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軍
摘 要: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中流砥柱,是我國與跨國公司競爭的主力軍,是我國支柱產業的重要支撐。國有企業在我國目前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重要的經濟發展主題,是為國家提供突出的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而國有企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物資的精細管理,因此對國有企業物資的精細管理進行思考分析。
關鍵詞:國有企業;物資;精細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013-02
一、國有企業物資精細管理的重要性
企業運營的三大支柱是人、財、物,而物,也就是物資,是其業務生產經營的基礎、源泉,物資如果不能及時供給,缺少保障,生產產品的原材料沒有得到滿足,設備運行的零配件沒有及時供應,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模式也不能憑空生產出好的產品。所以,國有企業要保證穩定效益,物資的精細管理勢在必行,這將是挖掘潛力、增加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物資的精細管理是以物資管理為基礎,是從編制企業物資的采購計劃、物資的價格審核、選擇最佳的供貨渠道、可靠的質量控制、消耗及占用資金、倉庫的儲存費用等每一個環節都要采取極限控制的最佳方式。
我國國有企業的現階段,物資的消耗費用很高,在生產成本中占據較高比重,約3/4左右,還有更高的。物資儲備要占據一部分流動資金,一般是在流動資金總額的3/5以上。同時,國有企業現在存在嚴重的物資浪費及潛在流失,究其原因則是多數國有企業沒有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物資精細管理制度政策,形成目前比較被動的局面。所以,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做好物資精細管理迫在眉睫,物資資源的合理利用、生產過程的精細規劃,以及減少物資消耗,降低管理費用,杜絕一切不合理的浪費,是國有企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根據調查部分國企的物資消耗計劃和實際消耗情況,實行物資精細管理的企業成效十分顯著,物資消耗數額明顯下降,生產成本降低了,堵住了管理漏洞,費用得到了嚴格控制,也達到了合理控制庫存的效果,周轉率也提高了,無動態物資較之前明顯下降。由數據分析和實際情況可見,國有企業的物資精細管理受益頗多,是大勢所趨。
二、國有企業物資精細管理的社會現狀
目前物資流通領域的不配套改革導致了相關問題,計劃經濟體制要求物資歸口統配經銷。而市場經濟下,大部分物資自由流通,以銷售量定生產量是大部分生產廠家的經營模式,但目前我國還沒有完整的流通領域的法律法規和應有的制約機制,一樣的物資各地區價格卻差別很大,所以一些國有企業不得不高價采購物資,水漲船高,生產成本也提高了,而且會造成企業的虧損。另外,企業的促銷手段沒有統一的標準,促銷員的提成費占據大部分銷售額,有的促銷員的獎勵額高于產品定價之外的比例費,鄉鎮企業的推銷員在這方面明顯高于國有企業。在物資流通領域,這些因素造成很多不公平,使得有的推銷員工作很輕松,有的則要四處奔走,在缺乏合理的法律制度和制約機制的情況下,定會導致物資的違約、違法營銷或行賄受賄現象的出現,產品質量也很難得到保障。實事求是地講,造成這樣一系列問題的根源是我國物資流通領域缺乏制約的法律法規,稅務和工商的監管不利。這也說明在市場經濟情況下,物資流通領域的不配套改革,導致國有企業物質需求價格的參差不齊。
雖然現在網絡科技非常發達,數據資料實時共享,但物資的價格信息還是傳播得比較遲緩。目前的物資流通領域沒有統一的供價標準,一個生產廠家一個價格,相同的器材價格由于廠家不同而不同。這種價格差異雖然能夠刺激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加快物資流動速度,但是價格信息流通不及時,企業可能享受不到低價格的物資,而且中間環節也存在信息不平等等因素,導致國有企業采購物資的價格要比出廠價高出很多。
三、國有企業物資精細管理的現狀
國有企業不同于私有企業,在實際管理中,存在變公為私的現象。管理層的集體責任感需要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物資管理過程中,物資浪費現象嚴重,個別變公為私也時有發生,這種占用國有財產現象雖然一直在制止,但是現實表現確實存在。
國有企業物資精細管理的意識還比較薄弱,缺少社會主義現代化應有的物資精細管理理念。當前,國有企業普遍推行的方法是降低成本,挖掘潛能增加效益,但是對物資管理的效益沒有充足認識。國有企業供應部門沒有系統的保障供給制度,例如生產車間需要領用物資,供應部門直接供應,只從使用方便的角度管理,不考慮供給計劃及是否存在浪費情況,這種方式會導致物資管理混亂。國有企業應從節約增效觀念出發,既要保證生產車間正常使用,也要合理控制物資資金流動。
現代企業科學管理和使用的范疇已經囊括物資供應和管理,但是物資庫存量大的問題卻沒有徹底解決,物資采購沒有合理計劃,雖然種類齊全但是卻不一定全都用得上,雖然有效控制生產風險,但是造成庫存量越來越大,物資的長期堆積發生變質和產品換代,只能以廢棄告終。所以,物資的采購和使用必須編制合理計劃。
四、國有企業物資精細化管理的途徑
針對國有企業物資的管理問題,首先應該加強物資的計劃先導及控制作用,對物資的的需求、平衡、采購和分配做出合理計劃。在物資采購入庫前,編制詳細物資申請和分配計劃,標注詳細規格、數量、金額、使用用途,然后經過審核后下發執行,這樣可以保證所需物資有效落實,價格透明,能夠反映出庫存狀況并避免浪費。
建立健全物資消耗的標準,注明制造產品或者完成相應工作所需要的物資數量,成為衡量物資消耗的標尺,也能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水平,有的國有企業不實行消耗定額政策,缺乏管理的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過去的“毛估”已經淘汰,物資消耗定額是管理好物資供應的基礎,合理的消耗定額更能夠密切結合生產需要,均勻發配物料,同時方便檢查監督物料使用情況,能夠按定額合理的計算庫存儲備數量。合理、科學的消耗定額可以充分降低流動資金的占用,保證物資暢通供給,提高周轉率。
做好廢物利用和限額領料工作,有些廢舊設備通過修復和技術改造后可以進行合理使用,做到節約環保。重視信息的金錢價值,信息效益是企業物資管理的重點內容,及時更新價格信息和先進技術信息,選擇經濟質優的物資,保證庫存及時流通,防止價格跌落造成積壓。培養高素質專業的采購團隊,按照企業物資采購計劃,遵守市場管理規定和國家物資管理改革規定。
五、結語
物資精細管理包含了多種社會因素及管理科學,國有企業管理者要注重挖潛增效,合理規劃物資采購、使用及儲備。國有企業想要良性發展,物資精細管理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劉暉.精細化管理的涵義及其操作[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7,(4).
[2] 王衛國.姚士洪.精細化管理的認識與實踐[J].石油科技論壇,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