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玉??
摘 要:師資隊伍是影響專業建設、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等師范教育的競爭之本,強校之基。對此,本文主要從高師教師隊伍角度切入,系統闡述了現階段我校的師資現狀和新建高師教師隊伍的優化策略,以期為促進學校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師資隊伍;師資現狀;優化策略
我校為湖南省道縣師范學校,其創建于1958年,是湖南省永州市直屬的國立公辦師范學校,坐落在湘南重鎮著名歷史文化名城道州城內。目前,我校正處于從中職師范學校升格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關鍵時期,全校上下正在為創辦一流師范學校而努力奮斗。筆者有幸作為學校的一員,也對此進行了詳細研究,并形成了以下幾點認識。
一、 即將升格為高師的中等師范學校的教師隊伍現狀
眾所周知,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在社會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越來越重,而教師隊伍作為教學的關鍵所在,必然也要有所變革和提升。目前我校還是中專學校,馬上要升格為高等師范。為了能夠成功轉型,全校教師都在為此做著積極準備。就目前本校的師資隊伍現狀來看,還與高師教師隊伍存在一定差距。筆者通過認真分析發現,我校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教師學歷層次需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的學歷大多數為本科層次,而高師隊伍則要求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及更高學歷。由此可知,我校高學歷教師比例偏低,很可能會影響學校轉型和發展。對此,相關部門一定要予以重視。
第二,教育教研水平需進一步提升。理論作為行為的先導,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然而,我校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還相對偏低,與高師教師隊伍還存在較大差距。而要想構建高師教師隊伍,就必須提高教師的理論基礎。
第三,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專家型教師數量較少。這樣一來,不僅難以發揮專業教師的引領作用,還可能導致學科梯隊發展不平衡。如,有些專業學科因教師年齡問題出現斷層;有些專業學科因學員單一,使得課程缺乏實踐性,不能滿足相關專業發展。
第四,教師創新精神不足。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國家只有通過創新才能富強,教師只有通過創新才能成長。對此,教師一定要勇于走出思想枷鎖,樹立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教育本領。
二、 擬新建高師教師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 提升現有教師的綜合素質
提升現有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是當前構建高師教師隊伍的首要任務。但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道路緩慢且艱巨,需要來自個人、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筆者通過認真研究,對此提出了構建意見,希望對構建過程有所幫助。
首先,要支持本校教師在職考取研究生或攻讀博士生,令他們接受更專業的知識培養,以此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提高自身學歷層次。但是有些教師會擔心,在職學習會影響自身的職業發展。對此,學校也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如將教師在職學習培訓與職務晉升掛鉤,鼓勵教師進行在職學習等等。
其次,要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高層次人才是先進生產力和良好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是學校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和寶貴資源。對此,學校一定要加強高層次人次引進工作。筆者所在學校曾多次向市里爭取政策,以此增加編制,引入專業對口人才。另外,學校也曾多次邀請著名的專家和學者,對在校教師進行指導和培訓,如,高學歷高職稱的“雙高型”人才、優秀的學科或專業帶頭人、著名的專家或教授等等,一來可以引入外界先進的思想精神,二來可以拓展在校教師的學習途徑,以此利于教師高效學習和快速成長。與此同時,學校也曾多次派出骨干級教師進行外出訪問和學習,一來可以令他們傳播本校優秀文化,為打造特色品牌學校奠定基礎;二來可以令他們與其他學校教師進行交流討論,以此學習他人優點,彌補自身缺陷。這樣“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在校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
再者,要通過開展各種教育研究活動,提升現有教師的教研水平。開展有效的教育教研活動,利于解決當前教師的困惑和問題,利于深化日常教學的實踐指導,利于提升學科教師的理論高度。因此,學校一定要積極倡導,并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教研場所、教研環境、教研指導,以此提升教師教研效率,增強教師教研效果。如此一來,自然利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育本領。
(二) 大力培養拔尖和創新人才
當前,一些學科教師過于尋求穩定,缺乏勇于進取的創新精神,由此導致教師隊伍渙散、且十分平庸缺乏活力,久而久之,自然就阻礙了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對此,要想構建高師教師隊伍,并令其涌入源源不斷地活力,就必須“想法設法”地分類造就拔尖和創新人才,一來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示范引導,提升教師的變革自信;二來可以激發創新的源動力,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筆者認為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大“雙高型”教師的培養力度,構建一支具有雙高特色的教師隊伍。所謂雙高是指“專業理論水平高、專業操作技能高”,也可以簡單稱為“高學歷、高技能”。筆者認為,學校可以選派優秀的教師參加相關部門舉辦的“雙高型”教師培訓,或選派理論基礎較強的教師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掛職訓練,以此來提升教師的專業操作技能等等。
其次,要加大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一般為學校中的發展旗幟,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此,學校一定要加強培養力度,幫助他們習得現代教育理念,樹立爭優創新精神,更新陳舊知識體系,實現自身專業發展。如此一來,才能起到正確的導向、輻射作用,帶領大家探究新思路、新舉措,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那么,如何培養和指導教師成為帶頭人和骨干力量呢?我校做出了如下嘗試:學校建立了優秀教師培養基金組織,每年都會輸出資金、物力、人力,對遴選出的、最具發展潛力的優秀教師進行大力培養,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三) 加大師資隊伍的投入與管理
學校師資隊伍龐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管理,以此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實現最優的專業發展。對此,我們要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然要加大師資隊伍的投入、建設與管理。然而,高效管理利于促進教師發展,但低效管理則會阻礙教師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加以重視,并進行大膽創新。筆者對此也進行細細思考,并收獲了以下幾點感悟:
首先,學校相關部門和各級組織,一定要充分認識構建高師教師隊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將責任落實到人,做好自身本職工作。如,部門領導作為師資隊伍建設負責人,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來深化思考,落實精神,做好部門師資建設規劃;各學科教師作為師資隊伍中一員,必然要樹立教師專業發展理念,通過不斷學習來提升綜合素養等等。
其次,學校要建立管理師資隊伍的運營機制。師資隊伍龐大復雜,要想做好管理,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學校發展的關鍵時期,更需小心謹慎推進才是。筆者認為,現階段學校先要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提高聘任人才的學歷層次,以此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另外,學校還要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切忌采用單一評價標準,以此弱化教師日常奉獻。相反,學校應該建立“崗位+業績+獎勵”的技校考核制度,關注教師的師德與師風,以此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判教師表現,幫助他們確立日后的進步方向。
總之,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對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優化學科建設發展格局、提升教師專業素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鑒于此,我們更要深入研究高師教師隊伍建設,以期探尋更多有效的策略,促進高等教育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敬再平.地方高師院校師資隊伍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5(4):52-55.
[2]鄒敏.西部新建高師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8.
[3]唐闞勇.建國以來我國成人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何仙玉,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道縣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