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垠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極有發展潛力的一種新型旅游活動方式,有著獨特的功能、內容,并且有著極好的發展前景。茶文化旅游作為旅游的一種新形式,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無論是重慶市的那個區,我國茶文化的歷史悠久,開發茶文化的旅游意義深遠。本文就以重慶市的茶文化旅游優勢作出分析。
關鍵詞:茶文化 旅游優勢 比較分析
我國是茶的發源地,茶葉在我國存在了上千年,它與咖啡、可可并稱世界三大飲料。茶文化旅游更是一項歷史悠久卻又剛剛興起的旅游活動。由旅游資源學角度分析,茶文化是一個地區的旅游資源構成,具有比較高的層次,但卻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而從茶文化的研究角度分析,茶文化旅游是當前我國茶產業的一種新型的發展方式,也未有足夠的研究。
一、重慶茶文化旅游優勢
西部是茶的發源地之一,但目前茶產業的發展已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豐富的茶資源亟待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茶文化旅游作為傳統的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業綜合的開發,帶動鄉村交通的運輸、商業及文化娛樂行業發展,改變了鄉村第三產業弱勢的局面,開拓農業發展內涵、外拓,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茶文化旅游有著農村經濟、旅游經濟雙重特點,可促進為旅游業服務有機農業、高科技農業、綠色產品的發展。為茶葉的銷售帶來更多的機會。
永川茶文化源遠流長,相傳茶圣陸羽曾到永川箕山游覽,對山上遍布的古生茶樹贊嘆不已,清人鄭板橋在雍正十年到茶山流連忘返,并興書"掃來竹葉烹茶葉,劈開松根煮菜根"茶聯一幅。永川的茶館遍布城鎮鄉村,"大碗茶""蓋碗茶"構成獨特的茶俗文化。"竹海金針"、"竹海春綠"等茶葉名品更具茶竹韻味。茶豆花、茶燒排骨、茶酒等茶食品、茶飲料風味獨特,深受大眾喜愛。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游節在永川舉辦,將"中國西部茶都"落戶永川,并定期舉行茶博覽交易會,加速了永川茶葉綜合性專業市場的建設步伐,為永川茶業向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方向前進奠定了堅實基礎。茶文化旅游主要是以農業生產經營為主,在原有基礎上擴大經營的規模,將農村多出的勞動力安排工作,并且還可拓展出其他更多的服務性工作。
永川茶文化與旅游重慶茶文化節重慶茶文化節永川的茶館遍布城鎮鄉村,"大碗茶""蓋碗茶"構成獨特的茶俗文化。"竹海金針"、"竹海春綠"等茶葉名品更具茶竹韻味。茶豆花、茶燒排骨、茶酒等茶食品、茶飲料風味獨特,深受大眾喜愛永川境內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茶山竹海旅游區內5萬畝竹海與2萬畝連片茶園交相映襯、雋美秀麗;衛星湖碧波蕩漾,令人流連忘返;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是我國目前占地面積最大、動物種類最多、來源國最廣的國家級生態旅游園區。以茶文化、竹文化、野生動物為特色的旅游業已成為永川新的經濟增長點。2002年,永川接待游客190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實現1.96億元。永川市的茶山竹海景區的5萬畝竹海與2萬畝的連片茶園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茶竹旅游景觀,景區內有集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觀光茶圓。依托這一自然資源優勢,我市充分挖掘茶竹文化內涵,突出茶文化特色,以茶文化項目帶動整個景區的發展。在茶山竹海景區,游客可以觀賞到傳統的茶藝、茶道表演,可以親自參與采茶、制茶,可以品嘗到茶、竹系列特色菜肴,可以在茶博覽館里領略茶的起源,茶的品種和茶文化知識,充分體驗我國傳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頗具茶竹文化內涵的茶葉、茶酒、竹雕等茶系列和竹工藝品、竹制品等具有濃烈文化氣息旅游商品、紀念品,深化了永川茶竹文化內涵,提升了永川旅游的知名度和整個旅游行業的創利能力,初重慶茶文化節重慶茶文化節步形成了以茶園風情、茶俗茶藝博覽、品茶食茶和竹海尋幽、賞購精美竹藝、品味竹宴美食為主要內容的茶文化、竹文化特色旅游產品。為突出永川這一獨特的旅游資源,永川已在茶山竹海成功舉辦了5屆茶竹文化旅游節。茶文化與旅游業的相互融合、發展,舉辦大型活動的豐富經驗和中華茶藝山莊二期工程建設的順利完工,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將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游節確定在永川舉辦的優勢所在。2003年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游節是一次規格高、規模大、跨區域、國際性集特色旅游、茶文化、茶產業開發為一體,首次在中國西部舉辦、積極探索茶文化與旅游結合的特色觀光旅游的新思路、新辦法,開創西部茶文化與旅游文化結合的新方式,推動重慶茶文化特色旅游的發展和茶產業的振興的重要經貿文化活動。第八屆中國重慶投資貿易洽談會暨三峽國際旅游節將本次"茶文化旅游節"列入重要內容安排在永川舉行,對于提升渝西經濟走廊的知名度,促進渝西經濟走廊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永川茶葉發展的遠景規劃
未來5年,永川茶葉產業將充分利用現有優勢,順應農業結構調整和綠色食品發展趨勢,以科技為產業發展核心,重點發展綠色茶葉食品為主線,以系統工程原理為指導,科學地、規范地發展永川茶葉產業,在合理分區的基礎上進行分內指導和重點幫扶,用3-5年時間,建成70000畝優質無公害茶園,其中:國家級優良品種茶樹面積40000畝,省級,優良茶樹面積30000畝。實現茶葉年產量達7000噸,優質綠茶4000噸,名品名茶1500噸,紅茶產量達1500噸,年總產值1.5億元,利稅總額達3000萬元的目標;實現以綠色茶園為基礎,科技為保障,名品名牌為骨干,種植、生產、科研、加工、營銷一體化和產業化,各方面協調發展的茶產業良性互動局面。
永川西部茶都綜合性專業市場規劃布局在永川城區三大商貿中心之一的中河壩市場,設點緊靠市場的濱河路,規劃面積兩萬平方米,內設茶葉交易博覽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旅游商品交易中心、餐飲服務中心,裝飾風格體現最具儒家文化代表的宋代文明,計劃總投資150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可容納80-100戶茶葉交易商河茶葉生產企業,年交易量可達2.5萬噸左右,年交易額將達5億元左右。從而形成與東部茶都遙相呼應、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茶都"。
結語
我們國家具有悠久的茶文化的歷史,而重慶以其獨特人文環境,地理、社會環境,在中國茶文化中有著獨特的文化氣質。無論是廣東潮州還是梅縣雁南飛茶田度假村的茶文化旅游,都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特色優勢資源,發展自己的特色道路,不單讓茶文化旅游融入到現代經濟發展的浪潮當中,讓茶文化得以保存、發展,讓我們享受中國文化之美麗,感受到生存與智慧之美麗,這也是我們國家茶文化旅游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