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鳳焦
摘要: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源遠流長,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一以貫之的主流價值取向,更是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獨特的核心價值。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作為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源泉,是中華民族的深厚沃土和思想源泉。勇往向前的不竭力量之源,引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興國之魂。基于此,本文旨在探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并就如何更好地統籌發展中華傳統價值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建議。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傳統文化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
中國共產黨在黨代會上,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在國家層面上倡導“繁榮、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崇尚“愛國、奉獻、誠信、友愛”。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研究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有其內在的根源。摒棄傳統,失去基礎,就意味著切斷了精神的生命線。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中立足的基礎。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中國傳統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來源。中國傳統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沃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離開了中華傳統核心價值觀,將成為無源之水,失去了發展的內在根基和肥沃土壤。
2.1從國家層面來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貫價值追求。自古以來,國家的強大和人民富裕始終是國家發展的首要目標。傳統文化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正如孟子云“民貴君輕”,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民主。此外,作為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的中華民族,始終倡導和諧理念,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等思想深刻影響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處方式。
2.2從社會層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自由”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傳統文化中的“自由”傾向于內在自由,注重通過“自我修養”實現更高的道德境界,從而實現“自由”。第二,“平等”,公正"是傳統文化內含的精神意蘊。“法治”也是傳統社會有效運行的必要機制。在實際的國家治理中,始終是“外儒”,"法治"與"德治"協調運行。
2.3從個人層面來看。“愛國、奉獻、誠信、友善”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標準。傳統文化的愛國主義和世界的激情,“世界的興衰,責任”,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集中體現。其次,在傳統核心價值觀中,要求人們要盡忠職。“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豪情壯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情懷,始終激勵著人們勤勤懇懇履行著崗位職責,并為之奮斗終生。
三、現實意義
3.1提供精神動能和價值引領。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根、勇往向前的魂,特別是經濟的持續發展,更需要文化精神的支撐。大國的崛起呼喚價值觀和文化的創造性發展。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經濟的發展,更需要文化的內在支撐,需要主流價值觀的強有力支持。一個沒有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大國,是很難真正談得上自己的崛起的。沒有文化支撐的中國,很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2第二,鞏固對中華倫理文明的整體認識。中國價值觀從傳統到當代的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形成又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是真誠和真誠的一種無邊無際的責任。中國的核心價值觀,不僅講仁義禮智的道德觀念,更講誠信,講至誠不息的信仰和信念,講剛健、中正、和諧的倫理品質和價值追求。整個中國文化精神與價值觀之體系,仁義與中正是其最根本精神和最核心價值觀念,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四、統籌中華傳統價值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方法
4.1融入國民教育。一是加強學校教育,學校作為文化傳承發展的主陣地,可以說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新時代、新背景下,學校必須積極構建主體地位,找到結合點和重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文學研究創作之中,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教育接觸最早,伴隨人的一生,家庭中價值觀的培養至關重要。三是社會教育。文化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直接社會風氣的好壞,通過全社會積極倡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價值觀,積極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者,進而形成全社會良好的氛圍。
4.2利用多種傳播媒介。第一,利用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和廣播。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部分。要善于利用新聞、廣播、影視等媒體,做到報紙上有文字,廣播上有聲音、影視上有畫面,正確引導社會主流發展導向,以人們樂于看到的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第二,新媒體的使用,比如微博、微信、手機等。新媒體的發展,給價值觀的弘揚提供了新的平臺,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新媒介,在人們茶余飯后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培養人們養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五、結語
綜上,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華民族積淀了深厚的歷史底蘊,這無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奠定了文化支撐。必須弘揚中華傳統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二者的相互促進,才能繁榮和發展優秀的民族文化,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百年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的文化之源。
參考文獻:
[1]黃國輝.淺析建筑設計中建筑節能措施分析[J].中華民居(旬刊),2017(33).
[2]武捷,常明.房屋建筑設計中的節能環保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11).
[3]胡為為.建筑節能措施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7(8):146-147.
[4]張征.節能設計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有效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7,(2):210+212.
[5]王偉星.建筑設計中的節能措施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9):231+233.
[6]吳榮勝.建筑設計中的建筑節能措施研究[J].建設科技,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