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政
【摘要】“微作文”已經成為“微”時代語文教學的新樣態,它在篇幅、模仿、反饋等方面優勢明顯,值得廣大中小學教師親身實踐,以期將微作文和傳統大作文巧妙地結合起來,在反復的訓練和強化中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微作文;優勢;實踐;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什么是微作文?就是大家都顧名思義的:微者,小而短,但是小不藏拙,短而精妙。2014年北京高考首次將微作文納入命題范圍,考試說明中是這樣描述的:“考查學生運用精練的語言描述事物、表達觀點、抒發情感的能力。”運用恰當的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一、微作文的教學優勢
微作文一般篇幅短小,易于激趣。所以內容必須相對集中,對于中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一般專注于描景、寫人、記事。每次微作文訓練,抓住這些方面的一個小的訓練點,給孩子一個樣板,學生就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而依葫蘆畫瓢了。
平時作文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設置訓練題目,對問題進行各個擊破。例如發現學生寫景寫不出特點,可以實地觀察、給出例文,教會學生從各個角度觀察,并用文字描寫景物細微之美;發現學生寫景不夠生動、缺乏美感,可以鼓勵學生在多讀書的前提之下,學會融情于景、大膽想象、運用簡單修辭;發現學生記事泛泛而談,可以提供樣板,結合具體事例去寫;發現學生寫人、記事缺乏創新,可以改變敘述人稱和敘述順序……
相對而言,微作文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微作文不需要在題目、謀篇布局、段落劃分、起承轉合上浪費時間,它的篇幅短小,訓練目標專一,技巧容易模仿、內化,登堂入室的門檻較低,自然容易被學生接受。
二、微作文的教學實踐
親身下河知深淺,親口嘗梨知酸甜。考慮到傳統大作文的種種弊端,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在班級進行了初步實驗。以下從組織實施、實驗成效三方面做一介紹:
(一)組織實施
訓練前,分析每次大作文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命題,做到有的放矢。每周抽出一次早讀或午讀時間,進行一次微作文訓練。訓練中,教師在兩分鐘內引入并介紹訓練目標、給出樣板,學生對照例文、聯系自身生活經驗在十五分鐘內完成規定字數的微作文,達到訓練目標者可獲得獎勵。由于學生還處于小學三年級,仍然要以培養寫作興趣為主,同時兼顧少許學困生,我將字數定在50—140個之間,然而實際操作中興致高昂、急于獲得獎勵的孩子會寫到200個字左右。
(二)實驗成效
由于一些原因,此項訓練并沒做到每周一次,但是從學生大作文以及每周一篇的日記看來,學生開始懂得寫景要用具體生動的語言寫出特點,挖掘景物的細微之美;寫人物開始結合具體事例去寫,寫得具體、真實可信;懂得有意識地安排開頭、結尾以及敘述人稱的變化,讓文章增光添彩。每次訓練課件都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圖片,在尋找學生興趣點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值得繼續探索。訓練后筆者能及時獎勵學生,但是有時訓練沒有做到及時講評,所以收效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三、微作文的教學建議
(一)激發童趣
在微作文訓練中,要尋找兒童的興趣點,通過活動、游戲、多媒體資源等直觀性的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讓孩子每次都有新鮮感。另外,不要拘泥于每次專門的微作文訓練,而要將微作文訓練融入每天的語文學習當中,平時的閱讀課教學也可以安排補白、批注、續寫等形式的隨文微作文訓練。訓練一定要是接地氣的訓練,訓練要和孩子生活貼得很近,話題要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這樣收效更佳,也能充分體現語文課程的應用型和實踐性。
(二)制訂規劃
微作文訓練之前要結合自己學生的作文情況,梳理出需要強化訓練的要點,并進行重新整合、排列成一個個階段性的訓練目標,形成富有體系的訓練規劃,讓學生在一步步前后勾連、循序漸進的訓練系統之中提升作文水平。例如:針對學生突出特點的問題,筆者先讓學生通過實地觀察、例文賞析學會多角度觀察事物,在此基礎上教會學生大膽想象,合理運用修辭手法,一次次地訓練,直到學生掌握為止。但是總的來說,筆者還缺乏長遠的、有體系的訓練規劃。
(三)及時反饋
每次學生按要求寫好微作文后要及時講評,和孩子一起賞析,將優秀作文張貼在學習園地或者印成微作文集傳閱,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對于微作文中的突出問題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引導學生修改。
總之,提升作文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要通過反復模仿、訓練才能有所進步。正所謂:“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微作文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簡單高效、優勢明顯的方法,但是微作文還不能取代傳統的大作文,一些謀篇布局、起承轉合方面的講究還要靠大作文來訓練。如果能把微作文和傳統大作文恰當地結合起來,定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3.
[2]郭素青.“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3(5).
[3]陳正燕.中學微作文教學初探[J].中學語文,2013(9).
[5]陳紅秀.“微作文”之探微——芻議初中作文教學中的片段訓練[J].文理導航,2014(1).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