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路萍
摘 要: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到,實施國家創新驅動戰略首先要技術創新,突破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大量研究表明,風險投資與企業R&D;均對技術創新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以美國為例,結合我國的相關數據,從規范和實證的角度分析我國風險投資發展中的問題,并與企業R&D;投入對比,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風險投資;企業R&D;;技術創新;促進效率
中圖分類號:F832.4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081-01
一、研究述評
風險投資,又被稱為“創業投資”,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現已成功于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1]。但是,目前國際上對風險投資的定義仍存在一些爭議,美國風險投資協會將風險投資定義為由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中的一種股權資本。而我國著名學者成思危(1935)對風險投資的定義則是:“把資金投向蘊藏著較大失敗危險的高新技術開發領域,以期獲得成功后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商業投資行為。”但是,風險投資作為一種資助技術創新的工具,在孵化創新型企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以及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然而,我國每年的科技成果高達3萬元左右,成果轉化率卻20%,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水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實現轉化的資金不能得到保證。所以,研究我國風險投資行業對技術創新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以美國為例從規范的角度探索中國風險投資的不足
1.以美國為例。美國風險投資始于20世紀20年代左右,并且快速崛起成功促進美國高新產業的發展。經研究,美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分為三大類:獨立的民間基金、公司風險資本基金和小企業投資公司。其中,民間基金約占73%的比例,其次是公司風險資金基金[2]。就投向的企業來說,投資于新公司的比例逐漸下降,投向已經或快要建成的項目或現有企業的比例卻逐年上升。
2.我國的風險投資發展現狀。1984年前后,風險投資首次出現在我國,并經歷了探索發展、緩慢發展和快速發展三個階段。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各年完成募集的風險投資資本和平均機構募集金額整體上呈增長趨勢。而我國內地風險投資資本來源按照所有制性質劃分,政府及國有資金占比35.3%,民營及混合所有制企業資金占比 19.6%,個人投資占比 12%。此外,社保基金開始進入了風險投資領域。
對比可見,我國當下風險投資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比如如風險資金的來源單一,主要依賴于政府及國有投資,以及缺少有效的促進資本來源多元化的舉措等。
三、從實證角度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效率
1.研究方法。在Kortum和Lerner對美國風險投資促進技術創新的效率進行實研研究的方法上加以變形,對我國1996—2015年近二十年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研究變量。(1)技術創新能力。本文以國內專利授權量作為衡量創新能力的指標,而不是以之前大部分學者所采用的專利申請量。因為在當代社會,可能有些人是含有功利心地申請某項專利并且有些申請的質量不高不會申請通過,因此專利申請量并不能作為衡量國家創新能力的指標。(2)風險投資額。以投資資本數量代表對技術創新的資助程度。與風險投資機構和風險投資管理資本相比,風險投資額更能清楚地體現出每一年風險投資的發展狀況,并且和其他研究變量比較一致,方便比較。(3)R&D;經費。R&D;經費即全社會研究與發展經費,R&D;經費支出主要包括實際用于研究與實驗發展活動的人員勞務費、原材料費及管理費等其他費用支出。因此,本文用R&D;總支出額反映對技術創新的資助程度。
3.樣本數據。通過對國家統計局統計年鑒和中國科技部等公布的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得到我國專利授權數、R&D;經費以及風險投資額。通過對三組數據建立函數關系式:
Pi=(Ri+bVi)
式中,用P表示國內專利的授權量,用R表示R&D;經費,用V 表示風險投資額,b則為表示每單位(下轉88頁)(上接81頁)風險投資額相對于R&D;經費來說、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系數,i表示年份(這里1995
通過對近二十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b的估值是有意義的,并且約為2.7,表示在同單位的風險投資和R&D;經費投入的情況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更加顯著的。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1.結論。(1)我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較為單一,且主要依賴于政府和國有投資,缺少有效促進風險投資資金來源多元化的措施和手段。(2)就風險資本的投向而言,我國應該向日本風險投資業學習,立足于本國國情,緊跟世界趨勢,而不是像美國一樣過分投資于受眾面窄的高新科技。(3)通過實證研究可見,在同單位的風險投資額和R&D;經費投入情況下,風險投資額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R&D;經費投入的2.7倍。風險投資以其特有的運作機制對基礎創新起著促進作用,并且比較而言,比R&D;經費投入更具有優勢。
2.建議。(1)逐漸拓展風險投資資金來源。目前,我國的風險資本來源主要依賴于政府和國有機構投資。與美國的成功的風投大國相比,我國的風險投資資金來源應該建立在一個囊括政府、銀行、養老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以及大企業和公司、個人投資者以及國外投資者等多元化的基礎上。(2)緊盯市場。風險資本的投向應該緊盯市場,立足于本國國情,抓住時機,投向那些市場需求大的行業。同時,要注意投向的高新技術成果受眾面,盡量多投資于受眾面寬泛的科技項目。(3)政府重視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由本文的實證分析可見,風險投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高于R&D;投入,反映了R&D;投入的低效率和發展風險投資業的必要性。(4)鼓勵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我國政府應該鼓勵風險投資業的發展,以適當的稅收等政策促進和改善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環境的建設,從而推動國際技術創新,邁向科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