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河南各地方歷史形成的文化藝術產業現象進行調研,為河南省高等藝術院校美術人才培養轉型發展工作提供前期研究依據,河南地處中原,文化藝術歷史豐厚,每一個地區都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藝術產業門類,它們對我們的民族思想和地域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調研這些文化藝術為河南部分高等藝術院校人才培養轉型發展指明方向,為人才培養做理論依據。
關鍵詞:民族文化;藝術產業;地方經濟
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在幾千年的民族文化發展歷程中,造就了河南中原大省眾多珍貴的文化藝術產業門類,它們為現代河南文化經濟綜合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地方經濟發展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藝術產業有著不可多得的天然優勢,它是帶動地方經濟高效可長期持續的原動力。隨著我國政治穩定,在世界中的社會地位不斷得到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我國的經濟文化形式,人民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要求也不斷重視和改善,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被越來越多地提及,加強地方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河南省地方歷史傳統文化藝術基礎
1、與地方物質資源有關
河南省資源豐富,聰明的先輩早期開發發明了許多優秀的藝術產業,他們發現利用地方獨特的物質資源,創造性的發明了滿含民族文化特征的藝術產品,近幾年來,河南省在地方資源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項目逐年增加,每一個地區都有較多的非遺項目,他們都具有本地域的物質資源特點,像安陽的麥秸畫、許昌的陶瓷藝術、濮陽的石刻藝術等,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的物質資源結合歷史傳統文化發展的產業類型。
2、與地方民族思想文化相連
先輩們充分利用各種材料,把文化思想通過物化的媒介表現民族精神內涵,傳遞屬于本地域的藝術特征,像安陽的安繡、開封的汴繡、等,精準的地方人文思想表現手法不同于其它地區的藝術作品。在河南有三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的說法,早年的木板年畫藝術產業是一個最古老的門類,河南省各地域都不同規模的存在著,但在表現人文思想內容和呈現精神內涵技巧技法方面上卻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人民之間的愛好習俗決定了這些藝術形式的差異。
二、河南省地區部分文化藝術產業現狀報告
1、地方性大規模產業,有計劃發展狀況
民族文化藝術產業一直都是河南省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部分,有的文化藝術持續時間比較長,規模較大,像均瓷制造、玉石雕刻、年畫制作、烙畫技術等。這類藝術產業承載了傳統民族文化精神內涵,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地方各界政府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發展較好。禹州的鈞瓷早已經是天下知名、河南南陽的玉雕、濮陽的石刻、朱仙鎮的木板年畫等等。在調研中發現,這些產業的發展和各個地方的高等藝術院校之間的聯系較弱,后備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亟待需要解決,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極大。
2、民間藝術自由家庭作坊形式,無序發展
河南區域文化藝術產業比較豐富,在大市場、機械化發展的初期階段,使得部分民族傳統手工藝藝術產業被擠出了市場之外,而這部分工藝產業卻承載著地域民族精神文化,是文化經濟不可多得的藝術產業,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沒落的產業代表著這部分文化的割裂。像安陽的秦氏娟藝、剪葉藝術、新鄉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等,它們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才去利用開發,需要扶持發展。
三、河南省地方文化藝術產業可持續發展方向
1、民族藝術類型,可持續發展
民族文化藝術產業有別于其他類型的經濟產業,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特有的思想面貌。在當今新的歷史環境中,民族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大工業發展使得民族手工藝產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現代科技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性,在科技發明和物質資源發展的同時,提升地方文化藝術經濟發展勢在必行,大國經濟好萊塢的文化模式充分說明了這點,國力的提升離不開文化經濟的發展。河南在文化藝術產業方面成功的類型較多,洛陽的唐三彩、南陽的玉雕、禹州的鈞瓷、平頂山的汝瓷、鶴壁黃河的古陶、開封的汴繡等都是可以持續發展的文化藝術產業
2、發展動力不足,需要現代技術支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發展民族文化藝術產業是當今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經濟發展模式,文化經濟是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最高效最環保的產業類型,在發達國家,文化經濟占據著整個經濟發展的主要部分,而我國的文化經濟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悠久的民族文化歷史、知名的藝術產業,河南占據著得天獨厚優越的天時地利,發展河南經濟需要把河南這些優秀的文化藝術產業發展起來,他們應該成為河南今后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結合世界先進發達國家文化藝術產業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比較發現,我們在文化藝術產業方面做的遠遠不夠,大量的文化藝術產業還處于研發階段,不完善、不成熟。特別是后續后備力量不足,有的產業雖然發展的很大,缺乏深層精神內涵。這些于從業者的文化程度有關。像南陽的玉雕、烙畫;許昌的陶瓷等等。大部分從業者雖然拿到了官方的高級證書,如國家級的玉雕大師,國家級的陶藝大師,他們的知識結構卻大都只是高中畢業,對文化藝術整體認識有限,只關注本領域的藝術形式,缺乏開闊的視野,豐富的知識類型,前瞻的發展方向等。這些都制約著產業的發展,
四、總結
通過對河南省各地方相關的文化藝術產業調研活動,使項目后續工作得到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做好河南地方文化藝術產業發展報告,有助于高等藝術院校人才培養方向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為地方經濟可持續增長帶來積極作用的重要手段。科學分析河南省當代藝術產業現狀,對各個地方高等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方向進行細致研判,結合人才實際情況分析地方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歷程,為項目的可行性、科學性作出正確的報告。
參考文獻:
[1]王一川 劉涵之 盧亞明 張新贊.文化藝術與文化軟實力 [M].湖南出版社,2015,11.
[2]孫業紅譯.文化遺產與旅游 [M].中國旅游出版社, 2014,4.
課題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 2017-ZZJH-378。
作者簡介:
蔣明林,男,河南;碩士,講師;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