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梅珠
【摘要】小學生養成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養成教育的重要作用能對學生的成長發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效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新時期結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應該積極探索小學生養成教育措施,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相對科學的指導,確保學生在未來能夠實現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養成教育;德育
隨著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提出以及素質教育思想的貫徹落實,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養成教育備受重視,并且如何提高養成教育效果,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指導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教師和學校重點關注的問題。所以新時期背景下,十分有必要結合小學生養成教育實際發展情況積極探索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在本次課題研究工作中,從小學生養成教育入手,對養成教育的措施進行了適當的研究,希望可以切實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生養成教育內涵
小學生養成教育主要就是在小學階段的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質,在潛移默化的德育工作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習慣和道德行為,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針對小學生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發揮環境育人的重要作用,讓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道德行為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貌習慣、學習行為習慣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等都能夠得到相應的培養。在此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學組織效果的全面提升,就必須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全方位合作的作用,高度重視學生的學習,希望在教育實踐中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提升和獨立意識的形成,為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夯實基礎。唯有如此,小學生養成教育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教育教學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促進作用。由此能夠看出,在小學階段實施小學生養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值得進行深入系統的解析。
二、針對小學生養成教育做出的實踐探索
小學生養成教育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結合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基本情況積極探索優化創新教學組織活動的措施,可以從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的建設、實踐活動的開展以及家校共育活動的落實等方面促進養成教育的實施,增強養成教育的影響力,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有效的支撐。下面就選取本次課題研究活動中針對小學生養成教育做出的實踐探索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對小學生養成教育形成更為全面系統的認識。
(一)積極探索養成教育主題團隊的建設,夯實師資保障
在針對小學生養成教育進行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本校針對師資團隊的構建進行了分析,通過促進新班主任和新教師的快速成長推進師資隊伍的構建,為養成教育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師資保障。同時,學校還針對養成教育組織教師參與專題培訓活動,通過多種途徑對教師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確保教師的教育管理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可以結合新時期學生成長的現實需求組織開展養成教育,提高養成教育工作的質量。同時,在教師培訓活動中,對教師實施積極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師可以正確認識自身工作,并約束和規范自身行為,為學生做好教育榜樣,提高養成教育的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構建家長平臺,促進家庭教育作用的發揮
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與家庭教育存在緊密的聯系,學校搭建家長平臺,讓家長參與到學校養成教育活動中,能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提升,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成長環境。同時發揮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還能使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社會的支持,讓學生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深化自身思想認識,切實提高養成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家長帶領學生參與到社區實踐、法制宣傳實踐活動中,構建一體化的教育模式,確保養成教育能夠形成全方位工作體系。
(三)組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推進養成教育常規化發展
在對學生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要組織開展系列化活動,通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習慣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在這一方面學校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開學第一課”“每月好習慣”“智慧閱讀”“樹典型”等活動,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例如在體驗活動中,就組織開展了誦唱、創作“校園博雅歌”“每月好習慣童謠”活動;結合母親節和父親節開展“愛在心中·感恩更美”感恩體驗活動;在勞動節組織開展疊被子、整理抽屜勞動比賽;在國慶節組織開展“唱紅歌”“講英雄故事”體驗活動等,真正發揮出體驗活動的重要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實施積極引導。
三、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實施效果
對本次研究工作中針對養成教育做出的實踐探索進行分析,發現在學校高度重視養成教育情況下,我國養成教育已經取得了全新的發展成果,養成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對學生的成長和發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校學生教育教學實踐中,養成教育涉及的因素相對較多,只依靠學校教育一般難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結合養成教育的現實需求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確保能夠通過引導、示范、模仿、訓練、體驗、內化等方法來增強養成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在養成教育活動中,為了提高教育效果,還需要積極構建多維度的教育評價體系,針對學生的日常表現等對學生實施積極有效的教育評價,結合評價結果對學生實施科學合理的指導,促進養成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現階段,在不斷研究和探索的基礎上,已經對養成教育形成了全新的認識,養成教育整體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提升,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新時期研究實踐中,還應該結合小學生的成長發育情況對養成教育進行適當的分析和研究,爭取能夠構建更為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推動養成教育活動真正實現常態化和科學化發展,維護小學生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經過不斷研究和驗證,能夠看出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對小學生實施相應的養成教育指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明顯提高,并且能逐步養成獨立學習和獨立成長的良好習慣,為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本次課題研究活動中,將小學生養成教育作為研究對象,并且從多角度對養成教育的實施策略進行了適當的解讀,確??梢哉嬲_到“育人潛移默化,立德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夏曉蘭,夏曉英.農村小學生良好行為養成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7(19):113.
[2]喬里盼.淺談小學生養成教育培養的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69.
[3]秦桂良.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