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曉莉
摘 要:在中美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中美LNG貿易發展迅速,但其影響與未來前景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為此,分析中美LNG貿易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并結合美國LNG價格競爭力、LNG出口項目建設進展、LNG出口項目商業模式、中國LNG進口需求及接收站能力等四個方面因素,探討中美LNG貿易的發展前景。最后,提出推動中美企業LNG合約談判、加強對全球油氣市場的跟蹤研究、積極修訂原有LNG定價機制、加快建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四個方面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美國;LNG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8)18-0185-03
2017年冬季,我國多個省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天然氣供應短缺問題。擴充LNG進口來源地,加大LNG進口,成為我國應對“氣荒”的重要舉措。2017年,中美兩國發布《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有意加強雙方LNG貿易合作,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受價格、美國LNG出口設施等因素影響,中美LNG合作前景難料,有必要進一步進行研究分析。
一、中美LNG貿易現狀
頁巖氣革命的發生極大地改變了美國能源市場地位,使其國內天然氣產量迅速上升。2009年,美國正式取代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天然氣產量的增加不僅有效地滿足了美國國內的天然氣需求,還使其成為了LNG凈出口國。2016年8月,廣東大鵬LNG接收站接卸了來自美國的LNG,標志著中美LNG貿易正式拉開了序幕。2017 年1—11 月,中國從美國進口127萬噸LNG,占中國LNG進口總量的4%。至此,美國正式成為中國的第六大LNG供應國。但與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比,中國從美國進口的LNG量及其份額仍然非常小,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2017年11月,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華訪問期間,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燃氣等企業分別與美國能源公司簽署多項LNG協議,這將進一步加快中美LNG貿易的發展。
二、中美LNG貿易對雙方的影響
1.對中國的影響。第一,有利于構建多元化的LNG進口格局。目前,全球天然氣市場由北美、歐洲和亞太三大區域性市場組成,各區域市場有著各自的代表性價格,分別是美國亨利交易中心(Herry Hub)價格、德國平均進口到岸價、英國NBP天然氣價格和日本液化天然氣價格。其中,亞太市場LNG貿易的價格采用的是與原油價格(主要是日本一攬子進口原油價格, JCC)掛鉤的定價方式,簽署的是“照付不議”的長期進口合同。中國LNG進口采用的也是這種方式,長期忍受著“亞洲溢價”不公平現象。而美國LNG出口合約主要參考的Herry Hub的氣價,價格比較低廉,且對購氣沒有“照付不議”量的限制。中國加大從美國進口LNG,從短期內不會根本改變與原油掛鉤的LNG進口定價機制,但有利于構建多元化的LNG進口格局,增大從卡塔爾、澳大利亞等傳統國家進口LNG的議價空間,降低LNG進口成本。第二,有利于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為改善能源生產結構,應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降煤、穩油、增氣”將是未來我國長期堅持的能源政策。2007—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13%,遠高于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長率7.9%。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聯合頒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2030年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由現在的6.2%提高到15%左右。按此趨勢,我國需要加大天然氣進口量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天然氣消費需求,助力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而從美國進口LNG將為這一調整過程提供有力支撐。
2.對美國的影響。一是有利于化解美國過剩的天然氣產量。2005年以來,隨著頁巖氣技術的突破,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長迅速,天然氣供需格局由供不應求向供大于求轉變。受此影響,美國Herry Hub的平均氣價迅速下降,這使得美國國內天然氣生產企業競爭激烈,生存壓力較大,加大天然氣出口成為美國政府和天然氣企業的戰略選擇。而當前,全球天然氣需求主要來自于北美、歐洲以及亞太。其中,北美目前已經實現自給自足,歐洲主要依靠俄羅斯通過管道進行供應,亞太自然成為美國LNG出口的重要市場。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國更加重視中國的天然氣市場,擴大了LNG出口量,這將有利于化解其國內過剩的天然氣產量,同時推動LNG船舶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有利于提升美國在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地位。美國政府一直致力于實現能源獨立,增強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頁巖氣革命的發生大大增加了美國天然氣產量,使這一目標成為可能。中國作為第二大LNG進口國(僅次于日本),在全球LNG市場上地位顯著。美國通過出口LNG到中國,擴大了美國Herry Hub氣價在全球天然氣定價機制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有利于增強其在國際天然氣市場上的地位。三是有利于縮減美中兩國的貿易逆差。近年來,美國政府高度重視美中兩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大幅降低對華貿易逆差成為其對華政策的主要訴求。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高達2 758億美元。美國放寬對華LNG出口限制,擴大對華LNG出口量,將有助于縮減美中兩國貿易逆差。當前,中美LNG貿易額還比較少,但隨著美國LNG出口項目的建設以及中美企業LNG談判的順利進行,LNG出口量的增加對縮減美中兩國貿易逆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三、中美LNG貿易的發展前景
中美LNG貿易未來發展前景主要取決于美國LNG價格競爭力、LNG出口項目建設進展、LNG出口項目商業模式、中國LNG進口需求及接收站能力等四個方面因素。
1.美國LNG價格競爭力。在未來幾年,美國要擴大到中國的LNG出口量,將主要面臨著澳大利亞、卡塔爾等傳統對華出口大國的競爭。其中,美國LNG價格是否具有競爭力,將是最為重要的因素。美國Herry Hub氣價比較低,但由于其天然氣集中于東南部海岸,LNG出口中國需要繞道巴拿馬運河,運輸距離遠遠高于澳大利亞、卡塔爾到中國的距離,運輸成本非常高。因此,中國進口美國LNG的到岸價并不低。2017年上半年,中國自美國進口LNG的均價為396.8美元/噸,低于從卡塔爾進口LNG的均價445.8美元/噸,但顯著高于從澳大利亞進口LNG的均價341.5美元/噸,以及從馬來西亞進口LNG的均價336.1美元/噸。由此可以看出,美國LNG跟卡塔爾相比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但不如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LNG。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國內天然氣市場將持續寬松,Herry Hub氣價仍會保持低迷態勢,這將有利于美國的LNG跟卡塔爾的LNG進行競爭。另一方面,美國東南部海岸易受颶風、嚴寒等自然災害影響,Herry Hub氣價在未來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季節性震蕩,這將考驗中國LNG進口商對價格波動的承受能力,進而影響從美國進口LNG的前景。
2.美國LNG出口項目建設進展。美國LNG出口項目的建設情況決定了其LNG年出口能力,進而對中美LNG貿易前景產生影響。美國企業建設LNG出口項目,需要向美國能源部(DOE)申請自由貿易協定國家(FTA)出口許可或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non-FTA)出口許可,也可以兩者都進行申請。此外,還需要向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RC)申請工程建設許可。下表為美國LNG出口項目建設情況。由表中可知,2017—2021年,通過了DOE/FERC審批,取得了向non-FTA國家出口許可的LNG項目出口能力將分別累計達到302.25億立方米/年、557.05億立方米/年、865.15億立方米/年、865.15億立方米/年、969.15億立方米/年。而2017年1—11月,中國僅從美國進口17.6億立方米LNG。由此可知,2017—2021年,在美國LNG出口項目如期完工的前提下,其LNG出口能力將能有效滿足中國自美國進口LNG的需求。《IGU 世界LNG報告2017》顯示,美國正謀求成為全球LNG市場供應主力之一;2021年以后,美國仍有大量LNG出口項目等待審批與建設。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LNG出口項目的出口能力不會對中美LNG貿易前景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
3.美國LNG出口項目商業模式。美國LNG出口項目(Elba Island、Cameron、Freeport等)主要采用“液化收費模式”,即“Tolling”模式。這種商業模式跟傳統LNG出口模式不一樣,美國LNG出口項目方只提供天然氣液化加工服務,收取相應的加工服務費;其他環節(包括在美國市場購買天然氣、LNG海上運輸等)由LNG進口國企業安排完成。如果采取“液化收費模式”,其他環節一旦出現相應的問題,美國LNG出口項目方將繼續收取液化服務費用,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企業從美國進口LNG的經濟效益。此外,美國LNG出口多采用現貨或短期交易,這要求中國LNG進口商在“美國資源采購—管輸—液化—海上船運—中國接收—汽化—管輸”整個鏈條上,有非常強的時效操作和基礎設施能力統籌安排。這一鏈條只要有某一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對中國LNG供應產生影響。中國LNG進口商在選擇LNG資源國時,也會考慮上述因素。
4.中國LNG進口需求及接收站能力。受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影響,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將會繼續加大LNG進口。中石油預測,到2020年,我國LNG進口量將達到600億立方米左右;殼牌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30年我國LNG進口量將超過1 000億立方米。要加大LNG進口量,需要擴大進口來源國,這將對中美LNG貿易前景產生積極影響。《IGU世界LNG報告2017》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建成的LNG接收站接收能力為512.2億立方米/年;到2019年,預計建設完成的LNG接收站接收能力為375.7億立方米/年。如果工期順利,2019年我國LNG接收站總接收能力將達到887.9億立方米/年,這個接收能力將至少滿足未來十年內我國每年的LNG進口需求量。而當前,我國已經開始實行LNG接收站第三方準入機制。因此,在未來,無論是LNG接收站接收能力還是接收站市場準入,都不會是制約中美LNG貿易的阻礙因素。
5.前景分析。經過上述分析可知,美國LNG出口項目能力、中國LNG進口需求及接收站能力等因素將有利于中美LNG貿易的發展;中國企業從美國進口LNG需要適應其LNG出口項目商業模式;美國LNG價格競爭力將是影響雙方LNG貿易未來發展前景的最大變量,而這取決于美國天然氣市場供需格局以及國際原油市場未來走勢。總體上看,中國從美國進口LNG前景比較光明,在2020年以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LNG量將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威脅到澳大利亞、卡塔爾兩大出口大國的地位的可能性不大;2020年以后,美國出口到中國的LNG量會顯著改變中國進口LNG的貿易格局,中國LNG進口市場有可能形成澳大利亞、卡塔爾、美國三足鼎立的局面。
四、政策建議
1.推動中美企業LNG合約談判。當前,中國從美國進口LNG主要以現貨為主。隨著美國放寬對中國LNG出口限制,中國企業應加強與美國企業之間的LNG進口合約談判。《IGU世界LNG報告(2017)》公布的數據顯示,LNG非長期合約(現貨、合同期2年以內的短期合約、合同期2—5年的中期合約)貿易量占全球LNG總貿易量的比例由2007年的17%增加到2016年的28%;2016年,現貨和短期合約貿易量占全球LNG總貿易量的比例更是高達25.8%。可以看出,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供需較為寬松的局面下,更加靈活的現貨、中短期LNG合約會越來越受進口國青睞。為此,建議中國企業在跟美國LNG出口商談判時,應以簽署中短期LNG進口合同為主,形成現貨、中短期合約、長期合約并存的中美LNG貿易格局,以最大限度地降低LNG進口成本。
2.加強對全球油氣市場的跟蹤研究。國際原油價格和美國Herry Hub氣價是影響美國LNG出口價格競爭力的兩個關鍵要素,而這主要取決于國際油氣市場和美國天然氣市場走勢。要深入研究OPEC、俄羅斯等新興原油供應大國、美國等非常規石油國家的石油產量變化和政策走向,努力把握全球原油價格未來趨勢。此外,中國LNG進口企業要尤其關注美國天然氣市場供需格局變化、非常規天然氣技術進展、LNG出口項目進度、LNG出口政策變化等因素,建立美國天然氣價格預測系統,實時跟蹤、預測美國天然氣價格走勢,為選擇簽署現貨、中短期合約、長期合約提供基礎。
3.積極修訂原有LNG定價機制。全球LNG市場供過于求,現貨價格整體低迷,美國正積極向中國市場推銷國內過剩的天然氣。中國LNG買家應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已簽訂的長期合約中價格回顧和價格重訂的條款,與傳統LNG供應商就供氣價格進行復議和重新談判,爭取修訂合同。要積極關注日本、韓國針對LNG合約中目的地條款(限制LNG目的地和買家轉賣的條款)提起的違法性調查進程及結果,爭取取消目的地限制,增加LNG的市場流動性。在新合同的談判過程中,建議建立中日韓聯合議價機制,在短期內采取以Herry Hub氣價、傳統JCC價格等為基礎的新的混合定價機制,逐漸實現LNG進口價格與原油價格的脫鉤。
4.加快建設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無論是美國Herry Hub氣價,還是日本JCC原油價格,都不能反映中國天然氣市場供需狀況。中國不斷增加從美國進口LNG,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實現多元化的LNG供應,建立“多賣家、多買家”的LNG市場,為爭取LNG定價權、確定能反映國內LNG市場供需的基準價格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建議加快上海和重慶兩個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建設步伐。要開展交易模式的創新探索,積極推行LNG競價交易機制,吸引更多的賣家、買家通過交易中心參與市場交易,擴大LNG交易規模;在交易中心適時推出LNG中遠期現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要加強天然氣管網和LNG接收站的第三方準入監管,實現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參考文獻:
[1] 高憲.美國LNG出口縱觀與展望[J].中國能源,2015,(4):33-37.
[2] 張寶成,馬寶玲,郜峰.LNG市場的“亞洲溢價”問題分析及對策[J].天然氣工業,2015,(7):110-114.
[3] 王佳躍.美國LNG出口項目情況及前景分析[J].當代石油石化,2015,(7):42-46.
[4] 王新哲,段兆芳.美國首度出口LNG 助推全球天然氣市場一體化進程[J].國際石油經濟,2017,(1):11-12.
[5] 王新哲,單衛國.低油價對亞洲LNG市場的影響[J].國際石油經濟,2017,(6):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