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生活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生活質量提高的過程必然要消耗大量資源。從國家林業資源建設與發展看,更加需要保證林業生產效率。本文重點分析速生楊豐產林的管理技術,并結合實際,深入的進行實踐分析,提高管理技術水平,以更好地為速生楊產業化發展助力,從而推動經濟的繁榮發展,進一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速生楊;管理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 S79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64
楊樹被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為保證楊樹的經濟價值,需要加快楊樹生產能力,從實際情況來分析,速生楊的管理過程是豐產林的最有效保證。為此,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集合管理以及有效技術的運用能力,不斷總結管理技術,以構建良好的生產環境,進一步保證速生楊盡快實現其經濟效益,以達到理想的環境保護作用。
1 選地
不論任何植物其生長發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氣,楊樹對氧氣也有自己的需求,相比于其他樹種,為滿足自身生長需求其氧氣需求量更多。若土壤缺乏良好的透氣性,將導致楊樹生長缺乏應有的氧氣量,最終影響其成材質量與數量,難以滿足供需要求。因此楊樹速生的首要條件是找到適宜其生長發育的土地。選地的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區域性因素,重點選取最佳的生產地帶,要具有較好的排水性,這樣會更符合楊樹的生長習性。合理的土地選擇是楊樹提升產量的重要方法。
2 合理耕整土地
為提升速生楊的產量,因在種植前進行充分整地耕土,通過此方式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在翻土過程中向土壤內注入大量氧氣與部分營養帶。促進速生楊進行有效的呼吸,通常整地耕土的最大深翻為40厘米,可沿帶狀方式修正,選擇通氣性能良好的表層土填充翻整后的土地,不能因費時耗力就忽略此環節,更不能粗略深翻與填充,要認真細致對待每一步驟,雖深翻后不能及時見證整地效果,但是隨著植被的生長發育后期效果顯著。
3 保證充足的水分
楊樹生長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對于幼苗階段在種植初就要進行合理灌溉。根據季節的變化選用適宜的灌溉方式,并根據季節溫度變化進行灌溉量的調節。通常可選擇噴灌、滴灌、漫灌等多種技術進行灌溉,不僅提升楊樹的水分吸收率,同時還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楊樹生長過程中水分充足可滋生土壤層的微生物,便于通透疏松土質,提升楊樹的速生有效時間,并促進增產,擴大林地范圍。
4 加強水肥管理
把控好水肥管理是速生豐產林的關鍵技術環節。在生長階段進行澆水時,要根據土地干旱情況把控時機,同時根據土地肥力確定追施時間,進而保證樹木生長有健康的水肥條件。通常在南北方有不同的水肥年計劃,如北方常見方案為4次透水澆灌/年。澆水最佳時間分別為:3~4月下旬,6月上中旬,11月中旬,6月下旬科學追施尿素。除此之外,還要配比農藥進行噴灑、及時施肥,增加楊樹的營養吸收量,促進其茁壯成長。
5 病蟲害的防治
有效控制病蟲害是提高速生楊豐產林的關鍵,作為相關技術人員,要重視管理過程中如何進行防治工作。常見為害楊樹成長的病蟲害為銹病、黑斑病于葉部、爛皮病、水泡潰瘍病于干部、根瘤病于根部等;常見蟲害包括蛀蟲、星天牛、桑田牛、云斑白條天牛等。為了最大可能的降低病蟲影響,需及時調查確定林內病蟲種類及情況,根據早治、治小的原則,選擇有效的方式及時清除病蟲害,將楊樹受到的威脅降到最低。
6 修枝
要對增長期的楊樹進行修剪整理,不僅要整修樹枝,還要注意修剪雜草,避免雜樹雜草與主干爭搶養分;避免吸收根部的養分,通過對樹枝的修剪保證樹干軀體直挺,降低側枝的吸養率。同時在進行修剪作業時,要把握時機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修剪的最佳時機,通常宜在秋冬季節進行。楊樹在秋冬季生長速度明顯放緩,此時修剪枝體可避免水分流失過多。通過此方式保證木材質量,加強其結實度。
6.1 整形
對影響頂稍生長的側枝整形修剪,使得樹干通直且無杈。隨著樹干生長發育,對樹干中下部粗大的競爭枝也要及時除去,直至8米以下樹干均無杈且通直。整形開始于首年生長結束階段,持續時長3~5年,當樹高超過十米且無杈通直時為止。
6.2 修枝
為了滿足木材的工業用途,對生長在8米以下超過10厘米直徑的側枝進行修剪。修枝常以樹干直徑為依據,自下而上進行,到8米處停止。因此修枝的決定性因素為樹干的直徑。修枝程度為:1到3年木材,進行少量修整;4到5年木材,在1/3樹高處修枝;6年以上木材,修枝可高達1/2到2/3的位置。
6.3 修剪萌條
修枝后,主干下可再生長出萌條,此時應盡早除去萌條。在秋冬季節進行修剪為最佳時機。從貼近樹干處開始修剪禁止留茬。使用銳利工具,保證平滑的切口,禁止撕傷損壞樹皮。若修枝后留下側枝茬,則很可能成為苗木生產過程中重要阻礙因素,影響木材品質。
7 結語
楊樹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為了保證木材質量,要對速生楊豐產林進行科學管理,只有充分的利用科學現代化管理技術,管理好速生楊,才能提高經濟收入,同時提升其生態保護的價值,實現環境與經濟雙收效。
參考文獻
[1]劉金生.杉木速生豐產林營造與管理技術探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0):94-95.
[2]劉景輝.速生楊豐產林栽培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05):250.
[3]宋永春,姚章軍.楊樹速生豐產林栽培及撫育管理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0,16(06):109-111.
作者簡介:郭紹超,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