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5-134-01
摘要 在跑步訓練活動中,1500米運動內容具有較高的訓練難度,訓練者極容易陷入到瓶頸化的狀態,所以為了幫助其更好參與這一項目,本文通過對1500米的功能特點,以及訓練方法展開探究,希望能夠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1500米 功能特點 訓練方法 分析
中長跑的訓練內容,對于學生的體能有著較為嚴苛的要求,其中1500米屬于是一種難度系數較高的運動類型,其難點就在訓練者是否了解其功能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對自己各個分段距離速度進行合理化的控制,并且在訓練方法的選擇上,不同體制人群所面臨的訓練內容也存在著差異性。為了幫助訓練者在1500米的訓練中取得最佳的訓練成績,相關教學人員,應該結合這項運動的施工供能特點,提出一些具有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強化訓練效果。
一、1500米的功能特點
在跑步訓練的過程中,1500米的訓練能量來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需要有氧代謝,同時也需要無氧代謝。根據相關測試數據顯示,中跑訓練的過程中,有氧代謝是隨著運動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提升的。在1500米的訓練中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所占據的比例為1:1。其中糖代謝的重要產物是乳糖,在肌肉活動的過程中,由于氧供應不足,會消耗大量的ATP—CP,所以糖的無氧代謝便會參與到供能體系之中,進而生成大量的乳酸。通過彌散,這些乳酸進入到血液之中,所以人體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是評定其無氧代謝能力的重要指標。
根據1500米運動的特征,其可以劃歸到極限強度的運動類別之中,在賽程的后半段,其氧債高達30升,血液中的血乳酸含量升高,肺活量可以達到5升。根據這些數據,也可以得出1500米訓練過程中,人體主要是通過糖元的無氧酵解來進行能力供給,訓練者要想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除了要提升心肺系統的技能,同時還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速度素質,強化抗血乳酸能力。
二、1500米訓練方法探究
(一)有氧能力訓練
有氧能力的訓練,主要是以有氧代謝為主進行的混氧代謝能力訓練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對訓練者在高速運動環境下,通過氧化作用合成三磷酸腺苷的能力,并且這類訓練的目的,也是為了對訓練者速度訓練能力、最大乳酸訓練能力所作出的一種強化性訓練。在實際訓練過程中,主要以重復、持續訓練的內容為主,按照訓練者最大承受強度的80%來安排訓練任務,運動時間保持在20分鐘左右,盡可能安排在準備期。
(二)有氧無氧能力訓練
有氧無氧能力訓練的內容,主要就是根據乳酸供能這項核心內容所展開的混氧代謝能力訓練活動,其可以對訓練者的有氧代謝能力,展開最大化的提升,對于其在1500米訓練活動中的表現大有裨益。在訓練方法的選取上,一般是按照重復、持續的訓練內容,運動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盡可能將這種訓練內容安排在中、后階段。
(三)乳酸耐受力訓練
乳酸耐受訓練的內容,主要是在訓練過程中,利用重復訓練的方法,確保訓練者自身的血乳酸可以保持在一個適宜的狀態,進而刺激身體對這一血乳酸水平來進行適應,達到提升訓練者乳酸耐受力的目的。在訓練上,可以采取一分鐘的用力跑方法,幫助訓練者血乳酸達到12毫摩爾/升后,讓其休息五分鐘,促使乳酸含量下降,達到8毫摩爾,升后,進行下一組的訓練活動。原則上重復四到五次為一組,每次安排二到三組,一組的間歇時間保持在十五分鐘左右,對于間歇時間要進行嚴格化貫徹,不能讓運動員得到徹底的恢復。
(四)最大乳酸訓練
最大乳酸訓練的內容,是為了幫助訓練者獲得最大功能能力。相關運動生化學家認為,當人體血乳酸保持在12-20毫摩爾/升時,是對其進行糖酵解訓練的敏感階段。在訓練過程中,要想幫助訓練者達到這一乳酸值范圍,可以采取重復訓練的方法,并確保訓練者具有足夠的間歇時間,恢復身體平衡。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用接近百分之百的強度展開一分鐘間歇跑,每組分為五個間歇,進行三到五組的訓練,每次間歇保持在五到八分鐘,組間歇可以保持在十到十五分組。這里應該注意,在訓練中為了避免間歇后血乳糖的濃度下降,可以采取遞減式的訓練方法。
(五)力量耐力訓練
在進行1500米訓練活動的時候,提升訓練者力量耐力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訓練內容。這項訓練活動不僅僅可以對改進訓練者的跑步技術,同時也可以提升其肌肉的代謝水平。在訓練過程中,一般采取循環式的訓練方法,根據訓練者本人最大力量的40%,幫助其進行重復、持續性的訓練。訓練內容可以采?。贺撝嘏?、負重交叉跳、越野跑、深蹲、半蹲起等,對訓練著腰部、腹部和背部力量進行強化。
三、結語
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1500米運動項目,能夠幫助訓練者塑造良好的運動意識,發掘其體內的運動潛能,教學人員應該結合參訓者的實際情況,從供能特點的角度,提出一些具有針對的訓練方法,強化訓練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