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碧蘭
摘 要:教師這一職業是很典型的幫助人的職業,因此也有很多學者去關注這一職業。幼兒教師由于教學對象的特殊亦變成了分析職業倦怠情況的主要對象之一。結合前人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前人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根據機構、社會、職業等層面去研究幼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緣由。他們所做的研究對于分析職業倦怠現象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可是他們探討的因素沒辦法合理解釋不同的老師出現職業倦怠現象的程度的差異。所以,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分析教師自身性格與情緒方面的原因對于幼兒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影響。
關鍵詞: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去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15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4-22
一、緒論
1.選題的背景
一些研究表明職業倦怠已經影響到幼兒教師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工作者都有比較明顯的職業倦怠狀況,這不得不引起社會和幼教界的重視。已有的關于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是從社會、組織、職業等方面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客觀原因、表現及治療等進行研究。這些研究為我們了解幼兒教師職業倦怠,解決職業倦怠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信息。然而很多研究對于幼兒教師的個人因素,包括人格特質、情緒狀況及其他因素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因此,本研究試圖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著重探討教師自身和情緒這兩個方面對于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
2.本研究的意義
(1)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以國內幼兒教師為被試,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分析人格因素和情緒智力與幼兒教師職業倦怠之間的關系。通過深入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和剖析我國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以深化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理解,從而豐富職業倦怠的理論,為有效干預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提供實證資料和理論依據。
(2)研究的理論意義。近年來,國內的學者對幼兒教師職業倦怠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但是其中的很多研究都是以國外的已有理論為基礎。教師職業倦怠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有它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所以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在借鑒國外理論及其實踐的研究成果之外,還必須立足于我國的社會文化背景,立足于我國的幼兒教師群體。因此,本研究可以為建構具有我國本土化特色的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提供實證資料,為豐富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理論提供有益的信息。此外,本研究還可以為提升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以及幼兒園選拔幼兒教師和維護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可供借鑒的信息和資料。
(3)研究的現實意義。幼兒教師職業倦怠是關乎教師、孩子和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問題,也是教師職業發展中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幼兒教師出現職業倦怠,對教師個人、幼兒、幼兒園及其他幼教機構都會產生許多消極影響。對教師個人而言,職業倦怠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氣和情緒受損,并成為教師厭教、降低教育水準的重要影響因素。倦怠會使他們經常感到疲勞、煩躁、易怒等消極情緒,進而帶來婚姻和家庭的問題。同時,職業倦怠還影響到幼兒教師工作績效、創新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提高,對教師的發展產生阻礙。對幼兒而言,教師出現倦怠后,幼兒無法從教師身上獲取關懷和愛,甚至還會被教師以玩世不恭的惡劣態度對待。而學齡前正是幼兒身心發展、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教師的消極態度無疑會對幼兒的一生產生影響。對幼兒園及其他幼教機構而言,出現倦怠的教師往往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與同事的關系惡化,甚至會發生缺勤和離職等一系列具有嚴重后果的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幼兒園的穩定性和效益的發揮。因此,分析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認識其危害并進行必要的關注和調適,不僅對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行為和素養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引導幼兒教師積極參與教育改革也具有積極 意義。
二、職業倦怠概述
1.職業倦怠的內涵
職業倦怠是一種心理綜合征,是發生在與其他人一起工作的個體身上的情感枯竭和去個性化。情感枯竭是指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個人無法輕易地處理周圍的問題與要求,因而感到精疲力竭,喪失工作的情緒資源。因此,情感枯竭是一種與他人接觸時,情緒上長期枯竭的感覺,表現在生理與心理方面失去關懷、信任、興趣,感到枯竭與疲倦。這個維度是個體癥候群中個體內部基礎的應激成分,也是倦怠的核心成分。去個性化是指在與他人互動的工作中,個人以不帶感情的、冷漠的態度與方式回應周圍的人,也就是在工作中,對工作對象與同事逐漸產生負面的、憤世嫉俗的或冷漠的態度,并以嘲諷的態度對待服務對象。這個維度是職業倦怠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成分。
2.教師的職業倦怠
教師職業倦怠有三種典型的心理或行為表現:一是長期情緒上的倦怠 感。處于職業倦怠狀態的教師常常表現出疲勞感,性情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情緒上缺乏熱情和活力,有種衰竭和無助感,并對生活冷漠悲觀。二是人格的肢解。表現為減少接觸學生或者拒絕接觸學生,將學生視為沒有感情的事物,用帶有蔑視色彩的稱謂稱呼學生,而且對同事也常常持多疑妄想的態度。三是較低的低成就感。教師們開始感覺到他們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或者他們所做的不再有任何意義。
3.教師職業倦怠的類型
(1)筋疲力盡型。這類教師對壓力的反應是消極退縮,也就是說不是通過更加努力來解決,而是求助于不再努力。他們試圖通過減少付出以取得付出與回報之間的平衡,他們相信無論如何努力,結果還是令人失望的。他們對于所付出的努力已經感到筋疲力盡。
(2)狂熱型。當面對困境和預期的失敗時,這類教師試圖做出任何可能的努力。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相信付出努力就會成功。他們不允許松懈,從不把失敗歸因于問題的實質,而認為是意志的失敗。
(3)低挑戰型。這類教師既不是對工作量不滿,也不是對工作中的困難不滿,而是對每天和每年面對單調、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厭倦,他們不再有興趣,并且認為如果繼續工作,他們的自尊就會受到傷害。
4.引起幼兒老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
在剛從事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時候,教師們的工作都是充滿熱情與奉獻精神的,他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崇高的,是具有社會意義的,并產生個人滿足感。但幼兒教師面對的是剛剛開始成長的個體,他們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了解和照顧幼兒。并且由于教學中不可避免的困難和個人問題,還要面對家長的過多、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以及社會的期望,加上社會壓力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很容易產生挫折感,促使其對教師工作的可能性進行重新評價。同時由于學前教育工作具有不可確定性及效果的不顯著性和滯后性,令幼兒教師的成就感得不到及時的滿足,從而使其試圖權衡工作投入與可能回報之間的關系。因此,有些幼兒教師在教學上的熱情開始減少,心情愈加煩躁,再加上幼兒的難以管理,家長要求增多,領導關心不夠,同事支持不多等問題,幼兒教師往往會變得憤怒、煩躁、抑郁。隨著情況的惡化,教師往往會覺得工作失去意義,甚至產生離職的念頭。
可以看出,教師職業倦怠不是對某一事件的即時反應,而是在較長一段時期里,對工作中所遇到的壓力,在情緒上產生的一種低強度的遞進的過程。同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并不僅僅是工作中的壓力問題,而是教師群體或者個人與工作情景的互動關系。
三、避免幼兒老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對策
1.認清自己
就是要認清自我價值,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預測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觀情緒是否影響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有無做好應激的積極準備。有了積極的自我認識,才能正視應激情境的客觀存在,才能勇于面對各種現象、準確地對待周圍環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針對性地對自己進行心理控制并盡量與周圍環境保持積極的平衡,成為調控自身行動的主人,從而避免遭受應激給自己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損傷。此外,對可預見的應激,進行必要的自我調整,主動設置緩沖區,提高自己的心理應付水平。因此,只有從自我的陰影中擺脫出來,正確地認識自己及周圍環境,才能把變化視為正常的事,不斷接受變化的刺激,積極、愉快、主動地迎接生活的挑戰,走出倦怠。
2.加強調控情緒的能力
幼兒教師可運用情緒調節理論來改變其對工作環境的反應,主動地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以在工作社會交往中發揮自如。雖然在此過程中,組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輔助作用,但幼兒教師自身的積極響應才是提高情緒智力的關鍵。在認清自我的基礎上,有意識的選擇所接觸的人群和社交場合;盡量降低負面情緒的產生。當影響情緒的事件不可避免時,應主動應對而不是消極接受。努力思考改變這一局面的方法,或者迫使自己拋開不利因素,可以將注意力更多地關注在其中對自己有利的方面。
3.幼兒園要做出適當的配合
第一,對進入或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進行嚴格的入職篩選。幼兒園可以在招聘幼兒教師時,引入心理測評機制,即對幼兒教師進行人格測評。第二,健全園內民主,合理安排幼兒教師工作。幼兒園應建立起民主制度,保障教師對園內重要事情的知情權和決策參與權,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集體氛圍,讓幼兒教師體驗到被重視和被尊重的感覺,增強其“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工作的內動力和積極性。第三,給予社會支持,合理安排“師幼比例”。教師之間的教學互助和合作較少,社會支持的缺乏是幼兒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顯著誘因。因此,幼兒園領導要關注教師的心理保健,除給予合理的酬金、尊重、權利和支持外,還要對教師的能力和自身發展加以肯定,給他們以專業發展的機會,使其獲得勝任感和成功感。
如今很多幼兒老師都會產生職業倦怠的情況,可他們的程度并沒有特別嚴重。職業倦怠的產生是因為工作,它與工作的準備狀況息息相關,同時亦容易致使工作狀態變差,從而產生更嚴重的職業倦怠。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對工作有很深影響的因素。所以,怎樣避免產生職業倦怠,對鞏固師資隊伍、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梁慧娟,馮曉霞.北京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及成因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4(5).
[2]徐曉寧.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的關系[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3]趙玉芳,畢重增.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1).
[4]王國香.中學教師職業倦怠中個人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