦中無形地圖。
(二)中國定向運動發展歷程研究
1983年3月,在張曉威的組織下,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廣州)參照國際定向運動競賽辦法,在廣州白云山進行了一場“定向越野實驗比賽”。這一事件,標志著中國大陸定向運動的開端。根據社會發展的背景、體育政策、定向運動的普及程度等特征,可將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起步、上升、快速發展等三個階段。
1.起步階段及特征
1983年至1991年為中國定向運動的起步階段。同世界定向運動的發展相似,中國的定向運動起源于軍隊系統,軍隊院校成為推動定向運動發展的先行機構。
本階段內,全國性的定向組織和指導機構還未成立,定向運動的賽事活動、培訓班、研討會多為地方自發組織,尚無統一的計劃和管理。原國家體委開始以舉辦賽事及培訓班的形式推廣定向運動,并同國際定向聯合會接觸,1991年12月成立中國定向運動委員會最終成立。起步階段的特征表現為:
(1)各級各類定向賽事的涌現成為發展主線
軍隊院校、各級測繪協會、各級體委及定向協會紛紛舉辦定向賽事,成三足鼎立之勢。軍隊院校方面僅1983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在廣州;5月,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在重慶;5月,解放軍測繪學院在鄭州分別舉行定向越野比賽。北京測繪學會、廣東省測繪學會、西藏測繪學會、湖南省測繪學會、中國測繪學會、甘肅省測繪學會、南京市測繪學會等各級測繪學會紛紛舉辦定向賽事。自1985年開始,原國家體委不定期組織區域性、全國性定向運動賽事。
(2)地方性定向運動協會組織開始成立
1985年9月,深圳市定向運動協會成立;1987年2月,桂林市定向運動委員會成立;1990年12月,株洲定向越野運動聯合會成立;1991年3月,北京定向運動聯合會成立。
(3)定向運動培訓班及研討會初見端倪
1987年4月,由中國測繪學會主導,湖南省測繪學會參與的“全國定向運動骨干培訓班”在長沙舉行。1991年6月,中國測繪學會組織的“全國定向運動教練員培訓班”在長沙舉行。
2.上升階段及特征
1992年至2007年為中國定向運動的上升階段。1992年7月,中國作為正式會員國,加入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這一事件為中國定向運動由起始階段發展至上升階段的轉折點,中國定向運動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始走向常規化和制度化。上升階段,中國定向運動發展特征表現為:
(1)定向運動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活動的逐漸增多
1996年、2000年、2002年、2004年,中國定向協會先后派代表參加了國際定聯代表大會;“世界公園定向巡回賽”先后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舉辦;2004年,組建中國國家定向隊和中國青年定向隊,首次參加“世界定向錦標賽”。全國性定向運動管理機構成立,國內定向運動賽事活動、培訓班、研討會數量大幅上升,形成常規化和制度化。
1993年,原國家體委成立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下設無線電定向運動部,管理全國定向運動項目,此后,1994年9月開始舉辦“全國定向錦標賽”(北京懷柔),2004年5月開始舉辦的“全國定向冠軍賽”,這兩項國家級賽事已成為常規,每年一次。2002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從2002年起實施定向運動裁判員等級制度。
(2)定向運動與旅游行業的顯現融合發展,定向賽事的商業化價值受到關注
2002年開始,在四川、廣東、湖南、江蘇等地舉辦的“全國城市定向系列賽”。
3.快速發展階段及特征
2008年至今為中國定向運動的快速發展階段。2008年4月27日,中國定向運動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旅游城市全能定向越野賽“楠溪江”站,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開幕。全能定向這個全新概念開始進入定向領域,它融合徒步定向、山地車定向、游泳定向、溯溪定向等多種定向形式為一體。國家級全能定向賽事的出現,成為中國定向運動多元化、快速化發展的開端。此階段的發展特征表現如下。
(1)專業性與大眾性定向運動發展并駕齊驅
以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為例,其主辦的全國定向錦標賽、全國定向冠軍賽、全國青少年定向錦標賽3項專業性定向運動賽事形成常規性賽事,每年舉辦;其主辦的中國定向公開賽、“尋找美麗中華”全國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賽、中國杯國際定向越野巡回賽等大眾性定向賽事同樣舉辦的如火如荼。
(2)定向運動功能逐步多元化
2008年以前,定向運動因其體智結合的項目特點,為教育系統所青睞,促進了大、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國人更多地關注其健康功能和教育功能。2008年以后,全能定向、親子定向、情侶定向紛紛出現,特別是2011年以來,城市定向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舉辦,定向運動的休閑娛樂功能、經濟功能得以凸顯。2016年,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以“重走長征路”為主題的定向活動,在北京、上海、廣東、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開花,其政治功能也受到關注。
(3)社會力量成為普及推廣定向運動的生力軍
定向運動公司及俱樂部在定向賽事及活動策劃組織、運動員訓練、定向技術培訓、定向公園及基地建設、定向進校園、定向器材研發與生產等諸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定向運動在中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