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敏
[摘 要]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步發展,各行各業都開始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各項作業進行全流程管控,針對涉及人員較多,產生數據量較大的物流園區,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管理,無疑是提升管理效率,節約經濟成本的有效手段,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平臺運行產生的數據進一步匯總及分析,提供數據利用率,無疑智慧物流園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智慧物流;大數據;信息化平臺
物流信息化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采集、數據跟蹤、數據查詢等一系列處理[1],以實現貨物和資金流動的全過程管控,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 物流信息化發展歷程
2013年1月,國家發布了《關于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給企業信息化發展定下了基調。二零一五年,國家再次下發了《關于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將智慧物流的概念帶入了大眾的視野,進一步促進了傳統物流信息化平臺的轉型升級,要求物流園區平臺的建設不僅要滿企業內部的管理要求,同時還要滿足客戶、政府、社會對各種物流信息的需求,這就要求物流信息化平臺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能夠實現各個物流平臺之間的數據共享,利用共享的大數據系統,提高系統預測水平,為智慧物流提供依據。在這個方面,阿里巴巴的下屬的“菜鳥網絡”已經開始嘗試并取得了成功。二零一四年雙十一,阿里巴巴根據用戶的瀏覽、收藏、預定數據對產品銷售及物流情況進行了充分的預測,同時通過與各個物流企業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將預測的物流信息共享,方便物流企業合理安排運力,最終完成了571億元交易額,產品也及時送達了用戶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爆倉情況。
2 物流園信息化平臺架構
智慧物流園區平臺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園區內部管理平臺及對外信息服務平臺。其主要架構如下:
2.1 園區內部管理平臺
物流園區內部管理平臺的主要使用人員是園區的管理者,其業務包括實物管理、賬務管理、配送管理、人員管理、統計分析、園區物業、園區保安等綜合管理模塊。其功能涉及入庫出庫管理、調撥管理、庫存統計分析、園區車輛調度、人員基本信息錄入等多個功能,并且各個功能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實現系統內部的互聯互通,進一步對園區資源進行整合,提高整體物資周轉率。與此同時,信息化平臺對倉儲物流進行匯總記錄,以此為基礎,通過大數據分析手段實現需求預測,為企業決策提供參考。下至企業員工,上至企業領導,均可以通過物流信息化平臺進行園區的實時監控與管理。
其主要功能包括:
(1)運輸匹配功能:內部管理平臺可以使物流服務需求方與物流服務提供商實現信息的交互,通過大量對數據信息的收集,實時發布空閑車輛信息及物流需求信息,解決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且利用大數據分析平臺用戶的使用習慣,確定其需求導向,向用戶定向推送服務,減少了大量重復檢索工作,同時提高了匹配成功率。
(2)運輸監管服務:通過系統自動分配訂單號,以此為依據實現全流程的訂單狀態追蹤,包括訂單下達后其所對應的物資是否有庫存、是否需要橫向調撥等。在貨物運送途中可以實時追蹤運輸路線,并且根據實際情況自動推薦最優路線,優化運輸資源。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為經常組合訂購的產品推薦更優的倉儲方式,減少調撥所帶來的成本增加。
(3)智慧倉儲管理:通過信息平臺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的整合,對于累計的需求及庫存信息進行分析,在維持良好客戶體驗的前提下,通過數學模型實現對需求的預測,進一步提高庫存周轉率,使園區內物流企業庫存量達到最優,進一步降低企業倉儲及物資折舊成本。
(4)決策分析功能:智慧物流信息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積累后,能夠利用數學模型對企業自身物流信息、市場外部需求、用戶使用反饋的深度整理及分析,提高企業資源整合能力和決策水平,為領導者決策提供參考。
2.2 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功能相對較為多樣。主要面向物流行業對象:例如園區業主、物流需求單位、物流服務單位,其次面向政府部門,例如工商、交通、運輸等政府部門,滿足政府的監管需要,同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也面型保險行業、金融行業、各種輔助設備提供商、零售批發商等其他服務對象。最大限度地為各類機構之間提供信息溝通橋梁,通過建立一套集數據采集、分析、處理于一套的綜合分析系統,來解決園區運作參與各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業務板塊主要功能如下:
(1)新用戶注冊服務:信息化平臺不僅僅服務于內部,與外部用戶的對接同樣重要,針對非園區內部用戶。平臺能夠提供新用戶注冊功能,并且針對不同的用戶角色提供不同的功能,例如物流信息查詢,交易金額查詢,企業信用評級,供應商信息查詢、運輸信息查詢等,同時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個性化定制功能菜單。
(2)客戶信息化服務:為了使外部用戶能夠獲取更多維度的信息,平臺同時為外部客戶提供各種統計分析及查詢服務。例如已簽訂合同的查詢與管理,庫存查詢,交易金額查詢等。同時也為客戶提供大量的基礎服務,例如注冊時的資質審核、線上繳費、基礎設施維修,服務反饋等,解決用戶的基本需求,進一步提高用戶的使用滿意度。
(3)各類信息發布功能:信息化平臺設有信息發布模塊,提供各類信息發布功能,使政府、金融、物流、保險等各類型用戶都能夠方便快捷的通過平臺進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它包括行業內部政策、行業最新動態、招投標信息、行業會議文件、自適應決策方案等信息,還可以提供廣告發布、企業介紹等信息,作為網站收益的一部分。
(4)視頻監控系統:為使用戶的園區服務更為放心,可在園區內部安裝攝像頭,將圖像實時傳送到系統中,提供實時的視頻監控服務。注冊且分配相應權限的用戶,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監控園區內部動態,實際庫存情況,提高用戶的信任感,同時安保人員也可以實時監控園區安全情況,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為園區安全防護提供有效保障。
為提高系統的可拓展性,為未來業務發展提供基礎,信息化平臺提供以下幾種拓展功能:
(1)政府合作業務:信息化平臺提供管理接口,與工商、交通、運輸等政府部門對接,一方面滿足政府部門的監管要求,例如實時監控園區運營狀態;另一方面可以與政府合作,實時推送行業內部政策法規及相關會議精神。同時借助各個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構建大數據平臺,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為企業及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2)信用評級功能:通過大數據平臺,對使用平臺的相關企業的行為分析,例如付款是否及時、合同是否違約等,對企業信用進行評估。進而將結果與金融保險行業進行共享,為金融行業的決策分析,信用貸款等服務提供依據,這樣可以進一步保證園區相關企業行為的規范性,增加違約成本,保證企業服務質量。
(3)園區互聯互通:各園區平臺之間將逐步實現數據的共享,通過打造統一標準化的對外接口,實現園區之間的互聯互通,使得智慧物流園區的運營更加高效、快捷、節省資源,避免出現重復建設的情況,最終形成一體化的智慧物流園區平臺網。
3 智慧物流未來發展趨勢
信息化平臺是現代智慧物流園的核心,通過大數據服務平臺,智慧物流信息化平臺能夠實現物流需求方和物流提供方得自動匹配[2]。當物流需求方和物流提供方完成合同簽約后,系統能夠自動完成信息錄入,電子單據生成,貨物出入庫信息記錄,車輛實時跟蹤等功能,實現運力資源調配和業務流程再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大數據系統為物流服務需求方和提供方提高個性化的服務,不僅可以使信息的交互更為便利,同時也讓他們能夠直接分享信息化所帶來的利潤提升。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進入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智慧物流信息化平臺也將依托于大量數據基礎和高效的分析能力,推動物流園區向物資流向可視化、服務功能多樣化、管理方案智能化不斷發展,使智慧物流信息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楚曉華,惠鴻忠,潘云偉.物流信息化與現代企業發展策略探究 [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3:21-23.
[2] 陳佳怡,徐菱.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 [J].物流科技,2016,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