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平
摘要:歷史圖畫是歷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也是人們認識與重視既往事實的一種重要載體,是歷史直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以圖代文”、“以圖釋文”的功能,在歷史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歷史圖畫不僅具有知識的傳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養的功效,承擔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綜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任務。歷史圖畫是一個非常好的直觀教具,在歷史課堂上老師如能巧妙、恰當地使用歷史圖畫教學,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但是,歷史課本中的插圖畢竟有限,要想配合教學真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歷史地圖冊。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歷史地圖、運用
利用歷史地圖冊進行教學是教學手段多樣化的體現。歷史地圖冊內容豐富形象,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用好地圖冊,可以進行有效的直觀教學,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本內容進行適當補充,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歷史地圖冊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發揮著獨到的作用。
1歷史地圖冊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使用現狀概析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一種歷久彌新的傾向,即偏重對文字史料的開發,教學、測試等活動皆以文字史料為中心,甚至以此為至上。這種傾向表面上是忽視對圖表史料的有效利用,實質上則是對圖表史料較高的科研價值的忽視。而且,隨著近年來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歷史地圖冊漸漸淡出歷史課堂教學,成為可有可無的“擺設”。所以,如何運用歷史地圖冊實施有效教學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時代課題。
2課堂教學中運用地圖冊的必要性
首先,新版歷史地圖冊的特點與優點。新版的歷史地圖冊內容比以前更加豐富,它借鑒了歷史教材的編排體例與優點。緊扣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專題,每個專題由歷史隧道、歷史地理、專題圖解和問圖與用圖等幾個部分組成。歷史隧道將專題的主題內容和同時期的世界形勢對照,用全球性的視野看待人類社會的歷史,使主題更加突出;歷史地理用地圖將專題反映的歷史時期的主題表現出來;專題圖解是用一組地圖或者圖片體現專題,并設置“觀察與思考”,針對專題提出問題;而問圖與用圖可以啟發學生思考、解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見,歷史地圖冊是高中歷史教學的寶貴工具書。其次,新課程理念下,歷史課程標準的呼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之一是:“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歷史教師充分利用歷史地圖冊,指導學生解讀圖表材料,鼓勵學生在觀察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就能幫助他們發現有助于對歷史理解的信息,從而培養他們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最后,歷史學科知識要求利用歷史地圖冊。歷史教科書較多呈現的是一些定性的結論性的文字敘述,這樣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有單調枯燥的感覺。而且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依賴性強、空間想象力較弱,新課程卻要求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歸納能力。有效利用歷史地圖冊能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引導學生從直觀的歷史圖片中由表及里、由現象到本質、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歷史地圖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首先,中學歷史地圖冊內容貼近現實生活,富有時代感,且密切結合課本重點、難點知識。其二,利用地圖冊輔助教學可幫助學生構建更完整,實用性更強的知識體系。地理新課程標準指出:地圖冊應“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問題、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使其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有用。”地圖冊通過對社會熱點問題和世界焦點問題的剖析滲透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圖冊內容的選擇也適應國際地理教育發展的趨勢,把涉及公眾和社會生活的知識作為取材的范圍,發揮歷史地理教育的社會功能。其三,合理利用歷史地圖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地圖冊中穿插有不少圖片,包括人物、文物與遺址、歷史場景、現實生活等。圖片繪制精美清晰、色彩鮮艷,展示了圖片所處時代的階段特征,增加了歷史的直觀性和欣賞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當時歷史人物的風貌,增強了地圖在視覺上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讀圖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其四,合理利用歷史地圖冊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必修二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本單元要求學生識記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和特點: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和90年代初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對于學生來說識記這么多相近的概念(如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開放區)并且將這么多地名一一對號入座確實有困難,筆者引導學生讀《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示意圖》一圖,并將該圖形象地比喻為“滿弓之箭”,其中五個經濟特區和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構成了一張緊張的弓,而上海浦東的開發就是滿弓之箭,隱喻中國對外開放在90年代以來向更快、更穩更有利的方向發展。這樣,配合示意圖和課文正文的介紹,學生不但對中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和特點一目內容有較深刻的印象,也可以通過這個例子啟發學生,在以后學習過程中自覺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對教科書中內在聯系復雜的內容,可以利用地圖冊中圖示化繁為簡,便于學生理解。如必修一第七單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本單元要求學生識記并理解美國三權分立的總統制共和制,單憑課本介紹和教師講授,很難說明總統、國會、聯邦法院三者之間分權與制衡的關系,而通過讀地圖冊中《美國政治制度基本架構示意圖》一圖則可使學生對“分權與制衡”這一原則一目了然,實現了化繁為簡的、事半功倍的目的。
總之,歷史地圖冊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僅傳播知識,還培養學生觀察理解、分析綜合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運用歷史地圖冊進行教學,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作為非常直觀的教具和課程資源,課堂上充分有效地利用歷史地圖冊進行教學,必然能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