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紅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當中,如何較好的體現出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教授,學生只能被動的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不利于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運用能力。因此,必須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立足于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經過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本文當中重點闡述了如何有效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引言
如何在課堂教學當中體現出教學的有效性,使之成為高效課堂。在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當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并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1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科學學科教學當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科學課具有了濃厚的興趣,就可讓學生積極主地的參與到其中,讓學生能夠快樂的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構建起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聚精會神的進行學習,教師應充分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有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教師可按照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知識反饋情況,靈活采用與之相對應的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教學《水和水蒸氣》一課時,可首先倒上一杯熱水,讓學生觀察熱水蒸騰的白汽。學生經過觀察,必然會形成思維方面的矛盾:看得到白汽,就并不是水蒸氣了,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物質呢?在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當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再進行另外的一項實驗。讓學生展開深入的探究—凝結實驗。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們就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親自動手進行實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就可較好的認知了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即是蒸發,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即是凝結。通過積極參與能夠讓學生深入的認知與了解科學概念與科學原理。
2科學合理的運用分組實驗,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合作
在科學課堂教學當中,為使學生較好的理解掌握科學知識。教師通常會運用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的方法。分組實驗,即是將相關的實驗器材分發給各個學習小組。教師應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開展小組實驗,通過學習小組的互動合作、深入思考,有效的促進學生在小組活動當中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學《測量水的溫度》一課時,首先,教師應準備好分組實驗所需的實驗材料:四杯具有不同溫度的水,4支水溫計、以及實驗記錄表。將學生分組測量水溫,使用水溫計測量四種具有的不同溫度的水。讓學生學習正確測量水溫的方法。進過學生的實際的溫度測量,認真記錄好所測量出的水溫數據。教師再導學生通過安驗發現 在進行自然降溫的前提下,水的溫度愈高,其溫度就會愈快的降低。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知到:對于一個物體而言,如果溫度降低,即體現出物體自身的熱量降低;如果溫度升高,即體現出物體自身的熱量升高。借助于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并在學習小組當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經過這樣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能夠讓學生能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科學知識。
3 借助于進行實際觀察,有效的學習科學知識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當中,其探究性較強。如果僅僅是通過科學教材的理論學習,學生難以有效的學習與掌握相關的學習內容。因此,必須通過一種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深入的進行學習。教師在科學學科的教學實踐當中,必須通過科學實驗,讓學生借助于進行實際觀察來進行學習,通過認真細致的進行觀察,發現并記錄科學實驗的各項具體的數據,并可通過科學實驗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從而獲得客觀全面的結論。讓學生能夠有效的學習科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植物新生命的開始》一課時,教師可選取玉米、南瓜、大豆、小麥等不同植物的種子,教師可用此四種植物的種子來進行培種,并做為觀察實驗所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之后,四種植物開始生長出來,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植株進行認真觀察,并認真記錄植物栽培時間、發芽時間、生長的周期,需要的水分、光合作用的情況、以及植株的生長情況,探究四種植物的共同特征,以及其在整個的生長期當中所體現出的不同點。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習與觀察,并與科學教材的理論知識進行緊密聯系。從而讓學生能夠深入的認知與掌握所學的科學知識,從而有效的提升了科學課堂的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積極主動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通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合理的運用分組實驗,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合作;借助于進行實際觀察進行學習等方式,較好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彩霞.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8(02):62-63.
[2]羅紅.淺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133.
[3]馬靜強.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254.
[4]韓相欣.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