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冬
摘要: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向國家培養高級的技術應用人才,這類人才的培養過程區別于其他的高等院校中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學習目標的學生,主要著重人才專業技術運用的培養。為此,我國的職業技術學校在相關的教學技術和教學目標上要區別于其他的高等院校,做到創新的教育方式,為改善我國技術型人才缺少的問題貢獻力量。我國通過大量實踐教學中的探索終于得出網絡組件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專業技術型人才的質量。基于此,文章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得出該教學手段的意義,并通過對相關實際案例的分析得出了一體化教學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網絡組建;維護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高等職業學校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迎合社會需要,培養出相關技術的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的培養注重于技術的實際運用,對該技術的原理和技術發展方向的培養力度較小,是一種需要速成的教學方式。在當今社會中人才的培養需要符合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經濟市場的形式,讓人才擁有足夠的核心競爭力。為此就需要我國的職業教育進行革新,創造出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一方面,我國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教學經驗創造出了“一體化教學”模式,并且結合了網絡一體化的運用,實現了學生在學習中重視實際操作和運用知識,全面踐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能力,是一種可以全面促進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1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含義及特點
一體化教學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發展成果,是破除傳統的教學方式的重要手段。利用該教學方式能夠全面整合學校的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給學生最為適合的培養計劃,在該項教育方式中,教育的重點逐漸由傳授知識轉變為增加學生能力,是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中心主導的教授學生知識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教授學生相關的職業技能為重要手段。從而實現在一體化教學中培養專業能力強、實踐能力豐富的技術型人才。在實際運用中推斷出一體化教學的3個特點。
1.1 教師一體化
在職業教育中,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將理論指導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構成一體。
1.2 教材一體化
在進行職業技術教學中應充分考慮教材中實踐操作教材和理論指導教材間的契合程度。做到兩本教材能夠構建出科學的學習網絡。
1.3 教室一體化
在進行職業教育時教室和時間場地不能區分開來,為實現在操作中學習的目的,就需要將教師和車間融為一體,通過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減少知識的復雜性并防止學生在構建知識體系時缺少實踐研究,并利用該方式主動促進學生進行學習,是提高我國專業型人才質量的必要手段。
2 “網絡組建與維護”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具體做法
通過大量的實力分析,在職業教育中將一體化的教學課程改革總結出學、做、教、考一體化的教學方式[1],通過大數據收集和分析,在具體實施中可以參考如下方法。
教師在學生知識汲取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自古以來都是流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說法,但在現在的職業教育中,教師如何讓學生明白知識點,做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經驗和教學大綱中培養目的的要求,將知識點細化為課題,再利用課題間存在的關系構建成相應的項目,同時在項目中融入相應的實踐技能,讓學生系統地學習相關的知識點,利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2],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按照自身的學習能力呈梯度的逐步學習,讓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分解為可以逐步掌握的階段,使得學生學習的效率變高。同時在進行項目教育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進行知識點的剖析,還需要體現出知識點間的遞進關系和連接關系,利用教學大綱中的階段任務,將其分化為項目課題、實踐課題、小組思想,使得學生能在討論中掌握該模塊的實踐知識。
實例分析如下:通常來書可以將教學任務分為3個階段,時間上來劃分為第一階段(1?3周),第二階段(4?15周),第三階段(16?19周)。
第一階段的時間較少,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逐步明白自身在該學期的學習任務和學校的培養目標,并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校的教學單元有著足夠的認識,在這一階段中逐步掌握學校的相關教學文件和教學方式,使得下一階段的教學方式能夠順利地適應,達到高效率學習的目的。
第二階段的時間是最長的,也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是學生學習技能的主要階段,通常來說教師在這一階段除了按照培養要求對學生進行相關技能的教學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按照學生的成績分為A,B,C3組,將成績不同階段的學生分為不同的組,教師就可以根據該組的成績因材施教,極大地促進所有學生掌握知識點的平均水平,使得學校的辦學水平穩步提高。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般會在每個組安排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作為組長,在一體化的教室中由組長帶領組員討論教師留下的問題,并在教師中相互交流,在項目文件的選擇上通常是使用電子形式的學習資料,便于學生間的傳遞和交流。之所以將學生進行差優分組是為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優生在小組間互問互教,同時也便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便于教師根據相關的進度制定學習任務[3-4]。
第三階段就是最后的復習沖刺階段,利用這幾周的知識突擊復習,讓學生能夠對這個學期的知識進行相應的鞏固。
3 —體化改革中存在問題的思考
3.1 培養“雙師型”教師
在進行一體化改革的道路中,改革的主體就是教師,只有主要的教學人員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擁有改革意識和改革能力才能全面促進改革的進行,這也就要求教師能夠擁有教授和技師的雙向能力[5],所以建設出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是實現一體化教學的關鍵。
3.2 如何解決教師隱形工作量增加的問題
一體化教學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就是學生,但改革的主體卻是學校的教學體制和教師的工作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改革中因為工作方式發生了改變,通常會使得教師的工作量增加。而其中往往是一些隱性的工作量。比如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就需要花費時間進行多媒體用具的學習,同時因為信息技術的使用使得每一節課所能講解的內容均高于傳統的教學,嚴重增加了教師在備課上的任務。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狀況和企業間挑選人才的方式都需要考慮人才的專業素養,在當今的環境中人才的專業素質已經越來越重要,為此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手段變成了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發展形勢。綜上所述,我國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極其龐大,是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實現為一體化的全面發展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很大的幫助,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吳獻文,陳承歡,劉志成,等.基于項目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材開發思考與實踐——以局域網組建與維護項目課程教材開發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0(3129):77-79.
[2]周立民.網絡組建與維護精品資源課共享課程建設探索與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28):161-163.
[3]周立民,張文川.網絡組建與維護優質共享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504):31-34.
[4]于濤.電力系統計算機網絡組建與維護相關問題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1):104.
[5]王舒艷.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計算機網絡組建與安全維護實踐教學研究報告[J].大陸橋視野,2016(2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