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也在繼續進行改革,開始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但是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方法還缺乏探究性,必須要加強探究理念的運用。因此,結合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探索探究理念運用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探究理念;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不強,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對實驗結果很多學生可以對答如流,實驗操作卻不盡如人意,必須要加強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探究理念的運用。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一)忽視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生物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師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重要性,將實驗課作為理論課的補充。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這種人為地割裂使得目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重實驗結果輕實驗過程,忽視了對學生的能力培養[1]。
(二)教學方式落后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會事先安排好實驗材料和實驗用具,學生只需要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實驗步驟。這樣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雖然做了實驗,但是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思考為什么,也沒有機會進行嘗試,使實驗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真精神。
(三)管理不合理
因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不被教師重視,所以很多實驗課都是五六十人一起做實驗,三四個學生做一個實驗,使其看得多做得少,很多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教師也只能走馬觀花地進行指導,學生還沒有明白實驗過程,實驗就已經結束了。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增加了教師的負擔,而且學生也很難真正學到知識,實驗效率不高。
二、基于探究理念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對策研究
(一)創設問題情境
開展探究性的教學活動,需要為學生創設一種問題情境。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要創設問題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他們對生物知識產生疑問,并在問題引導下深度思考,這樣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2]。比如在學習“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回答:為什么劇烈運動后,呼吸會比平時的呼吸急促呢?這樣學生就會開始思考這個已經司空見慣的現象,才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預習生物教材,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增加動手操作機會
初中生要真正學懂生物,就必須加強對生物知識的認識,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中學會某一生物結論,并根據現象來了解某一生物的概念。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這樣才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也才會更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探究生物知識[3]。比如在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中,教師不要一開始就公布實驗結論,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教室外面測量。對沒有植物的裸地、有矮小植物的草地、有濃密高大植物三處地方進行測量,并結合地上有無水洼這一因素來探討。這樣通過真正的測量,學生就可以認識到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物自然科學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是生物與生活的統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學到更加真實形象的生物知識。比如在學習“空氣質量與健康”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來展示霧霾、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廢水排放的照片,并搜集有關環境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像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等相關資料。這樣在學生觀看這些圖片和資料后,就會對大氣污染的危害有更加深刻直觀的認識,并自覺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而在學習“水中生活的動物”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述他們認識的水中生物,比如很多學生都參觀過水族館,養過一些金魚、烏龜等水中生物,所以學生就會踴躍發言,課堂氛圍比較熱烈。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開始教學講解,讓學生積極探究魚類的運動、呼吸、特征等內容,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實驗教學。
總之,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素質教育,推進探究性教學活動的開展,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這樣才能快速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加強探究理念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來,通過動手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師也要注重生物與生活的統一,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運用生活經驗來解決具體問題。
參考文獻:
[1]高家勇.探究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98.
[2]海熱古麗.探究理念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59-160.
[3]黃瑞.基于探究理念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J].儷人(教師),2015(2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