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婷
[摘 要] 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對成本信息精確性的需要十分強烈。作業成本法相對于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言,能夠根據成本發生的作業動因對所發生的成本進行合理分配,因此會使所核算的產品成本更加準確,進而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決策方面的支持。本文結合我國作業成本法應用現狀,總結了我國作業成本法應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作業成本法;服務法;成本核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04
[中圖分類號] F27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8)13- 0010- 02
1 作業成本法的概述及產生背景
目前,企業在成本核算任務上多是使用成本法來提高計算的精準度和效率。作業成本法主要是分析作業動因,對成本計算進行分配,一次獲得成本法計算結果。該檢測方法一般都是根據產品消耗的作業、作業消耗的資源、資源消耗的成本等進行計算。作業成本法在很多企業財務管理中被廣泛應用,包括金融業、服務業、制造業等行業。
作業成本法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有相關研究,直到90年代以后,開始在制造業企業中使用,主要用于作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的管理。這種核算方式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逐漸在全球的商品流通企業和制造企業廣泛使用。作業成本法具有較為科學的費用分配和準確性,實施應用中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但是,我國對作業成本法的了解不是很多,而且由于我國企業對會計實務不夠重視等因素,所以,我國企業使用的作業成本法比較淺顯。
2 我國企業對作業成本法的使用現狀
2.1 會計電算化程度不高
企業在實際經營中使用作業成本法會受到成本動因、成本對象等各種因素影響,這就需要企業收集更多的數據和信息進行處理,再利用會計電算化來完成核算。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逐漸實現普及,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這種差距主要是程度低、范圍小等方面的表現,而且會計電算化發展存在不平衡情況,還沒有建立較為完整的系統規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①我國發展會計電算化比較晚,而且在企業發展中對會計電算化不是很重視。目前,會計電算化在我國很多服務性企業只是作為一種核算工具,完全忽略它是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工具。②企業領導不夠重視會計電算化,關于會計電算化的軟件和硬件準備不充足,而且不夠重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嚴重限制了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另外,由于開發財務軟件的能力不足,很多軟件開發部門主要重視提高核算效率,減少勞動力,但是卻沒有將作業成本法使用到會計核算中,從而也無法更好地保障作業成本法的技術。
2.2 會計人員技術參差不齊
提高我國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準和計算機操作的綜合能力非常關鍵。①老員工中的會計人員對會計業務比較精通,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對新技術不是很了解,而且無法準確掌握計算機操作,造成其利用計算機進行核算時效率較低。②而年輕的會計專業人員,具有很高的計算機水平,但是工作經驗不是很高,無法快速完成會計操作。這些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的使用。另外,我國企業在招聘財務人員時比較重視傳統模式的人才,對人才的靈活性和綜合能力要求很低,而且這些人才對職業的判斷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差。這些因素都會阻礙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順利地推廣。
2.3 基礎技術較為薄弱
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很多企業將資金都投向了技術研發領域,企業的各種裝備逐漸提高,而且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漸向全球市場進行發展。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遠遠落后于他們,在實際經營中將新技術充分應用到服務行業實踐中的并不多,所以企業的工作效率也沒有完全得到提高,而且企業對先進理念的了解比較緩慢,實現完全信息化程度較低,在彈性的體系建設中缺乏認識。另外,因為我國普遍的國民生活還是處于小康水平,而目前的服務行業還是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需求,而作業成本法在這種經濟環境中是得不到發展的,所以,造成我國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的程度較低。另外,因為我國比較倡導解放生產力,建立市場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但是很多企業還是被傳統的批量生產模式限制,無法得到新的突破,也影響作業成本法的使用和發展。
2.4 現有的作業成本法不成熟
我國建立的會計準則是對分配生產成本和核算成本對象維護組,并將非生產成本納入核算中,但是作業成本法是將分配和歸集的成本作為中心,期間產生的費用是企業非增值成本構成。在分配角度進行分析,傳統的成本核算是根據單一工時來分配間接費用,作業成本法是跟道具企業還好的資源動因急性分析,將成本分配聯系到每個產品。在作業成本法中資源動因、作業動因都會有一定的主觀意識,每個企業都會存在不同。這也是造成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使用,只能作用在內部管理中,無法實現在外部財務中的使用。
3 在我國企業中推行作業成本法的對策
3.1 提高企業員工的專業素質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全面進行成本核算的方法,所以,合理地使用這種方法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幫助。首先,企業要對內部的操作層和決策層體系、智能部門和班組體系進行改革,讓企業所有的單位、部門都關心成本問題,為作業成本法的使用建立良好的環境。在實際實踐中,需要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全體員工對作業成本法的了解,更好地促進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的推行。對于會計人員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對企業現有的會計人員進行教育,提高他們對作業成本法的了解,為企業培養更多的會使用計算機、也會作業成本法的綜合性人才,為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的快速發展打下基礎。其次,可以利用學校資源,加強對作業成本法相關內容的教育,開設專門的課程,為以后的企業發展輸送人才。
3.2 樹立正確的作業成本法意識
“作業”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消耗的人力、資源等。目前,很多企業為了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開始實行作業集合體,企業稱這種集合體為“作業鏈”。企業在完成每一項作業時都需要耗費很多的資源,同時也會產生價值量,并產出下一個作業,最終形成的是整體的作業結合價值,也就是形成作業鏈的過程及時產生價值的過程。作業成本法將非增值業務和增殖業務作為函數,以顧客的價值作為衡量標準。所以,在推行作業成本法時,要做到客戶第一,詳細分析價值鏈、作業鏈,深入挖掘客戶機制,提高作業的效率,減少企業經營的成本。
3.3 建立良好的內外部實施作業成本法的環境
在企業會計核算中使用作業成本法可以為其提供更加詳細且準確的信息,減少會計核算中的失誤。想要更好地解決會計數據失真問題,不僅要使用科學有效的核算方法、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和建立合理的制度,同時要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促進作業成本法的更好推行,科學化的管理,可以將生產環節的費用和區域費用進行劃分,從而詳細掌握費用產生的結果和原因,并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更高的要求,使作業成本法能夠更好地落實。
另外,推行作業成本法還需要我國政府機構給予支持,建立稅收和會計相關內容的法律法規,加強宣傳力度,在應用試點和理論研究方面提供經費支持。實行作業成本法不能只有會計人員參與,還需要企業領導和政府的參與和支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分析成本問題,并采取解決辦法,作業成本法中的管理和核算體系只有融入企業管理體系中,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3.4 實現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結合
與傳統的成本法相比作業成本法比較復雜,但是作業成本法可以實現與傳統成本計算相結合,而不是獨立存在的,能對傳統的成本進行完善,吸取傳統成本法的優勢,從而實現會計核算的科學性。在技術方面,可以推行傳統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一同進行。在管理方法上,可以積極使用電子計算機與其他多媒體技術,實現信息的共享,從而降低作業成本法的難度。從會計規范方面分析,在不斷地推行作業成本法中可以逐漸完善會計準則,減少兩者之間存在的沖突。從成本效益上分析,時下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可以減少信息系統建立的成本。而且推行作業成本法可以適應未來市場的發展,逐漸實現會計管理、作業成本法、財務會計相融合的企業會計體系,逐漸減少企業經營的成本,在市場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
4 結 語
作業成本法是與時代相適應的會計成本核算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傳統的成本計算方式。企業想要更好地推行作業成本法,需要嚴格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全面實現作業成本法。每個企業在實踐中,作業成本法的推行方式也會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經驗進行完善和改革,為作業成本法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主要參考文獻
[1]師巧成. 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的應用問題研究[J]. 財會研究,2010(17):32-35.
[2]崔露, 許小君. 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J]. 物流技術,2014,33(1):232-234.
[3]趙海霞. 推進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1):54-56.
[4]張陽亮. 作業成本法及其在企業中應用的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07.
[5]楊亞麗. 淺談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J]. 新財經:理論版, 2010(12).
[6]譚婧.作業成本流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