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京
摘 要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狀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成本管理水平較低、資金不足等問題。綜合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本文主要分析了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研究強化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為新形勢下提高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提供參考。
關鍵詞 財務管理;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管理
引言:
自從21世紀以來,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斷變革,使其能夠更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經過10幾年的改革,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整體來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難以達到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相關資料顯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重整體,輕結構;2.成本控制難以同時兼顧資金與生產這兩個方面;3.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必須全面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一、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
第一,與計劃經濟體制不同,現有的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生產與經營主要由經濟市場決定,企業需要自負盈虧,企業的資金與商品需要企業自行管理,財務管理部門應運而生。目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一大重點便是合理管理企業的資金結構,即掌握企業的資金流向,實現資金的合理配置,分析投資收益與風險,合理地利用財務杠桿。據此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與發展能力,進而優化企業內部資金結構。第二,現代企業制度下,資產是企業生產與經營的構成要素,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經營不僅重視產品的生產,還對企業的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加大了關注,使現代企業的經營范圍與財務管理難度逐步增大。如果企業整體收益較低,資產結構不合理,企業往往會選擇改組、合并等方式解決這類問題[1]。財務管理的綜合性較強,不僅需要全面記錄、分析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還需要科學管理企業的籌資、籌資行為,調整資金結構,實現企業資金的保值與增值。新形勢下,我國財務管理工作者需要強化企業資產管理意識,規范企業籌資、融資行為,全面評估企業財務管理風險,使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功能。第三,事前財務風險控制。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企業自負盈虧,企業需要有較強財務風險管控能力與內部管理能力,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當前我國經濟市場蘊含著較大的風險,這就要求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必須做好風險事前管控工作。在企業生產、投資、融資前,必須全面評估市場風險,編制資金預算,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規避市場風險。當企業急需用資金時,通過以上措施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與經營風險,強化企業資金管理。
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
1.構建系統化、標準化的財務管理體系
企業的各項活動離不開財務管理工作的支持,只有在系統化、標準化的財務管理體系下,才能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保障企業生產與經營活動,充分發揮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因此,企業應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需求出發,構建全范圍、多層次的財務管理系統。
成本控制是企業經營的基礎。一般情況下,企業通過降低費用、控制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使企業能夠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經濟市場環境下健康發展。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從實際出發,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成本控制策略。企業成本控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針對企業不同的階段各個的問題,應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案。 即使同一個階段,對于不同的控制對象,或出于不同的管理要求,其控制方法也不盡相同。合理選擇成本控制方法的前提是了解企業成本的類型。第一,成本發生的變動性與固定性;第二,成本的可控性和不可控性;第三,成本對產品的直接性和間接性影響。例如,企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可采取定額比例法計算與控制。與此同時,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應對成本核算管理辦法有效確定,明確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財務管理系統可將企業成本管理分為采購成本控制與支出成本控制這兩大模塊。采購成本控制模塊需要強化對原材料、固定資產的購入和保管成本的控制,盡可能地降低企業采購成本 。在支出成本控制模塊 ,企業可以采用本量利分析法、標準成本法、目標成本法等方式控制企業支出成本。
應收賬款是企業銷售過程中常見款項,如果企業應收賬款難以收回,壞賬損失較多,這會嚴重影響企業后續生產與經營,增加企業運營風險。標準化的財務系統可以有效解決緩解這一問題。完善合理的信用政策是企業應收帳的管理的重點與難點。財務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制定信用政策。寬松性的信用政策有利于企業對外銷售,提高了企業壞賬損失風險[2]。緊縮信用政策則相反。此外,重視企業應收賬款賬的規模控制,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
2.重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
現階段,我國經濟市場較為復雜,企業資質良莠不齊,相關經濟政策的缺失,這些問題導致企業在生產與經營活動中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而且市場競爭程度與經營風險呈正相關的關系。企業財務風險規避工作可以從以下角度出發:第一,構建一套完整的風險管理機制,做好企業風險識別、評估、控制各環節工作。科學設計財務風險控制方案,積極尋求企業財務風險規避路徑,從而提高企業風險應對能力。第二,重視財務預算編制工作。資金運用預算是該項工作的重心。通過資金預算進一步調整企業的資金結構,更好地處理企業資產的盈利性,使企業資金結構的風險與成本得到進一步地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財務人員全面掌握資金的流向與性質,減少企業不合理的現金支出,達到對財務風險有效控制的目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必須變革原有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準確認識到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重心,針對企業不同的階段各個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案,明確成本管理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信用政策,控制應收賬款賬的規模,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構建系統化、標準化的財務管理體系。與此同時,重視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科學設計財務風險控制方案,積極尋求企業財務風險規避途徑。
參考文獻:
[1]張燦.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6(5)
[2]劉子坤.現代企業制度下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J].科研, 2016 (7) :00353-0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