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云
“我的小孩進三幼一個多學期了,變化非常大,不僅變得更有禮貌了,而且變得有主見了,畫畫的能力也提高了。我們很高興,我要為三幼點贊!”南寧市第三幼兒園(以下簡稱南寧三幼)家長徐秋萼如是說。
孩子的變化得益于南寧三幼打造的“和美文化”。據介紹,“和”即和諧、和睦、和樂,“美”則主要是指美術特色園本課程。“和”與“美”是該園特色文化的兩大核心,以“美”為途徑,以“和”為旨歸。“我們希望通過培養幼兒繪畫美、欣賞美的興趣和能力,營造一種和雅平靜的辦園氛圍,引導幼兒快樂成長。”該園園長韋濤如是說。
讓“美”在園所里生根
南寧三幼是一所擁有66年歷史的老牌幼兒園。辦園伊始,該園便認識到美術教育對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一直將美術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經過近50年的探索,該園在總結原有美術教育經驗的基礎上,于1999年正式提出以“美術教育”為辦園特色的目標,形成“讓孩子們在美好的世界里快樂成長”的辦園理念和“以美養人、以美啟智、以美寓德、以美激思”的辦園宗旨。
2010年,南寧三幼在獲評為南寧市示范幼兒園之后,進一步向“創品牌、揚特色”方向邁進,將構建園本特色美術課程擺到了中心位置,從課程體系建設中獲取源源不竭的發展動力。“那時候,我們是以班級為單位,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自行研究美術特色課程主題。”1994年便已進入該園任教的雷燕芬老師告訴記者,“為確保班級美術課程有序開展,園里領導都會大力支持這項工作,只要打報告都會批。”
打造班級美術特色課程的提出,促使南寧三幼美術教育邁向規范化、系統化、專業化。“課程是幼兒園文化的內核。只有構建起獨具特色的園本課程體系,幼兒園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韋濤園長說。基于這樣的認識,該園在總結班級美術特色課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于2016年底將課程由班級向全園延伸,形成了園本美術特色課程體系,并著手研發美術課程園本教材。
課程建設離不開師資配置。多年來,南寧三幼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一方面邀請專家到校培訓,并借助緊鄰藝術特色高中南寧市第五中學的優勢,聘請該校美術教師到園所上課、開展教研活動;一方面分批次派教師外出參加各級各類專業培訓。同時,該園還組織形式多樣的園本培訓,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
“我現在雖然已經五十歲了,但只要有新的培訓,我都會積極參加。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把更好的美術知識教給孩子們。”南寧三幼教師李明說,作為該園美術骨干教師的她,依舊不減學習熱情。
構建美術特色課程體系
5月7日,南寧三幼每月一次的美術跨班活動又開始了,操場上到處都是幼兒穿梭的身影。該園小一班的楊涵小朋友在尋找自己喜愛的項目,只見她在小二班的《創意小樹》活動前停下了腳步。《創意小樹》是手工項目,楊涵和其他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發揮想象力,制作出一棵棵形態各異、顏色不同的“樹”。“我們可以把它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歪歪扭扭的,還可以在樹上掛上自己喜歡的‘水果,可好玩了。”楊涵興奮地對記者說。
美術跨班活動,是南寧三幼園本美術特色課程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該活動是以年級為單位,同一年級的每個班各負責一到兩個活動,主要包括繪畫、手工、美術欣賞等。這些活動由各班自主研發,到跨班活動時便拿出來與其他班級分享,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參與其中某項活動。“美術跨班活動既能激勵老師們研發出更多有趣的活動,又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還能培養他們選擇判斷、溝通交流的能力。”該園教師農靜姿說。
農靜姿老師還與記者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她的班級里有個叫當當的小朋友,以前,當當在參加活動時總有畏難情緒,動不動就向老師求助,對自己的作品不滿意時也容易沮喪。但參加美術跨班活動后,當當漸漸改變了,喜歡上了泥塑活動,每次活動他都積極參與,而且學習非常認真。“每每看到當當埋頭認真做作品的時候,我就特別開心。在學泥塑時他會變得很專注,而且不怕困難。”農靜姿老師的言語中充滿了贊許。
南寧三幼園本美術特色課程體系的另一個支系是美術常規課。過去,該園把更多精力投注在班級美術特色課程建設上,在園所層面缺乏系統的規劃。2016年,這樣的局面得到扭轉,該園對近六年班級美術特色課程的探索經驗進行了總結、凝練,從眾多活動中篩選出十余項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活動,作為美術常規課的授課內容,并且每個學期都制定美術課程實施計劃,各班依據園所計劃具體落實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南寧三幼目前還初步建成了美術課程微課資源庫,這些微課是由該園老師自己設計、拍攝的典型案例。“資源庫里的微課都是優秀課例,而且可以反復使用,對我們更好地開展美術教學非常有幫助。現在,我們的微課資源正在不斷更新,以后會越來越豐富的。”該園教師王一梅說。
開展美術特色活動
“我記憶很深的是一次母親節,園里舉辦主題剪紙活動,我參加了。當時我的小孩剪了一幅孩子親吻母親的作品,剪出來后馬上拿給我看,還親了我一下。當時,我心里暖暖的,因為他從來沒有主動親過我。”南寧三幼家長鐘琴說,“這種和美術有關的活動有很多,而且還有專門的活動周、活動月,內容非常豐富,孩子在活動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大力構建特色課程體系的同時,南寧三幼同樣重視特色活動的開展。除了利用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國慶節、重陽節、元旦等節日開展主題活動,讓幼兒在創作過程中學會感恩、孝順外,該園還通過主題活動周、活動月和晨會活動等,組織開展各種美術活動,積極營造濃郁的、全園參與的美術教育氛圍。“活動是課程的必要補充,可以彌補課程的某些不足,也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和活力,從而反作用于課程教學,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韋濤園長說。
在眾多活動中,名畫欣賞是南寧三幼的一個創新性活動。該項活動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班級層面,該園要求各班每周選擇一幅名畫,由老師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欣賞畫作的色彩、線條等,為提高幼兒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打下基礎;二是園所層面,該園每周都會在園所大門外墻噴繪一幅名畫,如《向日葵》《星空》《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等世界名畫,每幅畫上都會標注作者、題目、畫的含義等信息,家長、幼兒每天都可以駐足欣賞。
“雖然孩子們現在還理解不了這些名畫的內涵,但每天欣賞這些名畫,我覺得會對他們的心靈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提高孩子對美的感受能力。我很支持三幼的這一活動。”南寧三幼家長袁金蓉說。
歷經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南寧三幼逐漸構建起了一個全面的美術教育體系,辦園質量穩步提升,成為了南寧市示范性幼兒園、自治區示范性幼兒園。“今后,我們將繼續深挖美術教育的內涵,研發更加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和活動,努力將美術教育打造成為我園的品牌。”韋濤園長說。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