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期待著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呼喚著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孕育著鄉村振興戰略,這些構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之“人和”因素。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鄉村振興;人和篇
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期待著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呼喚著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孕育著鄉村振興戰略,這些構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之“人和”因素。
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期待著鄉村振興戰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顯著特點,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農村的凋敝狀況也進一步突顯,解決好近一半農村人口的生活質量,滿足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振興鄉村,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必然選擇,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再到“沒有共產黨,就沒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不見證了中國共產的執政能力和擔當能耐。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呼喚著鄉村振興戰略。新時代,伴隨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我國城鄉出現分化,農村發展也出現分化,目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村內部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三農”發展的不充分,包括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不充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充分,農民群體提高教科文衛發展水平和共享現代社會發展成果的不充分等。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解決這一新的社會主要矛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孕育著鄉村振興戰略。一是提倡“兩山理論”。如何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2005年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時,在安吉縣余村調研就提出:“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其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便是的著名的“兩山理論”。二是倡導“記住鄉愁”。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中央在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倡導:“要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同時強調:“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三是堅定“新農村建設原則”。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時提出:“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四是開辟脫貧攻堅新途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省代表團審議報告討論時說:“脫貧攻堅,發展鄉村旅游是一個重要渠道。要抓住鄉村旅游興起的時機,把資源變資本,實踐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同時,要對鄉村旅游做分析和預測。如果趨于飽和,要提前采取措施,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五是將“廁所革命”挺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陣地。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系統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取得的成效作出重要指示:“兩年多來,旅游系統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體現了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綜上所述,在工業化和城鎮化不斷深入的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既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基礎,又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導,其已集“人和”之大勢,故鄉村振興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23、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9,1979.
[2]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寧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毛澤東選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鄧小平文選(第1一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鄧小平年譜(1975一1997)[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9]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一1997)[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10]江澤民文選(第1一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澤民.論三個代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12]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歐陽海青,中共衡南縣委黨校,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