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彥妃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需合理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明確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年齡特點,并創建合理的快樂寫作教學模式,掌握教學難點內容,并培養學生寫作期間的觀察能力,將作文寫作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以此提升整體教學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增強。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語文;快樂寫作教學方式;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與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創意表達能力,創建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模式,以此優化寫作教學模式。
一、小學中年級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很多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對作文寫作產生懼怕心理,主要因為小學生沒有積累豐富的詞匯量,在寫作期間不能更好地總結與應用詞語,只能東拼西湊地進行寫作,敷衍作文的寫作。且小學生在寫作期間,不能保證作文上下層次的清晰度,無法將自身真實情感與現實生活融入其中,無法凸顯作文的寫作水平。然而,作文寫作屬于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會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進步。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不能將作文寫作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無法創建合理的管理體系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嚴重影響作文寫作教學效果。
二、快樂寫作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小學生具備好奇的特點,對趣味性的事物較為敏感,而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學習氛圍與空間,并指導小學生在寫作期間養成良好習慣,將真實情感融入寫作內容。首先,教師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總結詞匯與寫作經驗,并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找到作文的寫作源頭與內容。其次,教師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豐富自身的作文詞匯量,并在學生寫作期間,更好地理解寫作內容,將總結的詞匯應用在寫作中,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應用能力,促進小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滿足當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求。最后,小學語文教師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創建快樂愉悅的寫作氛圍,使得小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參與到作文寫作活動中,減少寫作期間的問題,預防作文寫作漏洞。
三、小學語文快樂寫作教學方式的應用措施
(一)指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
小學語文教師可指導學生針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在了解現實生活之后,全面分析寫作期間需要的詞匯,并將自身的觀察融入寫作中。在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將觀察之后的感觸寫作下來。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帶領小學生到公園中觀察花草樹木,總結“綠油油”“黃燦燦”等寫作詞匯,并理解現實生活中“春雨貴如油”等說法。在此期間,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問題:“在春季和夏季的時候,雨水都有什么不同的特點?”在提出問題之后,要求小學生針對雨水進行寫作。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由寫作,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對寫作的懼怕心理,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其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為了營造“快樂寫作”的氛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課外的郊游活動。在郊游期間,觀察落日的場景,在觀察之后練習寫作,使小學生在寫作中將現實生活中觀察的內容充分表達。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將日記作為寫作訓練的基礎,為學生講解日記的好處,并在指導觀察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在日記方面的寫作問題,采取科學的措施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寫作日記之后,為學生創設“幫媽媽做家務”的日記任務,使得學生在記日記中得到寫作的快樂,還可以在“五一”勞動節的時候為學生布置日記任務,以此形成良好的生活化寫作模式。
(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寫作教學期間,需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與知識掌握內容,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教師需指導學生針對課文內容進行仔細閱讀,并了解文章中文字的組合特點,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更好地組合文字。在此期間,教師在講解《匆匆》課程的過程中,可指導學生理解文章中“日子從……中過去”的詞匯組合特點,在理解文章內涵之后,模仿句式進行寫作。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根據文章的句式進行造句探討,然后在小組探討之后,明確具體的句式特點。同時,教師在講解《狼和羊》故事之后,可以要求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針對狼和羊的故事進行改編,不僅可以改變小學生作文寫作的定式思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造思維。在此期間,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故事內容,使學生可以根據句式內容與要求,更好地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此提升寫作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快樂寫作教學方式的積極作用。另外,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期間,與學生共同閱讀《白雪公主》,然后共享閱讀之后的實際感受,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在閱讀期間相互溝通,在閱讀之后分享并匯報實際的閱讀情況,以便于為學生營造快樂的閱讀氛圍,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寫作水平。
(三)創建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模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針對課堂評價模式進行全面的創新與改革,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并激發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其創建快樂的寫作環境,使得學生在寫作期間感受其中的快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需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情況,創建良好的情境模式,并為學生營造聯系機制,以便于通過情境教學方案,創建寫作教學模式。教師在寫作評價的過程中,需利用激勵方式鼓勵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同時,教師在閱讀學生作文之后,選擇一些優秀的作文,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宣讀,合理地進行評價,為學生講解作文內容中較為優秀的部分,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講解。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要求同學之間進行作文的評價,在相互鼓勵與支持的情況下,遵循取長補短的原則,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教學工作。并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總結豐富的經驗,做好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與水平,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創建作文大王排行榜的模式,要求學生在寫作中保證開頭的精彩性,并創設驚艷的片段,保證結尾具備一定的意義。在此期間,可以要求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從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在寫作中反思,得到良好的結論。
(四)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快樂寫作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需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利用科學的方式解決問題,創建科學化與多元化的教學管理體系。
第一,在寫作教學工作中,須培養學生的獨立寫作與探索能力,確保學生在學習寫作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寫作與學習。在此期間,語文教師需開展鼓勵性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寫作。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將小學生劃分成為幾個學習與探討小組,在小學生學習與探討的過程中,相互鼓勵與支持,并總結豐富的寫作經驗,明確自身在寫作方面的缺陷,采取合理的學習方式與寫作方式進行改進,以此提高自身的寫作自信心。在小組合作中,教師還要指導學生之間進行優秀作文的展示,在相互展示的情況下共同進行欣賞,以此營造快樂的寫作氛圍。
第二,小學語文教師需創建多元化的寫作活動,在寫作教學期間,利用合理的方式創新寫作模式,并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創建競賽活動,要求學生之間進行作文寫作競賽,并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寫作氛圍。同時,在寫作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創建每月主題閱讀篇目,在經典內容的引領之下,為小學生創設快樂的閱讀氛圍與環境。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閱讀《余秋雨》作家的系列作品,在學生閱讀之后,要求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然后自主學習與領悟其中的內容與含義,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五)加大練習力度
小學語文教師須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練習,在寫作練習期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總結豐富的寫作經驗。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根據實際生活與學習情況進行寫作,不需要規定作文的字數,要求學生在遇到有趣事情之后,將其寫在作文中,以此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并創建趣味性的寫作環境。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重視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合理開展寫作練習活動,并在教學工作中,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明確各方面教學工作特點與要求,創建快樂的寫作氛圍與環境,以此優化教學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朱曙來.基于陶行知理論的小學作文教學實踐研究[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12).
[2]劉振平.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初探[J].學周刊,2017(36).
[3]張彩萍.略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7(88).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