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濤 杜榮蓉 章龍珍 鄭駿年
摘 要:目的:研究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60名腫瘤學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信封法進行分組,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則采取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模式,各30名,對比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對比兩組學生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歷書寫評分,提示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工作中應用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法效果十分理想,可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操作學習成績。
關鍵詞:多學科;PBL;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
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新型抗腫瘤技術、方法得以在臨床推廣應用,這對腫瘤學專科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腫瘤學研究生的臨床教學培養是重要培養途徑。傳統教育模式經實踐發現對學生實踐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故近年來各類新型教學模式得以在臨床推廣應用。此次研究將選擇60名腫瘤學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多學科聯合PBL教學在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做下述分析。
一、 資料與方法
(一) 病例資料:選擇60名腫瘤學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信封法進行分組,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采取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模式,各30名。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為(29.6±3.1)歲。觀察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為(29.5±3.6)歲。組間對比差異并不明顯(p>0.05),可比性良好。
(二) 方法:對照組:實施傳統教學模式,如進行教學查房、理論知識教學。周一、周四由上級醫師帶領學生進行教學查房,每周圍繞一種核心病種進行授課,讓學生了解發病原因、診斷方法等等,旨在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觀察組:實施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模式。組建專家組,成員包含多學科專家,并編寫教案,教案內容要涉及多學科常見腫瘤類型、病理分類、病理分級、影像學特點、腫瘤臨床癥狀、手術治療方法、預后治療重點等。周一、周四要由帶教老師組織PBL教案學習,每次學習時間為2小時。選擇典型病例,查房時引導學生完成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病歷書寫等,同時依據病患的發病特點、檢查情況、診斷思路等設計討論主題,分組進行討論。針對設置問題選出代表進行回答,帶教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協調、引導,注意控制討論范圍以及時間。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鼓勵學生進行再次查閱,擴展知識面。在課程完成后進行考核,包含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歷書寫評價,均為百分制,評估后取平均值進行對比。
(三) 統計學處理:以統計學軟件SPSS17.0作為本次研究中各項數據組間對比的處理工具,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證明差異顯著,有意義。
二、 結果
在培訓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歷書寫評分進行等進行評估對比,均提示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三、 討論
腫瘤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及應用型較強的學科。以往臨床對腫瘤學研究生的帶教中多采取預習、聽課、復習、考試等常用的教學流程。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多學科聯合PBL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讓教師設計與實踐有了更緊密的聯系。目前該種教學模式以及在國內外教學中廣泛推廣應用。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病歷書寫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證明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法的應用效果顯著,同時從此次研究中也發現,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更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塑造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團隊合作也是PBL實施的關鍵,該種教學流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團隊合作則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促進學生進步,充分的課堂討論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及研究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模式有可能存在如下不足:①可能會受到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學習能力差異的影響,部分學生有可能無法有效用于相關檢索系統進行學習。②難以進行醫患溝通技巧教學,無法滿足我國臨床實踐醫學模式的轉換要求,故部分學者認為該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有一定的限制。但從此次結果看來即便PBL教學模式可能會有一定缺憾,但該種教學模式十分符合臨床實際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學習特點,因此仍值得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在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工作當中應用多學科聯合PBL教學法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更為熟練的應用各學科知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柯晴,譚曉虹.PBL教學模式在腫瘤學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防治雜志,2016,8(3):194-6.
[2]董巖,李淑霞,周濤,等.PBL中增加TBL教學法在腫瘤專業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5,37(1):81-4.
作者簡介:李連濤,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杜榮蓉,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傳染病醫院;章龍珍,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鄭駿年,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