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狀,通過分析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借鑒國內外環境保護的經驗,最終提出耕地土壤重金屬防治的有效措施,以推進我國農業發展。
關鍵詞:耕地土壤;重金屬;現狀;防治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6-0057-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33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pollution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arable land in China. Through the us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rience, the use of cultivated soil heavy metal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ywords: Cultivated soil; Heavy metals; Status quo; Prevention
1 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
目前,我國出現了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情況,因此農業生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糧食產量減少,受到污染的糧食越來越多,經濟損失較為嚴重。根據調查得知,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水灌溉,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工業廢水,這也是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如今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壤面積已經達到了0.1億hm2,占總的耕地面積10%,其中重金屬污染土地大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我國每年受到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到了1200萬t,導致糧食減產1000萬t左右,整體合計經濟損失200億元。
2 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措施
2.1 健全耕地土壤預防制度
2.1.1 建立監測制度
我國土壤污染治理較為落后的原因是土壤污染現狀不明確,為了及時發現土壤污染,預防土地污染,應該以農產品產地和農田灌溉為重點監測對象,開展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監測調查。根據土壤中重金屬總含量的測定和土壤的真實情況反映土壤的污染現狀,同時確定土壤中重金屬的臨界值,以上述數據來準確評價土壤的環境質量[2]。
2.1.2 開展風險評估
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評估主要是利用土地進行模擬實驗,通過測定農產品經消化道消化后釋放出的金屬含量評估土壤中重金屬的攝入含量,由此預測土壤中污染情況。若土壤的危害較大,就需要調整該塊土地的功能性,禁止或限制在此塊土地上種植農作物,土壤經過修復后才能夠使用種植、畜牧等正常功能。
2.1.3 區劃土壤環境
對耕地土壤進行準確的功能性區分是土壤防治的重點。根據我國空氣環境功能、水環境功能以及生態環境功能等開展全面的區劃功能工作,病并基于不同區域土壤的實際情況,明確各區域土壤的開發方向。將農田使用的土地作為禁止開展區域,將其他土地則作為優化開發區域,同時結合土壤重金屬的監測結果來看,將耕地土壤進行準確的功能性區劃。
2.1.4 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各類農作物對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和吸收能力不同,因此需要合理的安排植物的種植和調整種植制度是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的重要方法。因此,在輕度、中度以及重度金屬污染的土壤上種植不同類型的農作物,根據不同農作物的吸收能力能夠有效降低重金屬的濃度,其中添加石灰以及硅肥等添加劑能夠減少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3]。
2.2 強化耕地土壤管理治理
2.2.1 選擇實用經濟的治理技術
目前,許多土壤重金屬的防治方法還尚且處在實驗室階段,且因防治周期長、費用高,在實際情況中效果不明顯。針對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應該以降低其中重金屬含量的目的,采取有效的農業措施,在維持生產環境和生態平衡的環境下,采取最有效的治理措施。首先根據農作物的特點,在重金屬輕度污染的土地上種植重金屬積累較低的農作物,然后在土壤中使用重金屬鈍化劑和土壤改良劑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隨后通過施肥以及輪作等措施減少重金屬的吸收,最后需要考慮生理物質或者是物理治理。但是,由于這兩種方法治理時間較長,所用資金較多,結合我國耕地土壤污染的現狀,提倡應用多種方法結合的修復技術,貫徹“邊生產作物,邊進行防治”的觀念,合理的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
2.2.2 建立治理資金保障制度
污染土壤的修復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從我國環保部門頒布的規定中可看出,污染土壤治理和評估的資金主要由土地開發商和政府的相關部門給予支付,資金來源沒有保障且有一定限度,因此導致現如今許多被污染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后無人進行管理,因此資金障礙是治理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障礙問題。因土壤污染修復的成本較大,許多小企業責任人常常沒有能力承擔治理的全部費用,因此建立政府在各地方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要求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中小型工業企業購買環境保險,合理追蹤污染者的責任,社會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2.2.3 建立分級管理制度
為了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染治理目標,應該根據耕地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管理和治理對策。污染情況不明和評估不完善等情況會影響到耕地土壤污染等級的劃分,因此在污染治理的過程中開展分級管理制度工作有較大的難度,可先嘗試性的開展工作,預估實施效果,先監測污染土壤上種植的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然后根據污染程度制定不同的保護和防治措施,以加強土地污染的源頭控制[4]。
參考文獻
[1]蔡美芳,李開明,謝丹平,吳仁人.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4,37(S2):223-230.
[2]張稚妍.我國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6):161.
[3]孟菁華,向怡,任永飛.中國重金屬污染來源及健康影響初探[J].能源與節能,2018,(03):14-15.
[4]郭玲.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01):77-78.
收稿日期:2018-04-22
作者簡介:楊壽南(1987-),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土壤污染調查治理、環境監測及評價、環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