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老師一直關注的問題,就是怎樣將初中化學教學與微課進行有機的結合,如果能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微課講授則有利于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與教學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某些化學實驗是在傳統的教學中無法進行,這些實驗便可以通過微課得以解決。本文就微課在化學中的應用通過距離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關鍵詞:微課;初中;化學教育;應用
微課是起源于美國的一種教學方式,是指通過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記錄下老師的教學過程,它不是記錄下全程,而是重點記錄某一要點或是某些難點,使學生觀看起來更加便利,并且擁有良好的效果。微課可以很好地反映老師對教學的設計思路且可以及時的給學生布置課下作業,有能培養師生間線上線下的感情,促進其互動的作用,不失為一種成效顯著的教學手段。
一、 微課可以對微觀世界進行直觀的表達
“物質構成的奧秘”部分內容有些抽象,不好理解,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些遠,學生往往容易出錯。然而這些知識點偏向理論,老師一般都是“滿堂灌”,很難給學生留下直觀,形象,生動的印象。在《分子和原子》這一單元,分子和原子的概念非常抽象,日常生活中又看不到、摸不著,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這便是應該被解決的問題。微課動畫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硅原子被移走可構成“中國”二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變化。運用微課視頻,可以為分子和原子注入生命力和活力,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這樣的教學效果會變得更好。
二、 微課可以使科學探究實驗更加安全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科學探究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中的關鍵點。有些藥物本身具有腐蝕性或毒性,有的實驗自身就存在危險的因素。但這些實驗能否只依賴老師的單獨講解,還是直接放棄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這個問題將如何被解決呢?答案是可以把實驗與微課充分結合起來,在《常見的酸和堿》單元,“濃硫酸的稀釋”課題時,如果把水倒入濃硫酸里是很危險的。但是為了幫助學生愉悅、輕松地掌握這一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便可以向學生展示把水倒入濃硫酸的現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實驗,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以提高課堂效率,確保講課順利進行。又比如《身邊的化學物質》這一章的“氧氣的制取”部分,這一實驗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像是如果學生操作不當有可能導致試管炸裂,會影響學生的安全,因此對于這個實驗學生不必親手去做,可以讓學生在微課上看這個實驗,看過視頻后,學生既得到了安全保障,又可以清楚直觀地讓學生知道實驗的正確流程和步驟。
三、 微課可以創設新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非常重要,如果學生沒有建立起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學習便必然不容易獲得優秀的成效。在舊式的教學中,很多老師經常是將傳授知識看得很重要,卻不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樣就不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也不會對學習有強烈的積極性。而運用微課可以創造出一個好的學習情境,與此同時,微課可以使學生有更加具體直觀的印象,讓他們可以感受到初中化學的奇妙之處。例如在《開啟化學之門》一章中,教師可以播放微課視頻來展示一些化學研究成果,演示一些化學實驗過程以提升學生興趣,讓學生們從第一節課開始就喜歡上化學這門學科。另外,微課可以與課本進行良好的結合。微課是對課本中的知識點的延伸和擴展,把學生的視野進行擴展,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提高學習興趣。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存在興趣,學生才能學好化學。
四、 微課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是掌握知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學的中考復習是關鍵的一個步驟,甚至對中考的成敗有決定作用,加之在這個特殊時期學生壓力普遍偏高,需要復習的科目有又有很多,時間也不充裕,所以怎樣做到有效的復習便是重中之重。化學科目的復習不是“炒冷飯”而是應該串聯起一個個知識點成為一個網絡或者說是一個框架體系,讓學生夯實、提高、深化原有的知識。比如在學到“氣體的制取與凈化”專題時,學生容易感覺到混亂,我們便可以將難懂的專題制作成微課,讓學生時時觀看體會,在家中自學,然后帶著疑惑來學校討論,逐步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復習方式比“炒冷飯”效果好得多,同時改變了以往老舊的復習方式,既解決了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又提高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因此,微課可以提高中考化學的復習效率。
五、 反思
通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初中化學教學的很多方面,微課都有極大的作用,如果我們可以很好的應用微課,不但能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也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習效率。把化學教學與微課結合起來,也可以讓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體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微課對教師教學也有利,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教學技能,有利于老師的專業化發展,同時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也會上升,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但是,微課并不能完完全全地取代傳統課堂教學,也不能代替老師成為教學過程的主角,微課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況且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用微課的方式來傳授給學生。所以,微課不能被依賴,否則也會降低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樂智鋒.以微見著,優化教學——淺談初中化學微課教學的功能[J].考試周刊,2015 (66);148-149.
[2]夏九云,曹飛. ARCS動機模型在初中化學微課設計中的運用[J].化學教學,2017 (3);40-44.
[3]尚曉峰.例談初中化學微課制作的步驟和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 (23).
[4]曹艷玲.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學微課實驗教學[J].教育,2016 (6);239.
作者簡介:
舒春玲,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邢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