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1版《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常用表意功能,理解所學語法項目并能在特定環境中使用。可是,傳統的語法教學側重于傳授學生語法知識,這顯然沒有達到《課標》要求。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有不少行之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掌握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還能在特定的場合及情景中運用語法知識來實現交際的目的,形成語言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語法教學;有效策略;初中英語
一、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全國各地的英語教學也掀起了一股改革熱潮。“改革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英語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丟棄語法教學?是不是學生只要掌握一些單詞、短語和句式結構,具備一些交際能力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交際教學的主要奠基人威爾金斯在《第二語言學習和教學》一書中明確指出:語法是學習的中心,是保證表意的必須手段。由此可見,語法教學相當重要。
然而,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逐步減弱,英語成績也容易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不好語法知識。可是傳統的“講授式”語法教學常常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慢慢地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想方設法去突破語法教學的瓶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各種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努力探索的方向。從我個人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以下幾個語法教學策略值得嘗試。
二、 直觀教學,讓語法教學形象化
直觀教學語法就是利用實物、圖片等直觀手段來組織語法教學。利用直觀教學,老師能創設生動活潑、真實而又有意義的情境,實物的直觀性還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將語法學習與娛樂有效融為一體,使教與學有機結合,更好地掌握和靈活應用語法知識。直觀教學法很適合用于低年級的語法教學,如名詞、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等。
三、 激發思維,讓語法教學情境化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我們不應該把學生所要學的語法知識直接而生硬地灌輸給學生,而是要盡可能地在課堂上創設一些真實的情境,并且把語法講授、操練、鞏固和運用置于這些有意義的交際情境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有真實的語言實踐機會,真正把語法學習引到實用和交際方面。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詞匯、句型、功能等教與學都離不開語言環境,語法教學也一樣離不開合適的語言環境。良好的語言環境(即:情境),是學習和掌握英語語法的有力保障。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再好的教學方法都將事倍功半。生動形象而且真實親切的情境,會讓學生感覺教學與生活非常貼近,有助于減輕學生學習語法的焦慮感,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語法規則,從而達到在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的目的。
例如:在過去進行時的語法教學中,教師在PPT上展示一個交通事故(一個老人被撞倒在地)的場景,然后師生模擬警察走訪目擊證人的對話。
T: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展示在PPT上)
S:I was cleaning the street at this time yesterday.(幫助并引導學生回答)
在這一過程中,把過去進行時的結構用著重號標出。操練多個問答對話后,讓學生觀察并歸納出過去進行時的定義及結構。然后繼續模擬對話。
T:Were you watering the flowers at this time yesterday?
S:Yes,I was./ No,I wasnt.I was cook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幫助并引導學生回答)
在多個問答對話操練后,讓學生歸納總結過去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形式及回答。
教師和學生在這種情境中的對話,目的清晰,針對性強,操練集中,效果明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對這一語法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如何運用這一語法現象,使學生既增強了對語法的理解,又增強了語言的運用能力,有效削減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法知識的乏味感和抵觸情緒。
四、 增設游戲,讓語法教學趣味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充滿好奇并積極參與,使原本枯燥的語法變得生動有趣。趣味性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猜謎語、聽音樂、講故事、你比劃我猜等。這些方法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可將語法教學融入游戲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
例如:在學生初步了解現在進行時后,我們可以采用央視“幸運52——你比劃我猜”這一游戲來幫助學生鞏固這個語法項目的各種句式。做法如下:(1)把班級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競賽;(2)讓一個學生比劃動作,老師問What is he / she doing?另一個學生看著動作猜測回答He / She is running.或者,讓一個學生比劃動作,另一個學生問Is he / she running?第三個學生看著動作猜測回答Yes,he / she is./ No,he / she isnt.猜對動作并且語句(尤其是現在進行時)表述正確的,可以為小組加分。
學生對“幸運52——你比劃我猜”的這個游戲一般都會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興趣,枯燥無味的語法學習和訓練頓時會變得很有趣,即使是程度較差的學生都愿意積極參與,而且這種競賽的形式也激發了學生參與語法學習的積極性。用這種游戲形式學習語法比讓學生做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等句型轉換練習的效果會好很多。
五、 合作探究,讓語法教學自主化
《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式的合作學習。語法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合作學習,就是把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圍繞一個語法現象,各小組成員查閱、收集、篩選資料,再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探討,總結歸納語法現象、語法規則和用法,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賓語從句時,布置探究任務:探究賓語從句特點、連接詞、主從句時態等。做法如下:(1)把班級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每組學生從教材或其他資料中搜集賓語從句(不少于15個)。(2)小組成員一起觀察、分析和討論,理解并總結出賓語從句不同的連接詞、主從句時態的關系及其使用環境等。(3)師生一起對這一語法現象進行梳理、補充,形成系統。
這種探究法更適合高年級的學生學習語法。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通過收集、討論、總結和歸納等,能增強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六、 巧用口訣,讓語法教學簡易化
英語中,很多語法規則的記憶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難攻克的一座堡壘,是不少學生學習英語的攔路虎。如果教師的語法講解再枯燥無味的話,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這些語法規則是很難的。因此,怎樣既能降低語法知識的難度,又能使學生學習語法的熱情得以升溫?在教學中,借鑒和編寫一些口訣、詩句能較有效地幫助學生巧妙地記憶語法規則,增強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例如:在教學名詞復數形式時,以f或fe結尾的名詞變復數加-es,可以用以下詩句來記憶:樹葉半數自己黃,妻子拿刀去割糧,架后竄出一只狼,就像強盜逃命忙(leaf-leaves;half-halves;self-selves;wife-wives;knife-knives;shelf-shelves;wolf-wolves;thief-thieves;life-lives)。在教學不定式作賓補可省to的動詞時,可以用以下口訣:一感(feel),二聽(hear;listen to),三讓(make;let;have),四看(see;notice;watch;observe),半幫助(help)。
這些口訣或者詩句,通常都比較押韻,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學生記憶和區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語法規則和語法現象,使語法學習變得更簡單有趣。
七、 結語
總之,在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語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不可避免的,那種認為教了語法就沒有“與時俱進”或“老化、落后”的觀點是錯誤的。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一定要避免走極端:教師既不能不教語法,又不能以語法教學為中心。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借助英語新課程教學理論,注意把握語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積極探索更多更好更有效的語法教學策略,使語法教學成為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Wilkins,D.(1974)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London:Edward Arnold.
[3]梁紅紅.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3(23).
作者簡介:
余芳琴,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將樂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