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其迅猛發展的趨勢,有力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教育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思維方式。在教育教學中將現代信息技術適當融入教學中,是我們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適應這一深刻變革的需要。因此培養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
根據上述基本理念我們應該認識到要提高學生知識技能、信息素養,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就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這一平臺。初中數學教學對學生意義重大,其重要性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日趨明顯。本人根據日常的教學實踐,談一些粗淺體會,與同行共勉。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指出:“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教學計劃在很大程度上將依賴于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媒體?!痹诔踔袛祵W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可使所學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啟迪學生思維,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時,往往只憑一張嘴講解,教師講得費勁,學生聽得糊涂,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學效率難以保障。而采用信息技術教學,能把聲音、動畫、圖像、視頻各種媒體結合在一起,由于表現形式靈活多樣,使得抽象的過程具體化,教學更加生動,實現了師生互動,使將抽象的知識明了化,將枯燥的情景生動化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像這樣運用多媒體來展現,學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學生的能力才能有更進一步的提高。曾經,我為使學生學好、學透“二次函數”的性質(a>0時、a<0時拋物線開口方向;|a|值大小時,拋物線開口;|a|相同時拋物線的形狀相同,只有位置不同;拋物線的平移規律等等。)煞費苦心,精心安排教學過程,讓學生互查所做圖像,通過修改、討論、小結,部分優秀學生仍存疑惑。面對學生的疑惑,老師也有點無能為力,畫再多也是無數圖像中的一部分,我們不可能把所有拋物線都畫出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以上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我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演示,在圖中a的值可從鍵盤上任意輸入一個數;點擊它左側的按鈕,a的值可從任意一個你輸入的負數向一個正數勻速變化,拋物線會隨a的變化而變化。同時,學生也深刻地理解了“|a|越大,拋物線開口越小”。他們豁然開朗,再無懷疑,對函數的性質有了深刻理解。這樣通過自己的觀察自主得到結論,自然學得開心、學得深刻。
二、利用信息技術,展開多元化探索學習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高效地促進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其具體、形象的特征能夠使數學課本中的定義、定理與案例等形象化,學生能夠憑借圖形、有聲動畫、音頻以及視頻等綜合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具體的展示當中,能夠讓學生借助具象的觀察開展知識的思考與探究。此外,借助多媒體信息手段的高效運算與圖像展示性能,可以讓學生主動展開對圖像變化規律的了解與觀察,進而使學生主動鉆研學習的能力得以增強。比方說,在講授“幾何圖形”時,教師可以在電腦屏幕上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紙盒、帳篷、籃球等,借此讓學生了解幾何圖形中的長方形、長方體、三角形、圓錐體以及圓形等,并要求學生自行從生活中找出幾何圖形,如此不但能夠收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數學教學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自己經過探究得到的知識往往理解得更深刻。同時,隨著新教材的實施,教師也不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幫助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學生可以自己探究知識的來龍去脈,不再機械地記錄教師的講授。這種有經歷、有體驗的學習,使學生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開發者,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術“化靜為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問題解決能力
在信息技術環境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結合信息技術的直觀性,讓具體、形象生動的材料作用于學生大腦,促進其積極地分析與判斷、概括與綜合,有效地接收、加工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教學“勾股定理”時,可以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兩個不相同的長方形紙片和小剪刀。學生經過剪或拼的操作,拼成已學過的長方形,最后推導出公式。這樣通過讓學生操作,訓練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提供了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空間,同時也能為那些具有“缺點”的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供直觀的可見點。
四、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優化課堂練習,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其有效性直接影響教學效率。初中數學概念、公式、定理相對較多,要當堂達標,就要通過練習鞏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克服傳統課堂練習的模式,突破練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因此適當引入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練習的針對性、層次性、趣味性,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學習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作為一名當代教師,應努力把信息技術的信息資源、教學方法、內容、過程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找準多媒體與數學課堂的最佳結合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變化,使信息技術成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好數學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