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俊卿 郭濤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正逐漸地引起高校的關注。而開展創業創新教育的關鍵是對創新創業觀念進行改革。我國高校目前的創新創業觀念相對比較落后,與社會實踐相脫離,無法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保障。因此,需要對高校的創新創業觀念進行系統化的改革,這是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對提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而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質量意義重大。以山西省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現狀為切入點,介紹高校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意義,提出山西省高校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系統化構想,以期能夠為山西省的教育改革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山西省;高校創新創業觀念;系統化構想
中圖分類號:G64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171-02
引言
高校創新創業并非近幾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只是隨著高校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中國經濟新常態時期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才使得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校關注的重點。近幾年,高校招生規模不斷增加,畢業人數也持續上升,從2002年的123萬畢業生上升為2017年的795萬。但就業率卻持續下降,2002年大學生就業率為80%,2005年為73%,近兩年就業率雖然有所回升,但平均工資水平非常低。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國務院于2015年5月頒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觀念的改革是大勢所趨。而且,這一改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目前高校在創新創業觀念改革方面雖然取得一定的進展,但仍存在許多的不足,本文即對山西省高校的創新創業觀念改革進行介紹。
一、高校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意義
高校創新創業觀念的改革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發展趨勢,它能夠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提供保障。現代社會各行各業都處于改革深水區的大環境,創新創業是渡過國家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一轉折點的必然舉措。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全能型人才的場所,根據自身特點,對創新創業觀念進行整體改革能夠提升人才質量,為經濟的持續發展做貢獻,為中國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山西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隨著創新創業觀念改革成為主流趨勢,山西省的各大高校也開始對創新創業觀念改革進行摸索,如開設創業課程,舉辦創業專題講座、創新創業大賽等,但具體落到實處的比例很低。2010年12月,山西省被授為全國最大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但在山西省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時,山西省的創新創業教育卻仍停留在理論層次上,創新創業課程大多是選修課,創業必修課程幾乎沒有。而且,課程基本都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創業管理等理論知識,并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沒有與高校的所有專業相融合,沒有形成系統的、科學的模式。另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資源匱乏,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創業教學學習,僅僅是兼職教學;教師的實踐經驗少,沒有親自創業的經驗,屬于紙上談兵,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效果差,不利于高校學生畢業后的創業。高校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也過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難以讓學生真正在實踐基地、孵化場模擬創業環節。在國外,大學生畢業后自己創業的比例占30%,而我國只有5%的畢業生選擇創業。
三、高校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系統化構想
1.高校創新創業文化的培養。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要想促進山西省高校創新創業觀念的改革,就要從高校創新創業文化開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觀念,這是改革得以推進的根本。第一,高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改革,面向全校學生,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知識教學相融合,深化創新與創業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培養人才。第二,發揮創業競賽的正確作用,讓學生在實踐基地或創業孵化平臺真正地進行創業。第三,高校要想成為引領創新創業觀念改革的前沿陣地,就要完善學校的創業組織及制度管理,以專業為基礎,分類進行創業指導。第四,高校要營造出鼓勵創新創業的氛圍,創新創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步步地進行,高校要引導學生大膽創業,在創業失敗時對學生保持寬容的心態。
2.培養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學生是否有創新創業的意識,能否創業成功,都離不開教師的創新創業指導。高校想要進行創新創業觀念改革,就要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新創業能力。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引進企業的優秀人才來進行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另一方面開展教師創業培訓計劃,支持高校的教師能夠“走出去”,深入企業進行實打實的鍛煉,更新創新創業觀念,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從而帶動學生提升創業能力。
3.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要優化課程教學,開設實踐教學。一方面,高校教師要將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然后結合當前熱點進行案例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在項目的運行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山西省高校要根據具體專業與相應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建立學校、企業、社會以及創業學生參與的創業孵化平臺,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讓學生走出教室,積極主動進行實地演練,鍛煉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4.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支持體系。2015年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完成了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頂層設計。山西省各高校首先需要因地制宜,加大對創新創業改革的投入,配置相應設施,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提供創業指導服務,改善外部環境,確保大學生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描繪自己的宏圖。學校還要探索、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高校、企業、教師與學生等多方參與的創新創業評價體系,以問題導向為原則,在過程中評價、改正和解決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創新創業的觀念決定著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整體走向,進行高校創新創業觀念的系統化改革以更新觀念迫在眉睫。高校要開展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讓創新創業觀念在高校盛行,將大學生培養成未來創新創業的主力,為構建創新型國家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蘇東濤,劉志華,黨德宣,等.對山西省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與驅動的構想[J].農業網絡信息,2017,(10):3-7.
[2] 曾驪,張中秋,劉燕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服務“雙創”戰略需要協同發展[J].教育研究,2017,(1):70-76.
[3] 王佑鎂,陳贊安.從創新到創業:美國高校創客空間建設模式及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6,(8):1-6.
[4] 王占仁.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化特性與發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3):56-63.
[5] 王占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觀念變革的整體構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5,(7):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