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之下,師生互動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這種良性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兩大主體發揮各自的能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整個教學水平,讓課堂質量出現了質的飛躍,同時構建了新課改的教學新模式,堪稱課堂生命力的救心丸。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只是冰山一角,卻也值得研究,更因信息技術課堂的特色而獨具風格。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互動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通過各方面的實踐結果和研究表明,師生互動不僅是新課改下最為明智的選擇,更是課堂教學多年累積杰出的實踐成果。互動本身注重的是交流與碰撞,要求學生緊隨老師的思路,同時還要做出及時的反饋與良性的挑戰,在你來我往、刀光劍影中感受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吸取知識散播出的營養,如何讓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告別單調的演示和觀看模式,值得我們通過實踐研究,再用研究結果指導實踐。
一、 師生互動演奏的和諧樂章
大致世界上最動聽的曲子都是因為和諧的緣故,盡管也會有震撼的音符將你我震懾,但是更打動人心的卻都是因為和諧,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就如一首曲子的演奏,有前奏,有呼應。來往密切,卻緊湊有效,老師將課程內容問題化,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自然沿著老師的思路向前移動,不僅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還增強了參與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簡介,老師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反饋,發現學生的誤區,得以糾正和引領。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容易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忘記了很多操作需要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獲得檢驗,只是忘我的想要將操作要領一遍又一遍的用語言表達,這就勢必造成老師講的辛辛苦苦,學生學得模模糊糊。只有擺正位置,有效達成互動,老師才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將難題在課堂解決,不留尾巴。學生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自然就會調動腦細胞的活躍程度,主動的進行有效操作而不是面對計算機悵然若失。
當優美的旋律一旦開始,指尖的音符就會陸續躍然于鍵盤之上,相信信息技術課堂就會不再單一的你說我聽,你做我看。
二、 信息技術課堂中互動的實踐意義
作為一門新生的學科,信息技術的特色很明顯,更注重學生的操作技能,也就是動手的能力。學生在電腦面前的實踐活動遠遠大于聽老師單純的口頭講解。這就注定了互動模式的開啟,也注定了學生必須動起來,只帶著耳朵和眼睛是不行的。想要掌握技術就必須進行實踐,利用熟練的理論和反復的實踐達到學習效果的檢驗。學生和老師的課堂互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 獲得彼此關注和互動的機會,有利于開展老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老師完全可以通過學生現實的操作來了解學生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對于操作漂亮的學生可以給予及時的贊美和鼓勵,讓他增強自信,提高興趣;對于操作有問題的學生可以單獨加強指導,甚至可以成立互助小組,成立師傅帶徒弟的教練體系,不僅加強了師生互動,還帶動了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使得師生、生生關系融洽,課堂上其樂融融,學生心情好自然學得快,老師也可以將精力放到操作很是差強人意的學生身上,做到困難戶也可以脫貧致富,跟上大部隊。讓學生之間形成不放棄不拋棄的優良傳統。師生感情得到加強,自然更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二)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能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決定了,要達到既定目標的方法往往不是單一既定的,而且方法往往不能窮盡。老師在課堂上的教育原則應該是舉一反三,不斷發現新的方式方法,追求新的路徑和思路。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不斷開發,還能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緊迫感。學無止境,也擔心自己成為最OUT的人。老師不僅可以提供思路,還可以把思路解放的大旗交到學得非常好的學生手里,在同學面前進行操作演繹,讓同學在學習中也能保持良好的競爭意識,同時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尋找對手的過程和挑戰的過程都是不斷自我提升的過程,更是積極開動思維,不斷創新的源動力。
(三) 提升教學水平,增強教學質量
如果說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老師真實水平的不斷演進的過程,那么在與學生互動研究各種新技巧、新操作的時候,也是老師自身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過程,現在信息技術的發展從簡單的指法練習到各種軟件的操作,再到代碼的陳列,足以讓我們的老師應接不暇,簡單的知識體系無法面對日益優秀的學生,當代的孩子們可能還沒有開始翻閱書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簡單的電腦操作,到了高中,很多人已經是電腦達人。如果老師們還抱著陳舊的知識裹足不前,勢必成為學生眼中的平凡人士,現在的學生膜拜大神,崇拜高手。不再是一板一眼的逆來順受的迷途羔羊,更多的是蓄勢待發的獵豹,渴望征服,更渴望被征服。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質量自然水漲船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隨之突飛猛進。
21世紀馬上到了第二個十年的尾巴,千禧年出生的寶寶們陸續進入了高中,就連10后的孩子們都在電腦面前勇往直前,那么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師生互動相比只會越來越精彩。
參考文獻:
[1]劉曉光.寬嚴有度的課堂管理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J].科技資訊,2012(15).
[2]孫國賓,賀俊.關于師生互動中教師對話行為的思考[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1(05).
作者簡介:
廖勇書,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