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蓉
摘 要: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將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將品德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實效性;立德樹人;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1;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1-0009-01
品德與社會教學在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創建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揮的空間;要引導學生大膽進行質疑,把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自我追求;要促進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開展合作學習;要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
一、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核心,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務。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創新人才成長的根基,是創新人才成長的動力。因此,品德與社會教師要準確把握立德樹人的思想內涵,對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探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方法和機制,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和全面發展。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遵紀守法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為學生未來成長為優秀的創新人才打好基礎。
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隨著國際化思想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人們的思想意識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關系到公民高尚道德品質與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小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鍵時期,更是為學生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時期。而品德與社會作為德育的主要學科,應擔負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材內容有著許多的契合之處,其中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每一個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地結合起來,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學生行動的重要準則。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放過任何一個教育時機,如學習和生活中的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社會交往中的互敬互讓、誠實守信,運動競技中的尊重對手、公平競爭,等等。
三、將品德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 行為習慣
1.將現實生活引進課程資源
教材不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唯一資源,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已有的生活經驗等都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實教學內容”和“拓展教學空間”的要求,為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克服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說教式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相聯系,提高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性。例如,教學“家長關愛我成長”一課時,教師課前可先把一名學生在嬰兒時、幼兒時、小學時的照片做成課件。上課時,教師展示課件,并讓照片中的學生談一談自己成長中的感受,講一講與自己成長有關的故事。這樣,會引起同學們的情感共鳴,讓他們從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所付出的艱辛,從而懂得感恩父母,養成幫助父母分擔家務的好習慣。
2.教學方式生活化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可以在各種活動中進行培養。例如,在教學“寸金難買寸光陰”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提供的事例與故事情節,讓學生進行表演,從而培養他們珍惜時間的行為習慣。再如,教學“遵守交通規則”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校園內模擬過人行橫道的情境,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習慣。
3.將課堂延伸至課外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在社會生活中不斷歷練,不斷成長。同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自我教育。例如,在教學“保護環境”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了解自己生活的周邊的環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觀察、感受、體驗、分析和反思,能自覺愛護環境,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品德與社會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將品德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未來成長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萬秀英.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活動課的實施策略分析[J].黑龍江教育,2014(08).
[2]靖婷婷.基于情境創設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