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梅
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臺江縣反排多聲部情歌作為苗族社會的文化現象,體現出苗族的審美價值。反排多聲部情歌是臺江苗族地區特有的音樂文化現象,是苗族祖先留存的一項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著名音樂理論家田青曾高度評價:“這是源于自然的原生態音樂,是苗族祖先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反排多聲部情歌是流傳在貴州省臺江縣方召鄉反排村的一種苗族原生態民歌,這種民歌是大山中苗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方召鄉位于臺江縣城東南面,轄方召、反排等15個行政村,33個自然寨,1.81萬人,全部是苗族。境內山高谷深,溪流縱橫,森林密布,風光優美,海拔在900~1200 m,常年云繞霧罩,素有“臺江的‘西藏”之稱。鄉里民族風情古樸濃郁,民俗、宗教、飲食、服飾、歌舞等苗族文化博大精深,獨具特色,個性分明,是名副其實的“歌的海洋,舞的故鄉”。鄉人常自稱有“三會”,即會說話就會唱歌,會喝水就會喝酒,會走路就會跳舞,歌、酒、舞是勤勞善良的方召鄉人民最不可缺少的娛樂方式,其中最出名也最受人們關注的要數“東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和情歌。
民間歌曲是傳統文化的一種類別,情歌是人類情感自然流露的產物。苗族的婚戀自古以來都是兒女自由戀愛,包辦婚姻的情況較為少見。青年男女基本通過“跳花”認識,然后通過“游方”加深并確定感情,雙方確定關系并交換信物之后才會告知父母。“游方”是苗族青年公開談戀愛的一種方式,他們在游方場通過唱情歌來增加了解,溝通情感,直到互相愛慕并組成家庭。反排多聲部情歌就是以歌傳情的“游方歌”,它是以男女求偶為目的的情歌。本文將對臺江反排音樂文化背景、演唱形式等進行闡述,更重要的是將對反排多聲部情歌的多聲形態、調式調性、詞曲關系等音樂形態進行分析,力圖從音樂本體的角度探尋反排多聲部情歌鮮明的藝術性格和藝術特征。
一、調隨詞走,節拍自由
民歌是用方言演唱的,方言是一種文化載體,苗族方言的語音、聲調等都會自然地帶到民歌中來,對民歌的風格特點產生一定的影響。民歌也會從思想、情感習俗等方面對同一地區的人們產生影響,成為特定地域內的一種特殊交流手段。苗族多聲部情歌具有“調隨詞走”的特點,其旋律、節拍和速度往往隨著歌詞和演唱者感情的變化而變化,體現了苗族向往自由、追求無拘無束的精神生活的民族性格。苗族多聲部情歌真假嗓結合的演唱,大量運用的上下滑音和顫音等,這些演唱技巧都與苗語的發聲吐字有一定的關系,反排多聲部情歌和諧自然的和聲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體現了苗族人民杰出的藝術天才。
反排多聲部情歌中經常會使用自由節拍。這種自由節拍常有兩種體現方式:首先會在每一句旋律的結尾處形成拖腔,在記譜上常常用自由延長符號來表達。第二種自由節奏就表現出一種混合拍子的形態。這應該是與歌詞、表達的語氣和旋律的起伏密切相關的。在《假如你是一朵花》這首歌曲中,人們就能看到4/4、5/4、7/4等混合拍子。當然,從本質上說,這種自由節奏也是兩個聲部表現出的一種無規律、無周期性的拖腔所致,這樣的自由性似乎更能讓人們感覺到情歌的委婉與纏綿。苗族多聲部情歌曲調與苗族情歌歌詞渾然天成,苗族情歌歌詞基本上是押調,講究的是音調的和諧,苗族多聲部情歌曲調與苗族情歌歌詞配合得天衣無縫,體現了苗族人民杰出的音樂
藝術天才。
二、旋律特點
即興加花裝飾是反排多聲部情歌的一個重要特點。筆者在實地調查中發現,演唱反排多聲部情歌時,經常伴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一樣,演唱者會進行不同的加花變唱。時而在長音上出現滑音,時而在短音上出現顫音,時而把滑音改為顫音,時而又把顫音改為滑音,甚至還把音區進行高低八度的互換等。這種即興的裝飾性變化也是民間音樂的一個重要特點,讓音樂的流露更
為親切自然。
旋律中大量使用裝飾音。苗族多聲部情歌音域寬廣,氣息深厚,演唱時多使用真假聲結合,節拍自由,曲調委婉動聽,大量使用倚音、滑音和顫音。倚音有單倚音也有復倚音,滑音有上滑音也有下滑音。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顫音,這一種顫音的演唱很有特色,是在假聲的基礎上聲帶輕微密集地顫抖,用這種技法來表達細膩的感情,這需要很高的演唱技巧。
反排多聲部情歌的另外一個旋律特點就是跳進音程的使用。從旋律進行的特點來看,跳進的使用非常常見,有三度小跳,有四、五度跳進,其中也不乏六、七
度的大跳。
《假如你是一朵花》全曲共24個小節。旋律進行以跳進為主,級進為輔。旋律的重復性是它的一個主要特點。前兩小節是男生聲部先進入,旋律中出現四度上行、四度下行,七度上行、七度下行和六度上行的很多大跳旋律,這兩小節奠定了全曲旋律發展的基礎。仔細觀察男生聲部不難發現,以第三小節到第六小節這四小節的旋律進行為單位重復了四次之多,直到18小節才改變旋律。它主要以I、III、V級音為骨架音,在每四小節的末尾會以級進下行的方式出現調式的II級音,構成了一個I、II、III、V的四聲調式,這個四聲音列是一個不完整的五聲音階。女生聲部從第三小節開始進入,同樣以四小節為單位進行了四次重復,主要以V、VII、II級音為骨架音,偶爾出現調式的VI級音,每四小節的末尾都是調式的V級音,構成了一個V、VI、VII、II的四聲調式,同樣是一個不完整的五聲音階。最好五小節出現齊唱的方式,兩個聲部演唱相同的音。調式IV級音大量出現,七度大跳也再次登場,與開始的兩小節形成一種呼應。
三、和聲與調式特點
苗族情歌是在苗族人民自然繁衍的過程中產生的藝術品種,它常常以男女求偶為目的。反排多聲部情歌常常都由兩個聲部構成,呈現出一種縱向結合的,以和聲音程為主要材料的形態。從譜例中人們不難發現,兩個聲部的五度結合(五度和聲音程)在歌曲中是一個最重要的音程。它的出現頻率高,所占用的時值長(很多長音都是五度),而且經常出現在樂句、樂段結束的重要位置上。五度和聲音程的聲音是空洞而純凈的,這似乎與苗族同胞的生存環境不謀而合,也成為純潔情感表達的和諧之音。在一些過度位置上也會看到三度和聲音程,另外一個更有特色的和聲音程便是二度和七度。在中國很多少數民族的多聲部民歌中,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音程。在傳統的西方音樂中,這種音程是要按自然傾向解決的。反排多聲部情歌屬于五聲自然調式,宮、商、角、徵、羽,半音關系的缺失使得二度、七度音程在自然調式的民歌中無需解決,仍然不失和聲的融合性與獨特的韻味。
反排多聲部情歌的調式旋律有著自身的風格特征。《假如你是一朵花》這首反排多聲部情歌呈現出五聲調式的基本形態。但從第三小節到第十八小節的多聲旋律形態來看,男生聲部只有四個音,但從它包含的大三度,從宮角關系來判斷,它是降B商調式。之前已經講過:第三至第十八小節是以四小節為單位重復了四次。每一句的尾音出現之前都很像以降A、C、降E為骨架的降A宮調式,可是最后一個音又結束在降B音上。這種現象讓人看到了一些綜合調式的特征。女生聲部也只有四個音,從宮角關系來判斷,它是降E徵調式。女生聲部的調式主音是男生聲部的上四度,形成同音列降B商與降E徵的雙重調式結合。最后五個小節是兩個聲部的齊唱,在上方五度調式支柱音的支持與鞏固下,把調式牢牢地鎖定在降A宮調式上
結束全曲。
反排多聲部情歌是苗族祖先留存的一項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社會價值、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在全球化的沖擊下,青年一代的審美和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他們對情歌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自覺性。苗族多聲部情歌面臨嚴重的傳承危機,根據對反排村的調查,目前這些村寨會唱多聲部情歌的人只占總人口的15%左右,而且大都是35歲以上的中青年人,多聲部情歌的傳承將面臨后繼無人的危機。筆者認為,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對此藝術形態進行保護和傳承。首先,加強宣傳教育,喚醒人們的自覺保護意識。其次,保護好反排村的文化空間,重視非遺傳承人的生存狀態。第三點,從娃娃抓起,努力讓這一藝術形態進校園。衷心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高度重視,讓反排多聲部情歌這一古老的文化現象永遠釋放著耀眼的光芒。
(貴州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碩士點項目“臺江縣反排多聲部情歌研究”(項目編號:2016ssd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