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詩禮
(山東師范大學,山東 濟南 277500)
跨欄19世紀起源于英國,是一項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要求高、節奏感強的運動,是具有著較高鍛煉價值和觀賞性的田徑競技項目之一。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劉翔奪取110m跨欄跑冠軍之后,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普遍關注。之后,跨欄跑在各類大中專學校中開始設立此項比賽,學生的參與熱情也越發高漲。在參與基數普遍增大的背景下,運動員出現損傷的概率也隨之變大。
高校大學生運動會中跨欄運動員的損傷與預防措施。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萬方數據庫查閱關于跨欄項目的相關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以XX大學校運會中近3年參加110m跨欄跑的運動員為調查對象,對其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運動員的損傷狀況。
1.2.3 數理統計法 對參與校運會中損傷人員的人數、部位進行統計整理。
1.2.4 訪談法 通過訪問本校的相關專家,了解跨欄跑比賽或訓練過程中易出現的損傷及原因;對醫護人員了解運動員的損傷部位等。
根據高校校運會報名管理方式和校運會秩序冊可知,一個運動員最多可報3項不同項目。參與跨欄運動的運動員最少參與2項不同運動。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參與不同項目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會有所增加。
2.1.1 業余組 高校大學生運動會業余組,多指的是在讀與該校中非體育類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大一~大四學生)。
2.1.2 專業組 高校大學生運動會專業組,指的是就讀于該校中體育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大一~大四學生)。
校運會中的跨欄項目是一項高風險的跑步項目,是集速度、柔韌、技巧、協調、力量等為一體的刺激性、觀賞度高的競技體育項目。
2.2.1 跨欄運動員損傷出現時期 大學生校運會中跨欄運動員損傷的概率比較高,其中男生的比例遠遠高于女生。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校運會中跨欄運動比賽的受傷概率遠遠高于賽前熱身概率;男生無論是在賽前還是賽中的受傷率都高于女生,尤其是男生專業組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受傷概率達到32%,女生專業組的受傷率也高達26%。
2.2.2 跨欄運動員損傷部位統計及原因
調查中發現,專業組23%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33%的運動員受過傷??鐧谶\動員肩部的損傷主要是由于在跨欄過程中,起跨腿或者擺動腿觸碰到欄架,致使身體重心偏離摔倒所致,以單臂支撐時,肩部損傷為主要體現,肘部的損傷通常為間接性損傷,表現在肘關節內側副韌帶和內側肌群拉傷。在背部的損傷調查中發現,專業組15%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35%的運動員受過傷。造成背部損傷的原因有許多:訓練密度大,訓練強度大,急性腰扭傷,姿勢性勞損及風寒侵襲等原因。尤其是業余組運動員,想在短期內取得優異成績,在身體各項素質都不達標的情況下,過量訓練導致肌肉勞損,使得受傷概率加大。此外,由于多數校運會時間安排于4月底5月初,盡管氣溫上人體感覺舒適,但早晚溫差大,天氣多變,容易讓運動員背部著涼,感到不舒適,影響比賽成績。在腰部的損傷調查中發現,專業組12%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23%的運動員受過傷。肌力不足和疲勞勞損是造成腰肌損傷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業余組運動員中還有因為超出生理范圍和姿勢不對的原因。在髖關節損傷的調查中發現,造成業余運動員髖關節受傷的原因主要有:動作不正確,活動不充分及強度過大等原因;造成專業運動員髖關節損傷的原因主要是舊傷復發,而舊傷的損傷原因,多數與業余運動員出現損傷的原因類似。在擺動腿過欄訓練和比賽中,強大暴力下可導致關節瞬間半脫位,造成髖關節囊、周圍韌帶、肌肉非骨性損傷。在跨欄跑出現的運動損傷中大腿部出現的損傷占相當大的比例,業余組高達65%,而專業組也達到45%。大腿的損傷在跨欄中的每一階段都有可能發生。在起跑、起跨過欄、落地時用力過猛容易造成大腿肌肉拉傷;跨欄技術動作的掌握不夠好,不熟練容易造成挫傷;大腿撞擊欄板容易造成撞傷;起跨重心低造成大腿摩擦欄板導致擦傷。在膝關節運動損傷的調查中發現,專業組23%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32%的運動員受過傷??鐧谶\動中造成膝關節損傷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技術動作不正確;場地問題及未帶保護措施。無論專業組還是業余組,跨欄運動員都存在著技術動作不正確的現象,這是造成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在小腿運動損傷的調查中發現,專業組25%的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34%的運動員受過傷??鐧谥行⊥炔康膿p傷主要是脛骨骨膜炎,是造成小腿受傷的主要原因,其次還有肌肉損傷也是造成小腿受傷的原因之一,此外調查中還發現有骨折和跟腱斷裂的情況。調查中發現,活動不充分、撞擊欄板、運動過量,以及身體疲勞是造成小腿受傷的主要原因。在踝關節運動損傷的調查中發現,專業組24%的運動員受過傷,業余組有34%的運動員受過傷。踝關節的損傷原因腿部肌肉力量不足,場地不平;訓練過程中踝關節負擔過重;準備活動不充分。在跨欄運動中,業余組的受傷率高于專業組,在校運會業余組的比賽中,需要對業余組運動員給予關注和關心,一旦有人受傷及時處置。

表1 大學生校運會中跨欄運動員損傷出現時期分析表
2.2.3 跨欄跑中運動員損傷出現階段 在校運會跨欄運動項目中存在著較高的受傷率。在專業組方面,訓練前受傷的占25%,其原因是熱身準備階段發生意外情況,多數原因為客觀因素,在比賽中受傷概率為65%,主要原因是舊傷復發,用力過猛等因素造成的。在賽后恢復的階段受傷約為10%。而在業余組方面,賽前受傷的概率達到45%,多數是在日常訓練中受傷的,55%的在比賽中受傷,其主要原有比賽時出現緊張、破壞了比賽節奏、技術動作出現偏差等。
2.3.1 場地、欄架及起跑器因素 高校校運會中,跨欄運動項目的欄架,多為“L”形配重跨欄架,也是體育學院學生上課或訓練的器械。在訓練和上課過程中,多數學生出現過打欄問題,欄板和欄架出現過變形等現象;同時,在場地方面,盡管許多高校都在使用塑膠跑道,但在部分跑道上會有場地開裂,開膠的現象,也影響著學生在跨欄中的成績及自身的身體狀況;此外,業余組學生在校運會前的訓練中,很少有人使用起跑器,而在正式比賽中則需要使用,以不正確的方式使用起跑器,也會增加學生受傷的概率。
2.3.2 技術動作因素 校運會中跨欄項目的參與組,無論是業余組還是專業組,并不是所有的運動員在跨欄行進中,每一次跨欄都是以正確的方式跨過欄架的。對跨欄技術動作的嫻熟度有待提升,肌肉對跨欄技術的記憶沒有定型,沒有學會預防機體受傷的技能,跑欄中出現問題。其中,起跨腿后拖、提拉不積極和跳欄等情況的出現,都是技術動作方面的影響因素。
2.3.3 身體素質因素 身體素質中力量素質是其他各項素質的基礎,也是防止運動中發生意外的關鍵因素。校運會中,業余組的力量素質差,跨腿的力量和擺動腿的力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腰腹力量也存在的不足;專業組在力量方面相對好于業余組方面,但仍需要進一步加強身體力量素質的鍛煉。其次,校運會跨欄運動員中,柔韌素質差也是普遍存在的,容易發生肌肉撕裂或斷裂,造成運動損傷。
2.3.4 心理因素 跨欄運動是一項極具挑戰的運動,是一項難度系數較高的項目。學生運動員的自身特點、技術難度和自身的身體素質,都是導致學生在跨欄比賽或訓練中產生畏懼心理的制約因素。高的技術難度,較大的受傷率,以及自身較差的身體素質,加大了學生參與跨欄跑的負面心理因素。
2.3.5 其他因素 場地、衣著、比賽環境等也是影響校運會跨欄跑的因素之一。
校運會中跨欄跑比賽,運動員的損傷率較高,賽前賽中的情況都有;在受傷部位中,以大腿部拉傷、挫傷、撞傷的概率為主,其他部位的損傷相對較少。引起跨欄跑運動員受傷的因素有很多,客觀因素的誘發率較少,主觀因素較多;以技術動作不嫻熟,身體素質差等為主要因素。在今后的比賽訓練中,針對業余組受傷率較高的情況,應加強對學生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強化技術動作練習,同時加強對學生心理方面的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