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群
摘 要:對于語文核心素養來說,教育工作者有著不同的認知,但最終殊途同歸,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情感和文字表達能力等各項品質,使學生樹立終身學習進步的觀念,成為社會發展所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立足于語文核心能力的本質和特征,對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進行淺析。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習興趣;積極性;榮譽感
當前形勢下,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的素養體系,對學生時期應當具備的各項品格素養做出了明確規定,學校和相關學科教師應當針對這一號召做出教育思想的轉變,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語文教學是針對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素質養成的引導,在學習、寫作過程中融入正確的價值觀念,全面提升習作能力。
一、語文核心素養的概述
1.核心素養的本質
現代教育理念認為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學生階段是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時期,教師正確的指導會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在接受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樹立愛國情懷,不斷提升綜合素質,為將來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打下基礎。當前形勢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逐漸發生轉變,由過去的學歷為重變為現今的素質為首,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能夠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養成獨立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一生。
2.語文核心素養的含義
目前諸多教育工作者都對語文的核心素養展開深入探究,認為學生在語文方面所展現的能力是未來社會發展所需求的重要內容,語文能夠使學生形成清晰明了的表達方式,有著獨特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夠利用文字表達自身想法,以聽說讀寫全面培養學生觀點的闡述能力,逐漸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深化理解,不斷拓展延伸,加深體會變成學生自身內在的修養。語文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審美觀念、文化品位、思維品質、寫作能力、情感態度以及思想觀念等諸多品質都是由語文核心素養轉變而來,既是語文與其他學科的區別,也是學生未來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養。
3.語文核心素養的特征
概括來說,語文核心素養是貫穿學生時代甚至是一生的主線,在學生時期統領語文學科整體知識脈絡和客觀評價,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和統領性,經過語文教育,學生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寫作的形式表達自身的觀點,逐漸加深對社會的認知。語文核心素養呈現階段性和持續性發展趨勢,現代教育模式能夠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制定不同階段的素質培養,內容和形式都會逐漸發生變化,并持續不斷地進行深化教育,直至離開校園后,這種特征也會長久存在,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行為方式和情感表達等產生影響。
二、語文核心素養下的習作能力培養
1.轉變教學觀念,開展情境教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寫作學習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不僅寫作時的積極性更高,熱情更高漲,而且對待寫作的態度也會發生360度的轉變,更加勤奮、努力、執著。正所謂“情動于中而行于言”,當學生對寫作活動擁有了積極的情感因素作為后盾,那么在寫作的過程中,它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學生的寫作內容也不再是無病呻吟,而是有感而發。所以,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在寫作教學中開展情境教育,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學生在一種真情流露、激情蕩漾的熱情中進行寫作,這時,學生往往就會才思泉涌,忘我探索,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升華,直接表現在作文中的情感蘊藏。
2.加強課外閱讀,提升思維能力
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的素材。小學階段的學生記憶力比較強,這時指導學生多記一些東西對他們將來記憶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很大的益處。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腦海中儲存的材料也在與日俱增,思維深度也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應該多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學習生活語言,積累在生活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庭之間發生的各種事情,有效地積累,隨時摘錄,有意識地記憶,有計劃地寫作等,會不斷提升寫作的能力和興趣,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變更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
由于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無論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都將知識視作重點,強調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應試能力的提升,而核心素養的培養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應該加深學生從語文知識向社會思考的思維轉變,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思維想法,使其逐漸滿足社會人才需求。此外,成功的喜悅體驗是學生更加努力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除了成績評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強對學生的日常表現的鼓勵和贊揚,這種綜合性的評價,往往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榮譽感,這樣,讓學生能夠并善于選擇具有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從而寫出充滿活力的文章。
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是在改革應試教育,想要改善“高分機器人”的育人狀態,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習作能力培養,是為了使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人格,對事物有著獨特正確的分析能力,能夠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內心的想法與情感,具備優秀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曾卓藝.語文核心素養之行,始于課外閱讀積累[J].考試周刊,2017(40).
[2]謝志紅.立足文本,以學定教,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新課程導學,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