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學好這門語言,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顯得至關重要。《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傳統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局限性,僅靠課上聽課文錄音,練習課文語言對話,無法實現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校園影視教學恰恰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享受教學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校園影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錄音機、點讀筆、電視機、電腦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已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非常普遍,而校園影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一個愉悅而又寬松的學習氛圍。
一、校園影視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學習規律。
小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精力旺盛,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幫助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校園影視是文字圖畫、聲音和影像的有機結合,片中大量豐富多彩的真實語言材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聽、說、讀、寫活動場景,影片中所蘊含的社會文化內涵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因此,校園影視可以作為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教學資源。
二、校園影視教學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在四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開發與利用影視教學這一課程資源,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課前充分準備,聽說有機結合
教學活動中,選擇合適作品是關鍵。在影視作品的選擇上語言要規范標準,簡單易懂,語速不宜過快,發音要純正;內容上應該輕松愉悅,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選擇學生親身經歷的,感興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內容,并且都能使孩子們從中懂得一個道理,從而體現影視作品的獨特影響力。
如在學習Module3 Robots will do everything這一課時,提前剪輯影片,選取了《Baymax》經典片段,作為四年級學生的聽力材料,鍛煉學生對第三單元所學知識的聽力理解和記憶能力。在播放視頻之前先對學生提問:What does the baymax can do?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然后再來通過問題的回答理解動畫的內容,再模仿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朗讀,最后讓學生模仿對話、自編對話以練習目標語言,在聽力訓練中應充分利用語言材料,做到說中練聽,聽后練說、聽說結合。
(二)巧妙創設情境,調動學習熱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借助影視來創設學習情境,這樣,在學習情境的引導下,就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在四年級上冊Module6 Unit 1 I like dogs 這一課時,我剪輯一段影視資料——《爸爸去哪兒》來創設情境,這一視頻片段主要展示的是孩子們在動物園進行參觀的過程,因此快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在課件中以panda作為切入點,并借此引出其他表示動物的單詞,當課件播放結束之后,我問學生:“Do you like pandas?What do you like?”此時課堂氛圍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們都踴躍回答,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在情境下通過問題的引領,自然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化。可見,在生動的情境問題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就能夠被得到有效激發,從而為學生高效化的英語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目前小學英語課堂常用的方法往往是:教師放錄音或口頭報一段聽力材料---學生邊聽邊做題----師生對答案。這種為了“聽”而“聽”的教學模式形式單一,相對枯燥,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倦怠感,降低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無益于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我會選取與課文相關的影視資源,模仿片中的人物進行對話朗讀,最后讓學生模仿對話進行配音。配音不是簡單地看著畫面,朗讀對白,對上口型。首先,配音要求發音標準,語速恰當。學生需要反復地聆聽、推敲、模仿、對比、再聽、再模仿。學生的英語語音、語調、語速和聽力都得到了集中的強化訓練。
我選取了動畫《A Friend In Need》,講述了Mimi不喜歡小豬,而小豬卻幫助身處困難的Mimi,兩人最終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學生非常喜歡這集動畫,但是要成功地給動畫中的人物配音,還需要不斷地模仿和練習,要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此作為學生的配音內容,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音語調,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輸出,同時也滲透了情感道德教育。
三、結語
實踐證明,結合英語教學特點和小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校園影視作為課程資源并運用到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中,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使教學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文仲 《英語的教與學》 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2] 劉詠梅 “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7
[3] 梁文武 武春福 “基于影視的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初探 ” 《外語電化教學》 2011
作者簡介:
尹國靜,民族:漢,籍貫:山東濰坊 出生年月:1986.2—,研究方向:英語 工作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九龍街道楊莊小學,郵編:261201。