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南通市科技局項目(JCZ20202)
第一作者簡介:丁培(1983-),女,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
摘要:目的" 探析小兒強脾湯對脾胃虛弱型腹瀉的臨床療效及對Toll樣受體4(TLR4)、核因子-κB(NF-κB)的影響,為臨床制定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提供數據支持。方法" 選取80例脾胃虛弱型腹瀉患兒,根據不同治療方案進行分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予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培菲康)聯合蒙脫石散(華納比樂)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小兒強脾湯治療,對比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癥狀改善時間(大便·次數復常、大便性狀復常、止瀉、食欲改善的時間)、炎癥指標[白介素-6(IL-6)、TLR4、NF-kB]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頭暈、口干、輕度便秘、大便干結)。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97.50%高于對照組85.00%(Plt;0.05);觀察組用藥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大便次數復常、大便性狀復常、止瀉、食欲改善的時間短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用藥后的IL-6、TLR4、NF-kB低于對照組(Plt;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2.50%與對照組10.00%相近(Pgt;0.05)。結論" 小兒強脾湯治療脾胃虛弱型腹瀉的效果好,總有效率高,能夠明顯改善患兒的IL-6、TLR4、NF-kB水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有效性與安全性均較好,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強脾湯;脾胃虛弱型腹瀉;臨床療效;TLR4;NF-κB
中圖分類號:R256.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4)04-0051-04
腹瀉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指大便次數增加,糞便量增多,糞便稀?。?]。季節交替、腸道外感染、使用抗生素、喂養不當是造成該病發生的常見影響因素[2-3]。臨床實踐表明,小兒的年齡越小,則腹瀉的患病率越高,尤其以6~24個月嬰幼兒最常見[4],可同時合并不同程度的發熱、腹痛、惡心、嘔吐、食欲降低等癥狀。腹瀉長時間得不到控制會造成機體大量水分與電解質的丟失,會引發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會嚴重影響患兒的健康成長,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營養不良、貧血、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功能減退等不良后果[5-7]。西醫針對該病主要采取退熱、止瀉、抗菌等對癥支持療法,但效果不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易出現復發。中醫領域中,該病屬“泄瀉”范疇,其基本病機為脾病濕盛,導致腸道功能失調,泌濁不分、水濕下注,繼而發?。?]。本研究旨在評價小兒強脾湯治療脾胃虛弱型腹瀉兒的臨床療效,以期為臨床提供數據支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出本院兒科2021年4月—2022年3月診治的80例脾胃虛弱型腹瀉患兒,根據不同治療方案進行分組,觀察組與治療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8歲,平均(3.76±1.03)歲;病程1~7d,平均(3.10±0.86)d;每日腹瀉次數5~12次,平均(8.85±1.79)次;疾病類型:感染性腹瀉22例,非感染性腹瀉18例;嚴重程度:輕度12例,中度22例,重度6例;發病季節:春季8例,夏季15例,秋季12例,冬季5例。治療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歲,平均(3.78±1.01)歲;病程1~7d,平均(3.13±0.85)d;每日腹瀉次數5~12次,平均(8.87±1.73)次;疾病類型:感染性腹瀉23例,非感染性腹瀉17例;嚴重程度:輕度11例,中度23例,重度6例;發病季節:春季8例,夏季16例,秋季11例,冬季5例。對比2組患兒的基本資料,Pgt;0.05。本研究已通過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標準" (1)病歷資料完整。(2)經臨床癥狀、血常規、大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證實,西醫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的相關診斷規定,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大便次數變多、糞便量增加、糞便稀薄等癥狀,部分患兒出現發熱、嘔吐癥狀,中醫符合《泄瀉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的相關診斷規定,辨證分型屬脾胃虛弱型:大便稀溏,多于食后作瀉,色淡不臭,反反復復,時輕時重,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3)每日腹瀉次數≥5次。(4)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加入研究。
1.3" 排除標準" (1)因貧血、營養不良、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2)先天性胃腸畸形。(3)心肝腎功能異常。(4)免疫功能障礙。(5)血液系統疾病。(6)精神疾病。(7)出現全身重度癥狀。(8)已接受其他治療。(9)藥物過敏。
1.4" 方法" 2組患者均予以常規治療,包括補液、退熱、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調節酸堿平衡紊亂、補充營養等對癥支持治療。
1.4.1" 對照組" 予以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聯合蒙脫石散治療。溫開水或溫牛奶沖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上海上藥信誼藥廠,國藥準字S10970104),0.5~1包/次,3次/d;將蒙脫石散(湖南華納大藥廠,國藥準字H20093089)倒入50 mL溫水中,混勻,1~3包/d,均分成3次服用,治療1周。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小兒強脾湯治療。小兒強脾湯藥方成分包括黨參6 g,白術10 g,茯苓6 g,芡實6 g,建曲6 g,焦山楂10 g,扁豆6 g,澤瀉5 g,谷芽10 g,甘草3 g,由本院中藥房代煎,每天1劑,30 mL/d,分早、中、晚3次服用,治療1周。
1.5"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中醫證候積分、癥狀改善時間、實驗室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1)臨床療效:于用藥后進行評定。(2)中醫證候積分:于用藥前與用藥后進行評估,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相關標準制定,按無、輕、中、重,分別記為0、2、4、6分。(3)癥狀改善時間:包括大便次數復常、大便性狀復常、止瀉、食欲改善的時間。(4)炎癥指標:于用藥前與用藥后進行檢測IL-6、TLR4、NF-kB,晨起空腹采血,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源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頭暈、口干、輕度便秘、大便干結,計算總發生率。
1.6" 療效標準" 顯效:癥狀消失,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有效:癥狀基本消失,排便次數減少,大便性狀有改善;無效:未達以上規定。
1.7"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20.0軟件,計量數據、計數資料分別以(x±s)、n(%)表示,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lt;0.05)。見表1。
2.2" 2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2組用藥前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Pgt;0.05);觀察組用藥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 2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觀察組大便次數復常、大便性狀復常、止瀉、食欲改善的時間短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2.4" 2組炎癥指標比較" 2組用藥前的IL-6、TLR4、NF-kB對比(Pgt;0.05);觀察組用藥后的IL-6、TLR4、NF-kB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4。
2.5" 2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近(Pgt;0.05)。見表5。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是當前一種世界性的公共衛生難題。正常情況下,人們每日的排便次數不會超過3次,大便的性質較軟,顏色為褐黃色,帶有少許黏液[9]。而腹瀉患兒每日的排便次數多于3次,糞便量增多,糞便性質稀薄,常呈粥樣或水樣[10]。該病雖然不會造成臟器性病變,但癥狀常反反復復、難以痊愈,會對患兒的身心健康構成較大影響。該病的病理復雜,影響因素也較多,導致其病因診斷存在一定的難度,而明確病因方能對患者進行準確的治療[11]。目前臨床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常用藥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蒙脫石散。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屬于一種腸道菌群調節制劑,其主要成分是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服用該藥后,能夠為腸道補充所需要的雙歧桿菌,可以抑制病原菌的滋生、繁殖,還能夠和體內的多種維生素進行融合,并生成生物屏障,繼而達到防止病菌侵入、保護腸道的功能,能夠使機體的腸道內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腸道功能恢復,繼而改善腹瀉癥狀,使患兒得到盡快恢復[12]。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同時還可改善腸道的酸性環境,糾正腸道菌群失衡。蒙脫石散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核心成分為蒙脫石,其結構特別,用藥后藥效的持續時間可達6 h,具有藥效持續、顯著的特點[13]。該藥對消化系統中的致病菌及其所產生的毒素都有一定的固定、附著作用,能夠覆蓋于腸道黏膜上,并融合于黏液糖蛋白,繼而達到恢復黏膜屏障功能,提高其對攻擊因子抵御能力的目的。該藥同時有平衡正常菌群、局部鎮痛的作用,可以與腸道中的病原菌產生營養競爭的關系,能夠通過和腸道黏膜上形成的生物學屏障密切聯合,繼而達到預防病原菌侵襲的作用[14]。上述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可發揮其協同作用,使患兒癥狀得以盡快緩解。但不足的是,仍有患兒應用后療效較差。
中醫理論中,該病常被納入“泄瀉”范疇[15]。該病主要因外邪入侵、濕熱蘊郁、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所致,其中脾胃虛弱為病因之首[16]。脾主運化,喜燥惡濕,脾若濕困,則健運失調,飲食入胃后則谷水不化,形成濕滯,下趨則致泄瀉[17]。泄瀉久病不治,則傷脾胃之氣,繼而出現大便溏瀉、食后腹脹、納差、神疲無力等癥狀。根據患兒的癥狀表現與病因,該病治則健脾益氣、止瀉澀腸、散寒溫中。小兒強脾湯的主要成分包括黨參、白術、茯苓、芡實、建曲、焦山楂、扁豆、澤瀉、谷芽、甘草。黨參、白術、茯苓取“四君子”之意,四君子湯性平,小兒病理變化易虛易實,易寒易熱,調理之法,貴在和中,處方用藥,多以中正平和為宜[18]。李培教授認為此四味切中脾胃虛弱之病機[19]。扁豆化濕健脾,澤瀉滲濕健脾,芡實祛濕健脾而不燥,建曲、山楂、谷芽和胃健脾,鼓舞脾胃之氣,消除困脾之濕邪;甘草能夠補脾益氣,且可調和藥性;全方共奏健脾養胃、補中益氣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用藥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且大便次數復常、大便性狀復常、止瀉、食欲改善的時間短于西醫組,提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更好,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更短。炎癥反應是小兒腹瀉的發生、發展明顯相關,IL-6是常見的促炎因子,參與了炎癥的形成過程。TLR4信號通道和小兒腹瀉的炎癥有關,其為革蘭陰性菌脂多糖應答的主要受體,能夠激活NF-kB,促使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導致炎癥反應加重[20-22]。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用藥后的IL-6、TLR4、NF-kB低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炎癥反應更輕微,這也是該組患者更快恢復的主要原因;TLR4、NF-kB的信號通路調節,則胃腸道炎性反應得到控制,腸黏膜屏障損傷得以修復。安全性方面,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近,提示兩種治療方案的安全性相當。
綜上所述,小兒強脾湯治療脾胃虛弱型腹瀉的效果好,總有效率高,能夠明顯改善患兒的IL-6、TLR4、NF-kB水平,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有效性與安全性均較好,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姜友志,陳春喜,高海元,等.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病毒感染性腸炎對炎癥水平及腸道菌群的影響[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2,43(5):580-584.
[2]莊建福,陳志貴,白麗燕,等.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聯合鋅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7):103-105.
[3]蔣春華,張華瓊.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甘草鋅聯合消旋卡多曲治療輪狀病毒感染腹瀉的效果及對患兒血清炎性因子和心肌酶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9,36(9):1691-1694.
[4]宋云云,郭玫.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17):165-166.
[5]尹巨林.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金雙歧)聯合蒙脫石散(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J].健康之友,2021(5):281-281.
[6]楊庭鳳,曾小紅,袁奇.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聯合磷酸鋁凝膠治療嬰幼兒腹瀉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20):125-127.
[7]劉仙平,王靜.葡萄糖酸鋅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和蒙脫石散治療遷延性腹瀉患兒的療效[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20):156-158.
[8]孫瑩瑩,何春榮,趙文鴿.益氣溫中方治療脾虛型慢性腹瀉患兒的效果及對腸道微生態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2,35(4):653-655.
[9]劉盼盼.聯用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與單用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21,38(12):1334-1338.
[10]王立東,張玉霞,王茜.維生素B2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和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21,36(2):355-358.
[11]宋志微.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2,15(2):36-38.
[12]王乖莉,李妙利.蒙脫石散聯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及對患兒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2):85-87.
[13]黃冬勝,宋潔,邱林.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蒙脫石散治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醫療裝備,2021,34(21):83-84.
[14]王筱穎,許波,許偉,等.健脾八珍糕聯合蒙脫石散治療脾虛型小兒腹瀉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改善情況[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5):877-880.
[15]王喜娟.健脾止瀉湯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小兒腹瀉的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3):142-144.
[16]梁霞,李錦,伍文.利濕健脾湯聯合枯草桿菌二聯活菌輔助治療小兒急性秋季腹瀉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5):38-41.
[17]蘇家輝,劉翠瑛.溫脾止瀉散敷臍聯合捏脊療法對兒童脾虛濕盛型腹瀉患兒腸黏膜屏障功能、腸道菌群及細胞免疫水平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22(6):136-139.
[18]張先華.健脾利濕法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性腹瀉63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9,30(5):32.
[19]郭榮春,王娟.李培教授運用七味白術散治療功能性腹瀉經驗[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1):3-4.
[20]趙平,嚴晶,季利江.清化止瀉方治療脾胃濕熱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和TLR4/MyD88/NF-κB信號通路相關蛋白的影響[J].河北中醫,2021,43(3):375-379.
[21]賴雁威,劉麗娟,黃艷平,等.大蒜素通過TLR4/NF-κB途徑對慢性腹瀉大鼠腸黏膜修復和炎性因子的調節作用[J].貴州醫科大學學報,2020,45(12):1426-1432.
[22]楊艷玲,張晶,覃元.大蒜素通過TLR4/NF-κB途徑對慢性腹瀉大鼠腸黏膜修復及炎性因子的調節[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1,26(3):335-339,343.
(收稿日期: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