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禹 馬小靜 陳永磊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水平顯著提高,但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等諸多原因導致就業問題凸顯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就業問題關系到畢業生發展和在校生的心理穩定,更關系到學校的發展與穩定[1]。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順利進行的保證和基礎,在學生成長及就業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實踐與思考,把日常管理工作與就業指導相融合,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思路與方法,以期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健康有序發展從而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ducation level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number of graduates has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thus employment problems becoming the attention focus of all walks of life. Employment issues are related to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s and psychological st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universities [1]. Student management is the guarantee and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y work,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tudent growth and employment. This paper combines student management at local universities with practice and thoughts at career center together, integrating daily management work with employment guidance. Therefor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for university, thus provid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ducation.
關鍵詞:就業為導向;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
Key words: employment orientation;local universities;student management methods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7-0101-04
0 引言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是促進和影響大學生優質就業的重要因素。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今,經濟實力大大增強,教育水平逐漸提升,但面臨的問題也隨之凸顯。就業問題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根據人社部的畢業生數據,2017年畢業生人數加上2016年未就業約1500萬人,2018年再創新高,達820萬人[2]。李克強總理在5月24日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強調指出:認真細致做好就業創業服務,創造更多高質量適應畢業生特點和成才需要的管理型、智能型、技術型就業崗位,保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總體穩定[3]。高校大學生“就業”不僅關系學校的發展與穩定,更關系到國計民生。筆者認為目前的“就業壓力”雖然給大學生成長過程以及思想和日常的管理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結合國家當前和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進行綜合研判,就能得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 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1.1 學生呈現多元化特點
地方高校隨著社會影響力的逐漸提升,由于生存壓力和社會需求不斷擴招,致使生源區域逐漸擴大,在校生規模加大。受地域文化、生活習慣、高中階段學習方式不統一、個體差異等因素制約,導致學生呈現多元化特點。初高中努力拼搏,高考壓力巨大,使得大學生剛入校很難快速適應大學的生活學習方式,由被動式管理變為逐漸自主管理,這一過渡讓很多大學生容易迷失方向,禁不住誘惑。地方高校的另一特點,本地生源多,部分省外學生離家遠,父母不在身邊,在不能很好過渡的情況下,容易受到不良風氣影響,生活自控力差、情緒不穩定、學習成績不理想、迷戀網絡等問題。另一個層面講學生在提升自我能力時加入一些非正式的團體,更加促進了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為學生管理工作帶來困難。因此,地方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多樣性。
1.2 網絡信息化時代“喜憂參半”
互聯網和高科技電子產品確實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也促進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暴露的問題也顯而易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同學們在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在完全依賴于書本,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說也不再受局限。以手機和“微網絡文化”為例,在學生整個學習成長過程中和輔導員在進行學生日常管理過程中“手機”和“網絡”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微網絡文化”雖然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到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但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思想。從學生管理者的角度,獲取各種信息的多渠道、傳遞信息的便利性等特點確實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效率,但是學生管理工作者對于網絡的駕馭能力相對薄弱、缺乏認知等問題比較明顯。從學生角度,抵制不住網絡誘惑容易使學生們在學習方面注意力分散,思想碎片化嚴重。正是由于網絡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的這些特點,使得如何把握好合理用網成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當務之急。為此,創新適合網絡信息化時代學生工作管理的工作方法顯得尤為重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