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銘明
摘 要 綜合我國水環境現狀,推動PPP模式在我國的快速發展。總結地方PPP項目特點,有效采用PPP模式進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建設的有效作用。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流域水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典型案例的PPP模式方案,有效搭建合作關系達成管理運營的高校模式體系,為PPP模式在水環境領域的發展奠定有效的思路和指導經驗。
關鍵詞 流域水環境 綜合治理 PPP模式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1流域水環境治理技術體系現狀
1.1水環境檢測與經濟增長概況
鑒于數據檢測發現沙漠化面積非常嚴重,導致的水資源保護不到位,又因過度利用及開發使用地下水,而造成了水供給補充不足,使不同地區地下水循環得不到可持續發展的良性保障,對人民群眾及經濟持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因此通過提醒人們對水資源的使用要科學合理使用,針對此項目標亟需確立申請國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與監督監控,才能實現保護水環境的長遠目標規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導下,充分利用水環境及經濟持續發展為契機,帶動社會及城市各方面經濟建設的發展,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影響因子,堅持原則遵循水在大氣環境中循環可持續發展的自然規律,合理利用及開發這一項不可或缺的水資源生態環境。
1.2流域水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
流域水環境治理責任不明確,在政府主導的投資模式下,確定終極責任人,建設質量也不需對后期運營負責,我國水環境治理所需資金以政府,流域水環境治理市場融資和管理效率低,尤其是近年來流域水環境治理出現了巨大的投融資缺口,流域水環境治理具有復雜性、高投入性、系統性和持續性等,以污水處理廠和截污管網建設消除點源污染為主導的傳統水環境治理模式和技術體系,各專業雖有豐富高效的技術措施和較為完備的技術體系,無法實現系統的長期穩定,應重視各專業的技術整合。
1.3市場化模式下PPP模式現狀
流域水環境治理的PPP模式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能夠有效地解決流域水環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典型的流域水環境PPP模式架構。PPP模式中項目公司是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終極責任人,對環保企業技術、資金、管理及資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PPP模式既能滿足地方政府在現有的財政預算內,按照治理績效最終獲得恰當的回報。
2水環境綜合治理PPP模式的項目成功經驗
2.1PPP項目的實施情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合理制定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概況,政府下大力度開放市場公開招標方式,采用PPP模式治理模式解決水環境治理的主要問題。社會資本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以支流治理為關鍵,通過項目實施達到解決污染物指標及黑臭的水質標準等問題的解決方案,水質得到有效提升,水生態健康系統顯著改善。為保障社會生態環境資本的合理投資收益,項目采用“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河道服務”PPP組合模式,與金融機構簽訂融資協議,共同構成水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的合同體系。政府對社會投資人進行績效考核,流域水環境生態保護突出位置,引入PPP模式治理截污工程,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就近分片處理,形成完善的污水收集、處理、回用體系,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特許經營PPP模式,污水處理廠采用BOT模式,政府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向項目公司支付政府購買服務費,分為可用性付費和運營維費。
2.2 PPP示范項目的成功經驗
采用PPP模式推進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社會資本方作為項目的唯一終極責任人,責任主體明確。增強項目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助于項目的順利推進和流域水環境質量的長期改善。第一,推廣簡政放權、優化服務PPP模式,有利于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解決市場參與公開與透明的問題;第二,推廣讓專業人干專業事,有利于PPP模式市場配置資源。政府制定水環境治理目標和考核標準,優化設計縮短工期,雙方權責明晰。政府將服務費支付與服務質量掛鉤,切實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共贏;第三,推廣PPP模式有利于惠民生結構,促進改革穩步增長。政府協助監管情況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第四,推廣管理創新PPP模式有利于推動金融、科學技術。社會資本整合國內外權威專家和技術團隊,在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中進行大量基礎調研和科學論證。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提出流域層面綜合統籌的總體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通過金融創新,降低融資成本,通過管理創新實現區域水廠與流域運營維護一體化,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確保水環境治理工程可持續發展。
3結語
目前,我國正全面整治水環境污染現狀,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水環境治理需要政府動員社會公眾機構參與與支持整合的公眾責任。進一步推廣我國PPP水環境治理項目,而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和指導。推動政府職能范圍協助監督管理下,將PPP模式功能有效地打破傳統水環境治理模式,做到多辦事、辦好事、少花錢,引入技術讓專業人干專業事,選資金實力、社會責任強的社會資本方作為項目終極責任人,為流域治理成效負責,以有限的公共資金撬動社會投資,帶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真正實現物有所值。確定PPP項目中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方式和運作流程,成功應用PPP模式于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工程中,從而提高項目所在地水環境治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程言美.基于4P模型的水環境治理PPP項目運行分析與差異化評價[J].財會月刊,2016(23).
[2] 龐洪濤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模式探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7(0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