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是個創新的時代,變革的時代,我們要順應時代的潮流:“萬眾創新,萬眾創業”,變革現有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思路、創新、發展
正如書中所說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不僅僅是金錢方面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差異。人類是靠思考和行動,不斷地讓自己進步的。不會思考的人是白癡,不愿思考的人是懶漢,不敢思考的人是奴才。
今天我們倡導的萬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宗旨就是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廢除滿杯心態,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你敢想,你就一定能行。
想法決定做法,想法改變命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了未必能做到,但是想不到則一定做不到。
馬云當初創建阿里巴巴時,也只是一種想法,他一沒資金,二沒背景,三沒技術,除非是先知,誰都想不到有一天他能成功,而且是石破天驚般的成功。就是這么一個創意,加上一流的執行力、感染力、游說力,還有一流的運氣,讓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讓一個來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名稱成為了影響甚至改變互聯網產業、電子商務進程的符號。《福布斯》的封面文章曾這樣介紹他:凸出的顴骨,扭曲的頭發,淘氣的露齒而笑,擁有一副五英尺高,一百磅重的頑童模樣,這個長相怪異的人有拿破侖一樣的身材,同時也有拿破侖一樣的偉大志向……這就是馬云。
以比爾·蓋茨為例。如果他只希望開一家小公司賺一點錢,那么他20歲時就已實現了這個目標;如果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他的最高理想,早在32歲時他就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如果他沒有不斷超越自我的志向,他在年輕時就可以醉心于自己的偉大成就而舉步不前了。但他并不滿足于現狀,而是依然全力以赴地去追求更高的位置,不斷地追求新的技能與優勢的開發。
如今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就是創新、創意、發展,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貫徹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與扶持。轉變過去陳舊的思維方式,用全新的思維模式大力創新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我深切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中國目前的教育還是存在許多瑕疵,我們始終沒有沖破應試教育的桎梏,素質教育未能落得實處,義務教育各階段的學生課業較為繁重。
而職業教育的技能培養也未能與實踐需求側真正接軌,因此我們要趁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春風,轉變我們現有的陳舊的教學理念。運用現代化、高科技、智能化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創造性的落實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一文明確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
深化產教融合的主要目標是,逐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用10年左右時間,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總體形成,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基本解決,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十八屆三中全會也為職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職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堅持就業導向,只有滿足社會需求、市場需求、企業需求,發展與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變革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相適應、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才能為社會輸送適合產業發展的高素質人力資源,才能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人才紅利。
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逐步擴大,應該說,今天,職業教育贏得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過程中,在我國高技能型人才不足的背景下,在“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理念的營造下,職業教育有理由邁出大步。
我國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同樣需要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是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重大責任和使命。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想法決定活法,創意創造傳奇,世界屬于敢“試”者。 面對機遇那扇大門,敢于嘗試的人,往往會勇敢地推門而入,他們可不管里面有沒有洪水猛獸和荊棘滿地;而膽小的人,卻想著自己的種種不足,想著失敗了怎么辦,因此望而卻步,轉身回家,從而與精彩世界擦肩而過。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一個國家有沒有發展潛力看的是教育,這個國家富不富強看的也是教育。因此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勢在必行,對于我們的職業教育來說,也是改變和發展的大好時機,把握好職業教育發展的大好時機,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改革學校本位的職業教育模式,以企校協同培養的方式解決人才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兩張皮的困境問題。
我們要敢于嘗試、敢于創新,并采取正確的行動,與其讓恐懼阻擋你前進,等待別人推動你去前進,不如現在在就立刻行動起來,勇敢去試,用時代賦予我們的精神去開創另一片新天地。
作者簡介:
胡江雯、(1976.07-)、女、普米族 籍貫:麗江 本科 職稱:講師 主要研究領域:中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