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材施教、因層施教,這是兩個相通的概念,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對課程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從教學模式上分析,分層走班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方法上分析,分層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技巧,打破原有班級的設置,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根據學生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達到并實現教學目的的最優化,能力提升的最大化。為此,以層次走班的形式開展教學,對初中課程教學提供相應的參考,為初中課程教學有效性提供措施。
關鍵詞: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價值;實施策略
因材施教、因層施教,這是兩個相通的概念,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他們對課程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從教學模式上分析,分層走班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方法上分析,分層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技巧,打破原有班級的設置,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根據學生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達到并實現教學目的的最優化,能力提升的最大化。為此,以層次走班的形式開展教學,對初中課程教學提供相應的參考,為初中課程教學有效性提供措施。
分層走班,因材施教的核心問題就是“學”,以學為主,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要的中心,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意識到有差異了,那么才能按照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有效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解決基礎相對好的學生“學不飽”的現象,同時也能夠解決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學不消”的現象,并在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一、 分層走班教學的界定
在新的課程改革的基礎之上,教育部、科技部的相關管理部門明確要求,我國新時期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發展。同時,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把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化發展作為重點改革內容之一。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具有標準化、任務化和系統化的特點,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現代教育中尊重個性和發展個性的需求。因此,如何解決傳統班級授課局限性的問題,如何縮小現有課程教育模式與教育課程改革目標的差距,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分層教學制是較為有效的措施。
分層教學制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按個性特征、心理傾向、認知水平、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和學習潛能等分列出不同的維度,再以學生現有能力水平有序分成若干個層次,根據各維度的不同層次特點,結合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班。每個層次班內的學生各個維度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能力水平層次。對于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不同需求需要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因此,根據各班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水平層次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師生共同協作互助,共同完成分層教學的目的。從而使所以層次班的所以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在心理、知識、能力各方面都得到相應的發展,先后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二、 初中科學課程分層走班教學的價值
價值是衡量事物或個人的對待外來事物的有效客觀追求,同時也表現為對某些主體的客觀需要。教學價值就是教學對人和社會關系所具有的積極意義,即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和社會的多種需要。因此,對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的探索具有個人和社會兩方面的價值。
首先是個人價值。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主體個體認知水平的健康發展、自身素質的提高、學習潛能的培養等方面有了全方位的進步,實現育人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社會價值。教學過程對每個學生都具有的個人價值,對教師具有很好的實踐價值,而且通過培育所有學生來促進社會的發展,這是一個價值體系的呈現。因為學生通過學校的有效教學建立了自身的價值體系,并將自身的價值作用于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三、 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的實施策略
本章節按照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的主要策略和主要的流程,為促進教學的先進性及優化性,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一) 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的宣傳工作
學生的身心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是社會、學校、家庭及學生自身合力的結果,只有目標一致,合力的方向一致才能夠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相反,如果幾者之間的目標和合力不一致,那么會極大地阻礙學生的發展,并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制定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措施之前進行相關的宣傳工作。
(二) 實施過程中的分層把握
不從差異上進行分類教學是盲目的教育,只有明確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才能夠了解真正的教育,從學生的差異處尋求實施教學的基本理念,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不是簡單以學生的成績或學生的智力分班,而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傾向、認知水平、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和學習潛能等多個方面的現有水平綜合去考慮。聯系到七年級科學上冊第2章第1節中生物與非生物,這一章節的學習就可以按照學生差異性進行選擇教學,讓學生在很有層次感的教學學習過程中體會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而不是籠統地只講生物與非生物的定義。
綜上所述,在任何的理論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都必須要進行實踐教學,再從實踐的過程中提升到理論范疇,如此往返,就會體會到反思過程也是極為重要的。促進初中科學分層走班教學是課程教學的升華的過程,需要教師持續探索。
參考文獻:
[1]陳玉云.分層走班制——推進素質教育的新模式[J].遼寧教育研究,2013(10):64.
[2]李瑛.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綜述[J].巢湖學院學報,2016(5):154.
[3]張曉霞.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49.
[4]劉忠君.對新課標下分層走班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藝術在線,2010(4):55-56.
作者簡介:
錢肖欽,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市潯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